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法师凶恶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柳新臣拉着板车,也不去管身后跟的小孩,低着头,径自回了酒馆。他如今在村中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高手,就是出门到外,也可独霸一方,自然不会和这些孩子计较。

将屋里的损坏的座椅重新换过,又细细擦干净了地板上的血迹,一切整齐之后,才胡乱用了些吃食,回到自己睡觉的柴房时,天已黑了。他自小就是这酒馆中的奴仆,这些事情却是一直干惯了的。

柳新臣回来自己的柴房,摸到一边,取过一个盆子,“扑”的一响,吐出一个小小的核桃来,在盆子里“滴溜溜”地滚个不停,一手放下盆子,一手取下了窗户边上的灯罩,那灯盏幽幽地放出一片昏暗的光芒。

此物也算是这个世界的一种特产,名叫萤石,在激流冲刷的溪边,略作搜寻便能找到,每天只要放在窗边户外吸收日光,到了晚上就能散发荧光,如是外面罩上个黑色灯罩,让内部热量更高,那么即便是冬天,晚上也能发光四五个时辰,虽不甚亮,读书写字却已无碍。

静谧的灯光照射着柳新臣黝黑而带着稚嫩的脸庞,那一道伤痕淡淡地显出一色反光,右腮后的瘤子却已不见,脸上再没了日间的猥琐,反显出一种倔强和骄傲。

双目微闭,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立下了一个练拳的姿势。调息片刻,双手一叉,翻手圈回腰侧,左足前跨,两手斜向下刺,这是一招“双龙入海”,然后右足跟上,左足由实而虚,右手反拉至肩,左拳变为虎抓,抖手侧击,打出一招“定心针”,接着“叠连步”、“犀牛望月”、“云龙取水”、“三包腿”一路打了下去。

他这一路拳脚,打得甚慢,但捏拳曲肘,运劲十足,换手移步之间,好像运足了全身力气一般。脚下来回,只走九个方位,纵横三步而已。一路拳脚下来,足足打了一刻钟有余。这也不是这个世界的套路,却是柳新臣从他穿越前的另一个世界带来,在当地是纯粹炼力的功夫,名唤“大红拳”。在他的老家,此拳乃是其他拳脚的基础。

柳新臣走完了一路大红拳,又走了一路出山拳,一路猴拳,一路只有九招的短打。这些都是他太舅公教的南路功夫。他那太舅公乃是解放前当地一个大村拳班的压轴,在他十岁时教他学拳,练了有七八年,后来就完全抛下了。所幸当时年幼,记忆力好,到了这个世界还能记得。然后又打了一路孙氏太极,这却是他退休后学的健身功夫了,穿越前天天有练,倒是记得清楚。

今天他对那憨厚少年近身的三步,就是他太舅公教的“开门十六战”中的一式“白虎落山”,威力极大,出手不待敌人近身,便可杀人他到最后弃拳用腿,减弱了杀伤。

可惜他也只学了这一招,其他的十五战要求太高,象另外一招“金鲤穿波”,要将两张八仙桌并排,能从桌面上纵穿过去才可学习。他十三四岁时,向他太舅公求学,只叫他真有恒心,就练好了基础再说。那九招短打,当地有个叫法唤作“关门打狗”,乃是让敌人近身跌扑的攻防套路,杀伤力却并不大。如果只是防身健体,练好其他的也就可以了。

他打死憨厚少年的几招,则是出山拳中的招数,名字倒也简单,直接就叫“五踩脚”,乃是一套五连招的功夫,他当时掏心、盘肘、斗拳,只打到三连,就已经把那憨厚少年打到死得不能再死至于将那伶俐少年打翻的一招,乃是大红拳中的一招“朝天一炷香”。

他在原来的那个世界,乃是生活在江浙一带,所学也是当地民间拳路。并无表演套路中的那些花俏手段,反而多是阴狠的招数,象他所学的大红拳、出山拳,第一手就是沉下马步时防人踢裆,大红拳第二手插人小腹,出山拳更狠,却是右手抓肾囊,左手将人推扑于地;猴拳开招就是正手撩阴,而九招短打第一手便是封人眉眼,然后就是翻手抓肩臂打肋。区别无非是师傅教与不教,自己会是不会而已。

许多人都道中国武术中的马步无用,或道马步是练发力的手段,其实都没有说出真正的用途。马步用于发力是对的,但完整的说来,乃是贴身发力所用你看那拳台上的拳击手、散打拳手,打着打着,便扑在一起推来推去,甚至把近身当作歇力的手段,却不知近身才是生死立判的时候近身之时,立下马步,便可发力善良一点的肩、肘、胸、胯,贴上就可让对方倒地,就象他对上那伶俐少年冲天炮后的一贴,靠上去的是自己最柔软的右肋,却在对方倒地后立时就有手段杀人阴狠一点的掏阴、挖肋、击肾、断关节,根本就是防无所防,完全看谁的下盘功夫扎实。

柳新臣将五路拳脚打完,差不多化了大半个时辰。又练起桩功,这个乃是他少年时从杂志上看来,叫做朱砂掌,有动有静,到了老来,又重新拾起,当作自己健身的方式。

书上把这种功夫说得是天花乱坠,到底有没有用,他却是全然不知。但练了这个,确实手脚火热有力,而且似乎能作为打坐练气的辅助,自觉越练手脚越是沉重,平时出手,八分力到了落手处,能打出十分力道,而且拳劲发力有沉滞之意,似乎确有伤人内腑的功效。

这一路桩他却是站了足足有一个半时辰,待到收功完毕,已近半夜子时。便将自身收拾一下,上床打坐睡觉。前世年纪大了,对这类健身功法自然是多有琢磨。

这种练气法又与普通的不同,乃是他从一个破旧道观得到的。别的多是从观想窍穴或观光入门,他的功法却是直接从先天窍穴入手,在入静到致虚极静笃之时,其内便恍惚有物、恍惚有精、恍惚有信。观之在前,守之在后,不可捉摸,故而守与非守、寂与非寂之间,让这一点先天之窍存在不虚,即所谓得窍。

可惜他也只得了初步功夫,虽然不久时就能不复卧床,以打坐代替睡眠。但练了许久,还是卡在玉液还丹、周身不漏这一步。他是过来人,知道这玩意绝对没有小说中所说那样神奇,才刚练气就能如何如何,无非能养神健体,疾病不生而已。即使真有什么神异,那也应该是下一步功夫之后的事情。

到了这一界也是如此,从开始练习,十天就能血如汞沸,内视周身血脉经络,十五天就通了小周天,到了玉液还丹的地步。而且比穿越前更进一步,温养三年后,便有了结丹的征兆,但每次河车运转,复归黄庭,就是一触而散。所幸他有着多年经历,心境淡泊,功夫也是越练越深。他知道这等情况,必是哪个地方练的不对,故而并不曾起了争胜急躁之心,平时也只能从一部背熟了的道德经中寻找下一步的诀窍。

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人们整日要为生存而搏命,多一个人就多份力量,每一个人的价值都要尽量地利用起来,故而他穿越后和寻常村人没什么两样,没受多大的苦处。

平时做不好活计挨打有之,但村中的其他小孩打破了盘碗,也要受父母的打骂,最多无非和其他的小孩有了争执,别人有父母帮村,自己没人来管而已。随着这两年自己功夫出挑,在村中慢慢算个人物,人也渐渐长大,村人自然也将自己当作成年男子看待,也就没有这等的情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