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仕官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国语并不是指普通话。人家只认广东话、福建话、客家话,或上海话,基本上不把普通话当国语。

来早了,肖凌带着他在周围转了一圈。唐人街并不大,横竖就那几条主要街道。卖得东西都很便宜,尤其是中国货,什么都有。

但有一个地方不太好,就是太中国了。

商店的摊子一直支到马路上、街上很多地方污水横流、小贩大声的叫卖还能看到楼上挂着的万国旗,什么袜子、内衣、裤衩都有,很多老美对此十分反感。

靠近唐人街中心的地方有个孔子大厦,前面有个孔子塑像,据说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国内破四旧,把孔老师搞的灰头土脸,海外华人们气愤了修建的。

见面地点就安排在孔子像不远处一家装修豪华的中餐馆,据说北京人在纽约曾在这里取过景。也许那两位华人船东是这里的熟客,对于二人的到来,饭店老板十分热情。先是陪他俩参观墙上的剧照,然后才带他们走进船东们早就预定好的包间。

雕梁画柱,大红灯笼,古色古香的檀木家具,墙上还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比国内还像国内,比中国还要中国。

“上好的铁观音,二位请慢用。”

老板祖籍闽省,是个如假包换的老纽约客,那口“国语”听起很费力,但他的茶艺却很不错,茶具更是精美绝伦。可惜他明珠暗投了,田大书记对茶叶一窍不通,更不习惯这样一小杯一小杯的品,而是喜欢对着大茶缸牛饮。

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田文建放下杯子,微笑着说道:“不用这么客气,您尽管忙,我们等着就行。”

快到饭点了,陈老板还真没时间继续陪他们,便站了起来,又说了几句客气话,才一脸歉意的走出了包厢。

肖凌一边研究着精美的茶具,一边不无感慨地说道:“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百万富翁,却还像服务生一样穿着黑衣在大堂招呼客人,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想在纽约干出番事业,真不容易啊。”

“服务业都这样,架子大了谁会来”田文建笑了笑,从报架上取出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世界日报是一份在纽约很有名的中文报纸,售价50美分一份。大概有几十版,厚厚的一大摞。除了新闻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广告。而且广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分类之详细,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

刚翻看到第三版,两位身材矮小,但气质不凡的中年人,笑容满面的推门走了进来。肖凌露出了恬淡的笑容,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对不起,对不起,让二位久等了,”

“哪里呀是我们早到了。”

肖凌伸出白皙细腻的右手,指着田文建笑吟吟地介绍道:“刘总、潘总,这位就是龙江市开发区工委副书记、蓝天集团董事、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建先生。”

虽然很年轻,但却看不出一丝浮躁。刘思勤微微的点了头,随即伸出右手,笑眯眯地说道:“幸会,幸会,鄙人泗水远东航运刘思勤。真没想到田先生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等田文建开口,他身边的那位便呵呵笑道:“新加坡大东航运潘成,田先生,见到您很高兴。”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田文建并没立即接过他们的名片,而是对着他俩深鞠了一躬,凝重地说道:“作为一个政府官员,面对您我真无地自容,对不起,刘总”

刘思勤反应了过来,愣了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随即转过身来,紧握着潘成的双手,诚恳真挚地说道:“潘总,如果不是新加坡同胞的出手相救,真不知道损失还会有多严重。”

谈生意就谈生意,扯这些窝囊事干嘛

肖凌头都大了,看着刘思勤那张阴晴不定的脸,连忙说道:“田先生的一位师兄,就是在新加坡朋友的帮助下脱离险境的。田先生一直对此念念不忘,见人就提这事,让二位见笑了。”

直到两个月前,外交部才对印尼排华事件表示关注。驻外官员见着印尼华人,都尽可能地回避这个问题。田文建不但没有回避,反而主动提了出来,这让两位东南亚华人老板很是意外。

刘思勤沉思了片刻,突然似笑非笑地问道:“田先生,能不能告诉我,您到底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个商人”

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田文建想了想之后,一脸苦笑着说道:“不怕二位见笑,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军人,由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稀里糊涂的脱了军装,成了现在这不伦不类的官商。”

“田先生参加过抗洪,在大坝上整整干了两个多月,下来时都快不成人形了,因此而荣立三等功。”

肖凌的话让二人大吃了一惊,潘成更是站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田先生还是位抗洪英雄,失敬,失敬”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沉重无比地说道:“职责所在,不足挂齿。事实上作为一名前军人,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军队,不仅仅只对洪水说不。”

看着他那副丝毫不作伪的表情,那身普普通通的西服,那双廉价皮鞋,刘思勤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田先生,我想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求之不得”

田文建坐了下来,下意识的掏出香烟,客客气气的给二位大老板敬上一根。

既不是中华,也不是玉溪,更不是名贵的古巴雪茄,而是两美元一包的万宝路。对眼前这位年轻人,潘成更好奇了。毕竟对他这样的人而言,航运的圈子很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在佳士得拍卖行一掷千金的老总,竟然如此寒酸。

潘成接过香烟,点上后深吸了一口,吐着淡蓝色的烟雾,颇为好奇地问道:“从价格上来看,流拍的蓝莓号油轮,其性价比要比成功号高得多。田先生,您从国内大老远的过来就是为了买船,为什么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田文建磕了磕烟灰,一脸苦笑着说道:“正如您说的那样,从出材率和轻吨价上来看,采购蓝莓号的确要比采购成功号合适得多。但我们公司资金有限,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