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仕官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据田大院长所知,他们能把小三阳说成大三阳,敢将霉菌性炎说成尖锐湿犹,甚至连痔疮都能给你整成直肠癌。

央视刚刚报道完打假专家王海,去此类医院检查身体,每次都被检验出性病。这余波还没有消停,就来请大医院专家和医学院教授,他们能跟这些人为伍,跟这些人同流合污吗

名不正则言不顺,田大院长不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还有种有口难辩的感觉。毕竟报纸上、电台里,天天狂轰滥炸着“中国人民解放军xxx医院专治xx病,不治好不收费”等诸如此类的广告,而那些医院又的的确确是军方医院。

穿军装没什么,军装外再套上件白大褂就可怕了

田院长傻眼了,想了好一会后都没能缓过神来。付建国长叹了一口气后,苦笑着说道:“省军区医院和几个干休所就是这么回事,你是解释不清楚的。小建,要不这件事算了吧再想想其他办法。”

有什么办法可想指望上级派十几位专家教授到卫生队简直是痴人说梦。田大院长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三哥,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无论如何我都得把他们请回去。”

s:恳请文中牵涉到的医院和无良医疗团体,假如你们认为本文损害了你们的形象,还请原谅作者的轻狂,三哥衷心表示十二万分的歉意,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而是有意的。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对症下药

第一百零九章 对症下药求月票

考虑得不够全面,计划得不够周密,已经吃了一次闭门羹,这时候再死缠烂打只会适得其反。

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的田院长,干脆请三师兄先众人去军区招待所休息,自己则和小娜回华新社陪师傅吃晚饭。

路上接到安晓彬一个电话,约他晚饭后出来跟闻大秘坐坐。田文建哪能不明白安晓彬的良苦用心,但还是婉言拒绝了这番好意。毕竟人走茶凉,安晓彬在的时候人家给面子,可他走了之后就难说了。

再说他从未想过当官,之前所做的那一切,只是不想看到任然陷入龙江那滩泥潭而已。至于黎志强更是跟他扯不上一点关系,不但没打过几次交道,甚至连认识都是安晓彬介绍的。

更何况印尼的事、八师兄的事、师傅的事、请专家的事、甚至肖凌的事,一件件一桩桩萦绕在心头,千头万绪,他哪有心情去给别人陪笑脸

家属区有四排楼,前两排是阎副社长主持工作时兴建的新楼。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什么工作都必须走在前面,阎副社在j省分社干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率先推行住房改革。

偌大的j省分社,在编干部并不多,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历年来搞三产、办报纸和杂志时先后招聘的职工。正因为如此,新楼自然也就紧着干部们分配。可这次分配是要掏钱的,比集资建房好不了多少。

铁打的磨盘流水的官,像吴博澜这类子女在外地的老干部,对此并不热衷。有进步希望的干部都想着回京,也没打算在j省久留。这么一来,不但新楼没有住满,环境差一点的老楼更是没人要。轰轰烈烈的房改,到最后竟然成了本地职工们的房改。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田文建和付建国才得以顶着师傅和老陈的名头,花七万多买下了老楼的两套房子。

很多人都说不值,毕竟房子太老太旧,价格却跟新楼差不多。李副社长那一系人甚至还在背后嘲笑说:田文建跟错了人、走错了路,给阎王爷当牛做马那么多年,到头来连新楼都住不着。

对此,田大院长是一笑置之。

在他看来能买下这两栋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他不但不是在编干部,甚至连普通职工都不是。房子虽然旧了点,可却在江城的闹市区,闹中取静,去哪儿都方便,怎么算怎么值得。

回到家属区已经是下午五点,下雨天路灯早已亮起,远远就看到吴博澜打着雨伞,穿着胶鞋在外面陪淘淘玩水。

“小叔,小姨,我爸爸呢”见下车的不是付建国,淘淘就仰头瞪着二人,一脸疑惑地表情。

田大院长跟师傅微微的点了下头,就一把抱起淘淘,捏着他那小鼻子,和声细语地笑道:“叔叔就是叔叔,阿姨就是阿姨,哪有什么小叔小姨以后不许这么叫,不然叔叔就生气了。”

“淘淘,爸爸马上回来。”

见吴博澜笑眯眯的盯着自己,小娜突然感觉有点害羞,连忙一把接过淘淘,吃吃笑道:“哎呦,我们淘淘怎么这么重啊走咱们一起去看妈妈都做了些什么好吃的。”

将小娜和淘淘目送进屋,吴博澜干咳了两声,指着家属区内的小径,淡淡地说道:“文建,陪我走走。”

“好的。”田文建连忙接过雨伞,搀扶着师傅,慢慢的在濛濛细雨中散步。

尽管在j省只工作了六年,但一下子说走就走,吴博澜还真有点舍不得。看着3号楼前的那片空地,每年过年弟子们携妻儿从天南地北赶来给自己拜年,欢声笑语的在空地上放烟火的情景,顿时浮现在他眼前。

女儿女婿远在海外,凭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除了一星期一次电话外,三五年才能回来一趟。

老伴走了之后,他除了寂寞还是寂寞。老而弥坚的火爆脾气,和对官场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但让他没几个交心的朋友,甚至连老家的亲戚们也很少交往。

人老了,都有个盼头,吴博澜自然也不例外。女儿女婿指望不上了,对弟子们自然就格外上心。年头送走了来拜年的弟子,就盼着年尾他们再过来拜年。

从元旦开始就着手准备,忙得是不亦乐乎。每年春节都赔上好几个月工资,都被那帮讨债鬼折腾得精疲力竭,但却是吴博澜最快乐的日子。

见师傅有些伤感,田文建连忙劝慰道:“师傅,到那边又不是一个熟人都没有。我是没出息照顾不了您,不是还有七哥吗如果晓艳姐和姐夫她们工作忙,您就去纽约住段时间,七哥保准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不要工作啊”

吴博澜冷哼了一声,唉声叹息地说道:“摄影记者干着文字记者的活儿,老七他也不容易。我去看看可以,常住就要耽误他工作了。”

“那不是还有唐人街吗”

田大院长转过头来,一脸谄笑着说道:“听说那里跟国内是一样一样的,吃得是中餐、说得是中国话,闷得慌了就去那交交朋友,说不准还能给我找一美籍师母。”

吴博澜被这番话搞得啼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