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光绪中华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似乎已经看出了中俄之间他必须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了。所以,也到了英国和中国决裂的时刻了。

在发出一份期限为191o年7月底的最后通牒后,英国负责谈判的代表团已经全部断绝了与外交部的来往,并已经做好了回国的准备,而在这时候,德国人的代表团也已经要走了

他们完成了一份他们想要的合约,在给中国大量的工业和技术的援助后,他们也获得了中国的承诺在俄国东线的战事,将持续进行下去,中俄之间不会迅速媾和。对于他们来说,这等若是一个他们可以大量减轻东线压力的信号。

“我的朋友们,我们将尽快为你们减轻西线的压力,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军队将能够在尼古拉的土地上碰头。”小毛奇愉快的丢下这么一句话后,率领着他的代表团踏上了返国的旅途。

第二八九章威胁的暂时解除

德国人的礼物很丰盛,电气化是他们的优势项目,当然也是未来在中国最能赚钱的项目,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完成初步的工业化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必然会要产生大量的工业革新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技术除了少量的譬如无线电之类的技术能够占领技术的制高点之外,其余的无一例外都需要德国人的技术援助。

纺织业是第二个大头,中国目前有近一百三十万常备军,这些年以来军服及民用纺织品市场都是由本国,英国,德国,美国依照一定的比例划分的,这项由军队首先带动起来的生活需求在促进中国纺织工业进步的同时,也滋润了大批的国外资本家。

矿产的开采是一直以来稳定需求的项目,工业化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英国与中国即将决裂的时刻,英国很快就要在这个国家留下大量的份额,替补他们的将会是德国和美国,以及中国本土的资本们。

化学工业方面,德国方面的工程师已经开赴去了西安,在哪里,他们将协助帝国原有的工厂,在化学武器方面发挥作用,这是双方军事合作的一部分。民用方面则是两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公司分别在陕西延安府和新疆开始了他们的堪址。当然,还包括橡胶工业,随着汽车的日渐发展,东南亚有了自己一块稳定的底盘后,帝国的橡胶工业已经开始进入了黄金时期。

德国人还应允采购装备四个师的坦克,并且预先付了三分之一的定金也就是近四千万银币。只是货运方面尚且还有些问题,恐怕随着战云的密布,这批军火也许不能够顺利地抵达到德国去。这都是后话了,照眼下看。德国自己也不是不能造坦克,这四千万恐怕就是一个政治献金了。

军事方面两国的总参谋部签署了一份有关对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方案,也就是中国牵扯俄罗斯地陆上精力。以随时西进的姿态吸引俄罗斯的战略防御重心,这已经是在实施的事情了,所以德国方面可以将精力投到西线去,并在适当的时机发动对法国的进攻以吸引英国的军事重心,以回报中国地帮助,避免在中英关系破裂后英国在亚洲范围内对中国的攻击。

当然,这次由于时间紧迫和突发性地关系。中德之间的合作内容并没有详尽的展开,包括两国海军在未来的某一天对亚洲地英国海军的军事合作内容。其实德国人不提倒也好,说实在的,在这样两个远隔万里的军事大国间的战略合作内容好,但是一旦牵扯到战术方面地合作。其实做起来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而且具体的内容也并没有那么多。

所以,能在技术方面多敲点就多敲点,将来是否要将军队投入到德国人的计划内,投入多大的规模。这都是未定之数,德国不提,我们也乐得如此。

中俄之间的军事冲突还没有达到残酷的程度,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控制着这一点,如果中俄之间立即爆发倾国规模的战争地话,那么整个世界的安全体系将立即崩溃,我为之准备许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将在半年之内全面展开。而这一场大战,是我等等了许久的机会。帝国的疆域要扩大,帝国的利益线要铺垫完成,帝国的体系要在战后迅速确立,帝国将要利用这一次机会,完成一个区域性强国到世界性强国的完美蜕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和态度未明的美国就将是未来世界中的两个主宰者,所以,为了应付将来的局面,欧洲也要铺好路。

总之,这是一个到处是利益,也到处都有危机的机会。

而为这场战争准备的军事,工业,民生,民智,国体变更的准备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已经铺的七七八八了,而这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还能给我个一年半载的时间空间么

中俄的低烈度边境战争目前只有英国一个调解者,而且是一个已经面对失败的调解者,我相信从内心深处讲,英国人无比的希望立刻消灭东方这个不听话又有点无赖的国家,但是他们必须重新做好战略准备,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同时对德国和中国这两个强国开战,他们必须做好选择,而我希望他们的选择不会是我。我有把握。

把握的由来是那位对国际事务越来越有兴趣的罗斯福总统,当然,这次任务是由远在美国就读于纽约大学法学系的皇三子溥夏完成的,在通过私人渠道向罗斯福总统述说了中国对俄国开战后他自己的无奈后,看上去极是爱好和平的溥夏婉转的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了他的请求,为了帝国,为了和平,请罗斯福总统在合适的时机介入中俄之间的调停,他将以中华帝国皇帝陛下第三子的名义保证,皇帝陛下一定会非常尊重美国的意见。而所为合适的时机,当然就是希望美国首先派遣一个观察员到北京去等待他的指示行事。当然,罗斯福总统需要给予这位观察员一定的权限才行。

我的安排就是在实现初步战略目标之后,采用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方式来拖住俄国,并一直拖到革命的发生,到那个时候,美国这个中间人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我会在对俄国皇室的态度上出现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既可以给美国面子,也可以在国民和军政系统中树立美国的威权形象,这对于以后的政治变数是很有需要的。

当然,如此行事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在英国即将要展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