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仕官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午的事,秀珍都跟我说了。田秘书你是好人。兰子和她奶奶交给你交给你们我放心。”还是那身旧警服的朱国安,激动不已地说道:“秀珍带的是毕业班,眼看就要高考了,可不敢在这里再耽搁。等高考完了,我们再来感谢您还要感谢部队首长”

男儿有泪不轻弹,见朱所长的泪水夺眶而出,田文建一阵的心酸。因为眼前这位,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毕竟作为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能支持爱人为小兰祖孙奔走呼号太不容易了

田文建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万千地说道:“朱所长,师长和政委都发话了,空d师不但是小兰的家,也是你和白老师的娘家。如果今后有人敢打击报复,或者给你和白老师小鞋穿,那你就带着白老师来机场,师领导会为你们夫妇做主。”

事情闹这么大,龙江市委市政府、虎林县委县政府必然会进行调查。白秀珍夫妇一直帮着小兰祖孙俩的行为,也会随之而浮出水面。尽管朱所长在转业前当的是陆军,但还是重重的点了下头,哽咽着说道:“恩,有部队在,我什么都不怕。”

“田秘书,老朱来之前又去了趟兰子家,原本是想给老太太带几件热天穿的衣服。”白老师从小兰手上接过一个红布包递了上来,热泪盈眶地说道:“他在老太太床底下找到了这个,您看它对部队有没有用”

红布包裹着的是一枚锈迹斑的铁皮,以及一本纸质发黄的老证件。铁皮上依稀还能看到“扶眉战役纪念章”几个繁体字,而那个牛皮纸做的证件封面上,赫然印有“人民功臣、无尚光荣、戒骄戒躁、功上加功”十六个繁体字。

小心翼翼的翻开封皮,除了依稀能辨认出“晋绥军区独立第7旅”和“郑二柱”几个繁体字外,不知道是被浸过水,还是因为时间太久,所有的字迹都一片模糊。

烈军属

田文建反应了过来,紧抓着朱国安的胳膊,如获至宝地问道:“朱所长,小兰的爷爷就是郑二柱”

“不清楚,不过我想应该是。”朱所长转过身来,看着老太太凝重地说道:“那时候山里人没大名,老太太只知道兰子她爷爷叫柱子,家里排行老二。”

“那这些东西是哪来的”如果能证实郑二柱是小兰她爷爷,那就意味着她们祖孙俩是烈属。同时,龙江驻军所做的一切就师出有名,就算官司打到中南海,所有的责任也得由龙江市委市政府承担。

“刚才我问过老太太了。”朱国安长叹了一口气后,无奈地说道:“兰子她爷爷是村里的民兵,解放的前一年,在区委组织下押送军粮去支前,出了村后就再也没回来。这两样东西是解放后的第二年,一个姓高的解放军捎回来的,老太太一直当宝似地藏着。”

白秀珍插了进来,补充道:“如果人还活着,却到现在都没个信。如果牺牲了,可到今天也没收到通知书。前几年为了给兰子凑学费,老太太拿着这两样东西找过民政局。民政局以手续不齐备情况不清楚为由,当失踪人员处理。”

解放战争打的那么惨烈,无名英雄太多太多了。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后,若有所思地问道:“朱所长,晋绥军区独立第7旅是什么部队解放后是被整编了,还是被裁撤掉了”

陆军出身,而且还是政工干部的朱所长,不假思索地回道:“晋绥军区独立第7旅是由吕梁军区三个地方团组建起来的部队,解放战争前几年属晋绥军区第1纵队建制,49年又整编为一野的第一军第三师。”

“这么说晋绥军区独立第7旅也算得上是a集团军的前身了”田文建想了想之后,欣喜若狂地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朱所长微微的点了下,倍感无奈地说道:“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部队整编来整编去,就算去找到a集团军也很难证实兰子他爷爷的烈士身份。”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还会记得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小兵啊田文建看着手中的纪念章和功臣证,自言自语地说道:“也许我们可以试试。”

“怎么试”

田文建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走出病房,掏出手机就打起了电话。

“陈总您好,我华新社小田啊对对对。”田文建摆了摆手,示意朱国安不要吭声,并接着说道:“陈总,您不是a集团军江城战友联谊会的理事长吗记得这哪能忘啊。我记着多了了不信考我是吧那好你们的口号是无官无民、无贫无富、人人平等对吧陈总我跟您说个事您肯定会感兴趣”

电话整整打了半个小时,田文建才意犹未尽的收了线。正急着赶回去的朱国安,急不可耐地说道:“田秘书,我们真得走了,有关兰子他爷爷的事您尽管问兰子,需要我出力就直接打电话。”

“那行,我送送你们。”

朱国安夫妇再次跟老太太告了下别后,才在田文建和兰子的陪同下下了楼。离开部队这么多年,看着大厅里拥上来的几十位卫生队官兵,朱国安感觉是那么地亲切。刚从队部赶来的文队长和杨教导员,连忙热情的跟他打起了招呼。贺兰和小辣椒等护士们则围着白秀珍依依惜别。

刚送走这对可敬的夫妇,田文建就将文队长拉到一边,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队长,大厅布置成这样,今天不做生意了”

“做什么生意”文启鸣脸色一正,郑重其事地说道:“几百万体检费是全部到账了,可工作却还没干。师领导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师卫生科张科长更是把体检任务当成了一场攻坚战。等会就开誓师大会,张科长亲自主持,站领导列席,航医室、干休所卫生室人员全部参加,你可千万不能缺席啊。”

过去的三年里,田大记者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吃”会议。就算他不参加,都知道即将召开的这个什么誓师大会是什么套路。开始是领导讲成绩,形势一片大好。然后讲不足,永远是个别地方有待完善。再就是讲总结,这个月的、上个月的、今年的、去年的、国内的、国外的这位好不容易讲完了,旁边又站起来一位:“同志们,我再补充两句,希望在座的同志认真领会,深刻理解,回去以后认真落实,真抓实干,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本来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很快就能说清内容的讲话,总喜欢穿靴戴帽、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本来几句简短的话就可散会,也要弄个一二三四地强调甲乙丙丁的要求,让人听后云里雾里。

田大记者可没兴趣参加此类内容空泛、徒具形式、照本宣科、低劣无效的会议,便毫不犹豫地拒绝道:“队长,我又没学过医,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连续忙活了好几天,是真累了,我得上去歇会。”

“不行。”文队长一把拉着他的胳膊,神神叨叨地说道:“王政委可交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