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 2)
幸好还有太后的大葬来稍作拖延。在归葬了妙高峰七王坟之后,朝政重新提上正轨。此时施利芬一边在等待着回音。一边在关注着俄土的战局。
德意志不会看着欧洲的地面上发生与自己意志没有关系的战争的,德皇早在俄国集结大兵的时候,威廉二世就发出了不和谐的讲话碍于俄罗斯的出兵理由很充足,而且也是在拯救基督徒的名义下的出兵,所以威廉二世只是声明了德国的中立立场、但是希望两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他同时向伊斯坦布尔派去了特使,在德国特使的斡旋下,苏丹也发表了一个声明,声明表示俄罗斯帝国的格鲁吉亚总督的死亡与土耳其并没有关系,另外在亚美尼亚的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制止,俄国的战争理由是不充足和不正当的。希望俄国立即停止对土耳其的侵略行为,奥斯曼土耳其爱好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有信心保卫好自己的国土云云。德国特使以德意志皇帝陛下的全权代表的名义作了背书。
这是欧洲继两年前由保加利来大公给自己的儿子做洗礼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危机,同样的,这次危机牵涉进来了英国人和德国人,战争的一方仍旧是俄罗斯。
只是由于俄罗斯的立场以及与英国的关系的变化,这场危机里英国人的立场颇为耐人寻味,英国人直到目前为止,仍旧保持著名义上的中立,但是地中海舰队已经开始行动,监控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对伊斯坦布尔的炮击过程,以确保这种炮击不会超过大英帝国允许的限度。
远在圣彼得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现在的感觉很像是穿着雨衣在沐浴,又像是在皮绳的束缚下与对手在赛跑。他的部队的进展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五千人的登陆部队被牢牢的顶在了锡诺普湾的战列舰舰炮的射程之内,推进比想象中困难许多。而在亚美尼亚的进展则颇为顺利,以劳改犯人为地方长官负责新占地的推进行动很是顺利,对于盼望俄国人如久旱之盼甘霖的亚美尼亚人来说,他们的立场几乎无需考虑,奥斯曼军团在这里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已经够了,在控制亚美尼亚之后,在英国与德国眼里,俄国已经失去了继续推进的理由,所以,大英帝国出手了。在地中海漂泊的波罗的海舰队正式得到希腊官方的通知,希腊将不再负责该舰队的补给问题,并且限期离港。
与此同时,英国人的特使也分别抵达了伊斯坦布尔和圣彼得堡,以和平的名义,俄国必须停止在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否则大英帝国将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德军也在东线频频调动集结,大有攻击俄罗斯心脏的意图。
尼古拉二世感觉很窝囊,伟大的俄罗斯带国如今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中的猛兽,原本以为跟饲养员搞好关系之后,笼子上的锁已经打开了,事实上它也被许可走出笼子了,但是当它真正想攻击当年戏弄过自己的仇敌时,才发现脖子上还套着一捆锁链,在这捆锁链的束缚下,它始终与猎物保持着那么几公分的距离当然,只要听话,它偶尔能被许可看到锁链的钥匙在英国人的手里。
一转眼就是1896年的秋末冬初,出于面子的考虑,黑海舰队的努力没有停止,但是波罗的海舰队却必须找寻下一个落脚的港口,就在此时,沙皇陛下突然得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卑微的客人给他送来一笔厚礼但是有点烫手,但是那份礼物真的很厚重,曾经这个帝国无比的想得到这样一份礼物,并且为之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但是如今,天已经变了。到底该怎样,除了那位德国来的皇后给他的烦恼之外,尼古拉二世还有许许多多无从下手的难题。
第二零八章上帝抛弃你们
绕行几乎大半个地球抵达圣彼得堡的,是日本国的外务大臣,几乎饿死在朝鲜但是及时回国大难不死的小村寿太郎,似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不仅仅在中国有效,他在日本也同样有着好运气,在山县有朋军政府的温和政变后不久,这位矮小的日本人就获得了军部提名天皇盖印的委任书,出任外务大臣一职。这次,他是来俄国给沙皇送贺礼的。
当然,他的脚程够慢的,原本他出发的理由是祝贺沙皇的皇子阿历克谢的降世,但是从日本出海后,辗转了大半个地球,其间还在法国停留过一段时间,这才抵达了俄国,当他抵达俄国的时候,沙皇陛下正在为土耳其的局势伤透了脑筋,而波罗的海舰队的回归问题也极端的让沙皇头痛。
远东铁路早就停工了,在最东方的站点叶卡捷琳娜堡停下脚步的俄国人,似乎从这位形容有些猥琐的日本人身上看到了一圆昔日梦想的机会,似乎远东的门又向俄国人敞开了。原因很可以理解,日本人这一份大礼,实在是太贵重了:小村寿太郎代表大日本帝国向已经快一岁的皇太子一年前的降生表示祝贺,作为贺礼,日本将无偿赠送给俄国两座港口城市日本国最西端的城市马关,以及扼守濑户内海咽喉的和歌山。
这份大礼的确贵重,但是尼古拉二世当然知道要拿到这份礼物,也并非是那么容易。他似乎能看透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这些矮猴子们希望俄国能在陆地上对他们共同的敌人中国人发动攻击,从而打通接受礼物的通路,对于军部那帮已经被压抑的太久的日本人来说,联合俄国人对付中国几乎是毋庸考虑地事情。就这样,这一份看上去不失贵重的礼物,被送呈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嘴边。
肥肉好吃。但是也要有本事吃,远东铁路地项目早已经停工许多年了,为了消化掉这块硬骨头,尼古拉的父亲可没少花力气,如今再启动在国内已经不安定的情况下,这样做是有危险的,本来打算借着对土耳其的胜利来缓和一下国内的矛盾。但是口是心非的英国人再一次让他领获到了老牌头号强国地实力和手腕,在与德国分道扬镳之后。他不可能再次开罪英国人,眼下只能将这枚苦果自己咽下。
可是如果不开远东铁路,部队就无法向远东地区的集结,那么拿什么与中国人已经经营了三四年之久地防线去对抗在西伯利亚那令人窒息的寒冷之下。如果后勤一旦发生困难,等待着大部队的是什么,再愚蠢的人也能想象得到。
沙皇陷入了两难,在欧洲地危机还没有彻底了结之前,他的心思又渐渐地转向了东方。
眼前的这个贼眉鼠眼的日本人绝对没安好心。日本人靠不住这是几年前就得出的结论,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