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朝第一弄臣 > 分节阅读 389

分节阅读 3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是铁了心打算开海禁了。

去年冬天谢宏也通过各式渠道吹过风,引起了京城人的关注。

不过,语言终究是无力的,不管候德坊和路边社如何吹鼓,对于从未见过大海,也没从海洋中得利的百姓们来说,关于海贸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和虚幻。

三宝太监的故事大伙儿也听过,可毕竟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谁又能保证其中没有谬误所以,当日的开海之议的失败,除了外朝的极力反对之外,也跟民间反应不够热烈有关。

可这一次却不同了,圣驾返京之时,随行的那数百艘漕船已经说明了一切,汪洋之上有着无尽的财富。

这一次的热议并没有人引领,完全是自发的,一向作为皇帝阵营急先锋的候德坊,甚至都是在热议高涨之后,才惊觉并加入的,可见风声传播的有多快。

在时下的京城里,开海禁,做海贸,已经超过了近卫军和书院,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前两者毕竟是针对少年人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能见实利的海贸来的更加实惠。

对此,士大夫们也是忧在心头,愁在眉头,只是无法可想。

民间的传言本来就很难控制,即便是当日他们大权在握的时候,面对谣言也觉得束手束脚,很是无力,何况京城大权已经易手的今天

控制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种无力感已经很让他们抓狂了,就在这样的情势下,皇上突然主动召集朝臣开会,目的也是可想而知,士大夫们心里的滋味自是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些日子里,大家也看出了这事儿的苗头,可多次商议之下,都是不得要领。上半年的那种情况下,外朝都没能奈何得了皇上,现在又能有什么更有效的法子呢

所以,上朝之前,众人间的气氛就已是低沉,等到了中和殿,看到笑嘻嘻的正德和他身后的两个虎视眈眈的瘦太监,大伙儿的情绪就更加压抑了。

会无好会啊

“今天呢,朕是有些事情要向众位爱卿宣布的”

听到正德的用词,朝臣们心中都是一紧,皇上,您也太直接了吧就算您占了上风,好歹也得给咱们留点面子啊一般这种情况下,不是应该说要商议的吗

李东阳和王鏊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的神色,皇上势头正猛,眼见就抵挡不住了,可若是今天开了口子,那么日后又当如何

由于切身利益,王鏊当然是反对开海的士人中,最坚定的那一派;可李东阳虽然事不关己,可他一样焦虑万分。

观其行而知其志,从谢宏的诸多举动之中,他已经看到了莫大的危机。

借着所谓的专利费,谢宏在京中向各商家摊派了多项费用,普通百姓可能看不出,可李东阳眼光何等老辣,他如何看不出这就是变相的商税

而军器司和珍宝斋的兴旺也表明了,谢宏正在致力于提高工匠的地位,再加上常春藤的各个书院,谢宏分明就是要自立学派,与儒家子弟分庭抗礼呐。

当然,商税现在只局限于京畿一带,影响还算不得多大,而后面那些东西更是旷日良久的长久之策,一时间还谈不上多大影响,不过,其潜在的威胁已经是让人心悸了。

最让人忧虑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谢宏在辽东的所做作为。

屯田,新政,李东阳很清楚这些代表着什么,提高武人的地位,实行新的土地制度若是这些制度在全天下施行,将会造成的影响,应该可以和改朝换代相比拟,这是何等的野心的狂妄

而开海,不过是谢宏施行这些新政的敲门砖罢了,如果阻挡不了,那么整个士人阶层都有可能被倾覆,天下也将为之动荡

可要阻止却谈何容易

在那个谢桑二的鼓舞下,宫中很多内官都在摩拳擦掌,尤其八虎那几个有资格随侍上朝的,他们想的就是要立功,要追赶先贤三公公。

要是如从前那般用强硬的态度反对,皇上没准儿会指使群阉,在金銮殿上演一场群殴那样一来,朝廷固然没了体统,颜面扫地,更要命的是,朝臣这边都是老头,也打不赢啊再多几个屠元勋那样的,这大明社稷也就彻底完蛋了。

没办法,只能寻机取事了。李东阳长叹一声,又与杨廷和对视一眼,最终统一的,也只能是这么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

“今有蓟镇总兵温和”

三公公的公鸭嗓再次回荡在金銮殿上,声音还是和从前一样刺耳,不过内容却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化,都跟他们心头那个最大的忧虑无关,不过是几个武夫的调动罢了。

可李东阳等人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继宣府之后,辽镇,甚至蓟镇也要被皇上纳入掌中了

兵权意味着什么,这些老政客很清楚,若是京城兵权尽在手中,又岂会有太监在金銮殿殴打大臣的事情发生这叫当年被群殴致死的马顺情何以堪他这个指挥使武力值可比三公公高多了,归根结底就是兵权在谁手里的问题。

单纯安置几个总兵、副总兵,并不能保证将兵权控制在手里,可想到京城中风传的另一个传闻,李东阳哪里还猜想不到谢宏的目的和套路

近卫军要扩充,循宣府例,在边镇军户子弟中选拔。将门也是军户,蓟镇、辽镇的将门子弟岂能不参选

不参加就是表明了立场,那么,有总兵的将令,又有皇帝的旨意,自然可以将这些人排除重要职务之外。

参加了,那些子弟既是近卫,也是质子,那些军将哪怕再怎么心向外朝,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自家子弟的死活啊。

至于怎么保证近卫军不被掺沙子等等细节问题,李东阳一时也推敲不出,但是他相信,以谢宏的深谋远虑,八成也是有腹案的,也用不着他来担心。

若是真的遂了皇上的愿,那他抬眼凝视杨廷和,后者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随后出班奏道:“陛下,蓟镇乃是九边首镇,其重要性实是无可复加,温和退下后,到底由何人接掌,前任的推举也只能起个参考的作用,此事还当慎重啊”

正德淡然问道:“那杨先生的意思是”

“还应交由朝中商议,最终提出人选,由陛下定夺才是正理。”

正德不以为意的一摆手,很大度的说道:“那也成,现在就议议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