分节阅读 8(1 / 2)
鬼上了身,估计就已经淹死在河里,直接出师未捷身先死了,所以没他这号人物也说的过去。
这么想就明白了,这小子果然是个人物,放后世里绝对的超级潜力股就看他脑子里这些学问就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可惜了
长叹一声,算是替这小子惋惜惋惜穿越穿了副好身板儿,还真是咱的福气你小子安心去吧,就凭你给兄弟留下这些东西,兄弟我还你一个三元及第,衣锦还乡哦,忘了,这货家里人都被宰干净了,房产啥的也卖了个精光,现在是要啥没啥,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算了,咱也没啥惊天动地的志向,没打算让你小子来个名流青史啥的,就还这小子一个三元及第意思意思算了。就凭这小子的学问底子,和兄弟我的见识,要是不整个三元及第到手,咱就算白穿越了这一千多年
心里有底胆气壮
咱仰脖就走出这盘丝洞,哦,不,书房,仰天长笑三声:“哈哈哈考试是吧咱还真不怕这个”
新书上传,新人报道如果读者大大觉得俺的书写的还行,拜托砸下几张推荐票票吧夜游拜谢
正文 第十章 无他,但手熟尔
更新时间:2011322 10:45:10 本章字数:3197
世人都说唐朝好,唐朝生活也寂寥,没有电视和电脑,闲来发呆听狗叫。
一大清早就蹲了程府房檐儿底下,拿着跟肉骨头逗那只看院子的大黑狗,给狗逗得摇头摆尾巴的冲我乱叫,然后给肉骨头“嗖”的一声扔老远,看那狗儿撒着欢儿跑没了。
狗都有个撒欢儿的时候,我呢这一连小半个月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感觉肚子肥膘叠了三层,而脑子萎缩小了三成。看来咱天生就不是享福的材料,这没点事儿做,闲的蛋疼。
“乐休这是闲的发慌了吧”程老妖精捧了个茶碗儿晃着就过来了:“这书读的如何”
“老爷子,您就行行好吧,就你府上这些书,我早读完了,要不您试试,保证倒背如流不带打磕愣的。”住了这些天,跟程老妖精混的熟,说话也没个忌讳。
“早知道你小子是个读书材料”老头儿一点儿都不带吃惊的:“看你也闷的慌,今儿刚好福之要到庄子上看看,你跟了一块儿去吧那傻小子愣头愣脑的,办事儿我不放心”
“真的”我一下就来劲了:“您老放一百个心,福之精明着呢,我这就找他去咱们回见”说完我就颠儿着找程福之去了。
依稀听到老妖精叨叨:“臭小子不识好歹要不是这些天在我这儿待着,能喝酒喝死你”
想想魏续来看我的时候跟我说,我现在名头好像挺大,好多赶考的学子都想跟我碰个头啥的,要不是程府恶名在外,没人敢来招惹,我估计肯定是上顿喝下顿喝,喝酒喝得胃下垂。读书做梦去读。呵呵,老头,这情我记下了。
这人一旦心情好,看啥都顺眼,连程府那几个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的家丁,现在看了都觉得憨厚,都是好人啊天上的日头也不觉得晒了,骑马吃灰也觉得没啥,横冲直撞闯了人家院子里好像就过了点儿吧
“老杨头儿,小公爷来了还躺死呐”跟着程福之,五六个人骑马奔到长安城外一处农庄,直直冲进一处农家院子,一个络腮胡,刀疤脸,外露一片铁胆护心毛的壮硕大汉进了院子就来个平地一声吼。
知道的是小公爷巡庄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响马进村儿了呢。果然有老程家的风范。
就见院子里一颗大树下一老汉指着鼻子就骂:“老杨头儿是你叫的二狗子你小子皮紧了是不是,信不信明儿就叫你老爹拾掇你”骂完冲着那个跳下马来的二狗子就是一脚,踹完才过来给程福之行了个礼数:“大少爷,您里面请”
也不理会那几个护院围了二狗子哄笑,程福之拉了我就介绍:“杨叔,这是我兄弟,李逸李乐休,来京里赶考的,学问大了,老爹这次让他陪着我出来转转。”说完又指指老汉:“乐休,这是我杨叔,我爹跟前儿的老人了,我家京外的庄子都归杨叔管。”
“杨叔叔好”我赶紧行礼。
“自己庄里,没那么多礼数,不见外就叫我声老杨叔,走,里面说话”老头咧嘴一笑,把程福之和我请到了屋里头。
这边儿茶还没上呢,那边儿老杨头儿就捧出一打账册来:“大少爷,这是今年庄上的账目,您过目”看的出来,这位也是个爽利人儿。
程福之这货接过账册翻都没翻,直接就扔我面前了:“乐休有你在,哥哥我就不费那个神了”说完转头灌了口茶就跟老杨头说:“杨叔,我藏这儿的弓箭给我拿来,上次没打着啥好东西,看看这次运气好不好,能不能捞着个大家伙”说完拉着老杨头跑了
这是怎么说的你小子打猎去了,就把我扔这儿了
马蹄一阵儿响,程福之领着护院们兴高采烈的跑了,看的出不是第一回溜号了,熟着呢
老杨头儿乐呵呵的又进来了:“乐休是吧,你慢慢看,我再到树底下眯瞪会儿,要吃的喝的自己招呼,别客气”说完又出去了。
我郁闷
这天底下还真没白吃的午餐,这不就被程福之抓了壮丁了不是连个拒绝的理由都没有,唉,认命了。
抄了笔墨,咱就开始看账本。
kao,流水账,一点儿技术含量也没有,简直侮辱咱这智慧嘛
简单按了时间、进项、出项什么的做个表格,归纳汇总,加加减减得,三下五除二就给这一打账册搞定了。算算时间,还没一个时辰,早知道让程福之等我一会儿了,还真不耽误工夫。
出门看看,老头还打呼呢,算了,咱在自己细看看吧。
嗯,细了看看,这唐朝农村还是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这不某某家以八只羊换了庄上一头牛犊子,某某家以鸡蛋二十枚换了一担稻米等等此类,这货币使用的甚少。
而且看出来唐朝农作物产量不高啊,像程家这庄子,有天字号良田近八百亩,亩产约3石在唐朝,1石约等于53kg上下,算下来亩产才150公斤左右,地字号田和人字号田更惨,亩产约2石到1石,而且这都还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的产量,在我看来这简直惨不忍睹啊
看来在唐朝种地也是很有搞头的嘛而且咱有作弊器,就凭咱手里的那些后世优质良种,哈哈,我仿佛看见了堆成山的粮食了,不仅是粮食,还有各类唐朝没有的蔬菜,这些都是钱啊哈哈哈哈哈,要种地,而且要种很多地前途光明啊
“吱溜”把流出口外的哈喇子一口缩了回来,咱立马就找老杨头去了。
“老杨叔我理完账目了”两下把老杨头摇醒。
“这么快”老杨头有点儿半信半疑:“以前那些先生没个一天可算不清楚的。”
kao,明显看低我的智慧,要是这么几本破帐得弄一天,我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这还浪费好久去yy了呢。也不多话,直接给写满的表格数据递给老杨头,说多了没用,看实际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