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风1276 > 分节阅读 731

分节阅读 7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场互相争吵的闹剧。

“够了,在紧要关头,基督徒还在为了一点点利益互相争斗,你们岂不是辜负了基督的教诲,玷污了天主的荣光”

瑞士宫静了一静。

发言的是英王爱德华一世。

英王“长腿”爱德华虽然没有鲁道夫那么高大,但他的腿的确很长,此时他已年过半百,但当年率领十字军出征的威名并没有消退,并且因为他刚刚失去了挚爱的王后,仍然坚持前来,身上带着某种希腊悲剧才有的感染力。

爱德华一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与卡斯蒂尼亚王国的艾琳娜公主结婚。他们非常相爱,1264年当反对国王的诸侯们在夺取权力时,爱德华为了安全起见,把她送往法国暂时躲避。1270年她陪同爱德华参加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前往圣地,据说她从创口吸出毒液而拯救了爱德华的性命。

艾琳娜刚刚于威尔士去世,在她的遗体运回伦敦的路上爱德华一世在每一个驿站都树立了一个十字架,许多年后伦敦还保留着一部分这种十字架,并被称为“王后十字架”。

在失去王后的打击下,爱德华依然前来维也纳,而且按照一般的考虑,孤悬海外的不列颠是最不容易受到大汉西征打击的对象,他的行为也就带着无私的前提,他的话也比鲁道夫更容易压住互相争吵的国王和公爵们。

何况爱德华曾经参加了第八和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在基督世界有着相当高的名望。

争吵渐渐平息了,鲁道夫感激的朝爱德华笑了笑,而法王腓力四世的眼睛里则流露出明显的嫉妒这位“美男子”国王的心胸,可远不如他的外表。

“众所周知,神圣联盟皇帝对德意志诸侯的约束力有限,我并不能强迫他们出动尽可能多的兵力,”鲁道夫向客人们做着解释,在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出现之前,他抢着做出了允诺:“不过我可以保证,在和东方异教徒作战的时候,哈布斯堡的军队绝对站在最危险的地方”

鲁道夫话音落地,教皇本尼迪克特重重的把金杖往桌子上顿了顿,发出沉闷的声响。

国王们心头一震:虽然教廷的威风不及当年,可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柱仍然遍布城市和乡村,任何偏远的地区都有座小小的教堂,这种潜势力不能小觑,为了眼前利益得罪教皇可就是无妄之灾了。

面临大汉帝国的强大威胁,国王们也无暇再争论更为细节的东西了,既然鲁道夫做出了承诺,教皇也不耐烦了,他们也就收敛起来,纷纷表示服从鲁道夫的安排。

法王腓力四世一直想压倒教会的权威,见本尼迪克特敲敲桌子就压住了阵脚,大为不服,站了出来显摆道:“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法兰西重骑兵可以和东罗马的皇家近卫骑兵团较量一番,我们是否准备在布达佩斯附近的多瑙河中游平原,给东方异教徒致命一击呢”

拜占庭皇家近卫骑兵团威名赫赫,西欧骑士早知它不好对付,是压在国王和公爵心头的大患,此时听腓力说愿意用法兰西重骑兵硬顶,尽皆大大的松了口气。

腓力说完有几分得意,可见到几位德意志诸侯脸上不加掩饰的庆幸之色,又开始后悔了:的确显示了法兰西的实力,但战争不可避免损失呀,到时候损失如果太多,就得不偿失了。

鲁道夫笑了笑,“不需要的,我想在布达佩斯和他们决战并不是好主意。”

那么贵族们盯着鲁道夫,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如此轻易的放弃了让法国人打头阵的机会,难道他有更好的主意

鲁道夫把手指头伸向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众位国王的眼神先是迷惘,继而大喜:贝尔格莱德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通往欧洲腹心的方向是平原和多瑙河,便于运输,往巴尔干方向则是连绵不断的山区,适合阻击防守。

如果在那里和东方异教徒的军队做持久战,欧洲的人力物力可以非常方便的运抵战场,而大汉和拜占庭的军队,就被死死的堵在了巴尔干山区。

“维也纳和布达佩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倒是贝尔格莱德最合适,”鲁道夫长着个大鼻子的脸,笑容可掬:“东方有句谚语,长弓射出的箭矢,到了射程的末端连最薄的丝绸也无法洞穿,大汉虽然强大,我们集合整个欧洲的力量和他们在巴尔干山区打持久战,有上帝之光的照耀,基督徒的韧性一定胜过这群异教徒”

果然不出鲁道夫所料,双子帝国在巴尔干的攻势从最初的势如破竹,变得越来越慢,就像一刀捅进了牛皮糖,越往下越费力。

以这样的状态,在贝尔格莱德拖住汉军,待十字军齐聚之后再实施决战,似乎已成为必胜的战略部署。

殊不知神圣同盟往贝尔格莱德调兵遣将的时候,楚风已经率领行朝官员,与安娜一世女皇并肩同游于雅典卫城,悠闲自在,仿佛巴尔干连天的战火与己无关。

如果鲁道夫等人熟知大汉皇帝的脾气,就应该为自己的命运捏把汗了。

第844章 雅典娜

大理石台阶早已破碎凌乱,裂缝中生满了荒草,楚风与安娜帕列奥丽娜拾级而上,来到了卫城山顶峰的帕特农神殿。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古希腊文明的象征。它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五百八十年年。

卫城中最早也最著名的建筑就是战争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也即是帕特农神殿。

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神殿坐落于雅典卫城中心位置,石灰岩的山岗上,这座著名的长方形建筑物以巍峨的身姿矗立在整个卫城的最高点,它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虽然浮雕因含盐海风侵蚀而剥蚀严重,但从一排排巍然屹立的多利安式巨型柱廊,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因为疏于管理,地面的石头缝里长满了杂草,昔日辉煌的神庙变得破败倾颓,不过巨石建筑物有着天然的寿命优势,看上去整体还保存完好。

大汉帝国的文武大臣,对这座神庙颇感兴趣,待听得它大约是在战国初年兴建的,尽皆啧啧称奇。

东方的土木建筑在实用性和低成本上远远胜出,保存性却及不上西方流行的石砌建筑,正如阿房宫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赵州桥却能亘古长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