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仕官 > 分节阅读 293

分节阅读 29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位老爷子的棋整整下了一个多小时,出来时安老爷子脸上铁青,狠瞪了安晓彬一眼,随即转过身去,气呼呼地说道:“等会去把孩子他接回吧,我可不想被人家骂我出尔反尔。”

吴博澜伸了个懒腰,哈哈大笑道:“愿赌服输,这就对了嘛。”

乐乐白天还好,一到晚上怎么哄都睡不着,一哭就是大半夜。老爷子是听在耳里疼在心里,可安家不是普通人家,就这么让肖凌进门无疑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吴博澜送上个台阶,他能不借坡下驴

事情解决了,皆大欢喜。安晓彬急不可耐的跑出客厅,准备去田大教授家接老婆回来。安平则抱着孩子,眉飞色舞的让他准备晚饭。

令田文建倍感意外的是,自始至终都没跟他说一句话的安老爷子,居然紧盯着他的双眼,意味深长地说道:“跟安子亲如兄弟,到头来还不如人家一幅字算了,人各有志,你好自为之吧。”

无论谁在官场上混,都得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田文建是乔伟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安老爷子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田文建很是尴尬,真不知道该说些才好,只能重重的点了下头,一声不吭的站在师傅身边。

s:前两天把目录搞错了,二百九十章和二百九十一章搞成了二百三十几章。想修改就得删除原有章节重新发布,也就会导致自动订阅的书友重复订阅。思前想后,也只能这样了,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

第二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

吴老爷子桃李满天下,搞得除夕之夜像开新闻记者年会似地,济济一堂,好不热闹。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到处都是人,把一百来平米的三居室挤得水泄不通。

还好田大教授早有准备,事先让三师兄付建国下楼,把其他师兄们带来的礼物通通塞进了车库,否则带上来连个放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是你的,好,乖铃铃,还记得吴爷爷吧呵呵,四年没见都长这么高了,来这是你的。”

出国前过年,吴博澜都得准备半年的工资,用于招待这帮拖家带口的“讨债鬼”。现在从国外回来,自然更不会例外,抓着厚叠叠的一大把红包,挨个分发了起来。

五年过去了,连年纪最小的田文建都已成家立业。需要发放的人数较五年前整整翻了一翻,好在有吴晓艳这个千万富豪在,不然把老爷子一年的退休工资贴进去都不够。

看着喜笑颜开的孩子们,被师兄们一致推选为摄影师的田大教授,忍不住地笑道:“淘淘、铃铃、小斌吴爷爷今年的压岁钱可不一样哦,都是美元一百块当七百块花,可别被你们的爸爸妈妈给忽悠了”

众人顿时爆笑了起来,在江城跟田文建一家朝夕相处了那么久,付建国的儿子淘淘跟他最为熟悉,居然抬起头来紧盯着他的双眼,天真无邪地说道:“田叔叔,你还没有给我包压岁钱呢。”

“是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现在的孩子真不得了,一个比一个坏,团团围住田大教授,七嘴八舌的要压岁钱。田大教授头都大了,连连求饶道:“叔叔现在要拍照,回头再给你们压岁钱。不过话得说在前面,不要对叔叔红包的含金量期望太高,我还得给你们即将出生的小dd准备奶粉钱呢。”

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陈洁自然不会错过,突然挤了过来,抢过他手上的尼康相机,吃吃笑道:“今天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照相的人。小建你的工作我接手了,可不能让孩子们失望哦。”

“是啊,是啊,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能骗小孩呢”年龄跟田爸爸差不了几岁的大师兄,禁不住的回过头来,火上浇油地笑道。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人们支持,小家伙们更肆无忌惮了,连小嘉年都跟着他们一起,一边拍着小手,一边起哄着要压岁钱。吴老爷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劲的催促田大教授多少有点表示。

还好小娜早有准备,拿出一叠100面额的人民币,格格笑道:“大过年的,怎么能没有红包呢都到阿姨这边来,一人一张,个个有份儿。”

尽管此一百非彼一百,购买力上有着天壤之别,但孩子们图的就是个热闹,高高兴兴的接过钱后,才放过了焦头烂额的田大教授。

人太多,圆桌是放不下了,田妈妈、陈洁、三嫂等人干脆把酒菜、水果和碗筷都放在餐桌上,让众人吃起了自助餐。煤气灶、电磁炉、电饭锅,所有能使用的厨具都用上了,还是无法保证所有人都能同时吃上饺子,一顿年夜饭,你谦我让的一直吃到了十二点。

节目到此才正式开始,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在经贸委司长陈拥军的组织下,集体坐车去郊区放鞭炮;女士们在吴晓艳和陈洁的陪同下,去早就预定好的酒店休息;田家人忙着收拾一片狼藉的战场,大师兄、二师兄、五师兄等十来位男士,则跟田文建一起捧着一次姓纸杯,围坐着书房里陪老爷子聊天。

“众人拾柴火焰高,红丝带基金会那件事办得不错,要不是大家伙帮着摇旗呐喊,光文建一个人也孤掌难鸣啊。”

在艾滋病炒作方面,师兄弟们是使了劲的。可以说没有他们明里暗里的推波助澜,田文建根本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阵艾滋病防控浪潮。

老爷子话音刚落,担任民人日报h省记者站副站长的大师兄,连连摇头道:“师傅,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要说贡献,谁的贡献有晓艳大一捐就是一百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七百多万呢。”

田大教授最拿手的就是“杀熟”,为了不至于空手而归,跟贺秉苏教授去美国后就找上了吴晓艳。吴大老板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不但一出手就是一百万美元,甚至还帮着游说洛杉矶的华人慈善组织,为红丝带基金会筹集到了第一批善款。

提起女儿,老爷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还是摇头笑道:“一百多万对她算不了什么,说真的,我还嫌她捐得少呢。不去美国不知道,去了之后才发现她这些年陆陆续续捐了四百多万,可就是没一分钱捐给国内,都给了美国的医院和大学。”

捐给国内就等于捐给了政府,如果田文建像她那么有钱也不会捐。更何况在哈佛呆了四年,深切的明白尽管学费不便宜,但对于他这样的中国留学生,哈佛大学还是赔本的。算上两年的全额奖学金,哈佛在他身上至少投入了八万美元。

吴晓艳的老公就在隔壁上网,田文建可不想让他听见了误会,立即岔开了话题,似笑非笑地问道:“师傅,您老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