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1(2 / 2)
天海国也没少给我添麻烦,松平志男又跟我要钱,另外还狮子大开口,想要几艘皇家海军舰龄偏老的老舰让他组建一支像样的海军。这些都交给李鸿章去应付。
梁启超一行三人已经到了江宁府,已经开始了暗访,一笔条陈就是鹿传霖的确生活豪奢,而且似乎与地方的士绅有银钱往,瞿鸿机则的确行得正,是一个廉政的清官,依皇上前旨,只是观风,并未插手地方云云。南京官面上也没有人知道三人已经到了。
当然,我是不信的,地方督抚在北京还少了耳目了只怕三人一出京,那边就知道了,只是鹿传霖居然知道有钦差暗访,还生活豪奢
国内的事情无非就是这些琐碎,一一批复了,那头溥英早已沉沉睡去。招呼隆裕睡去,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因为早已说了,今天是与德国政府谈判的日子,所以,全部人员都集合在大厅之中,等待着我的训示而后开始这几天的合作谈判。
张之洞我说得最多,也是最关切的,他所负责的也是门类繁多,我也要在未来几日亲自参加他们的会议。善耆我用心最少,毕竟他头上那顶悯农的帽子只是个虚的,他的真实身份似乎全欧洲只有梅塞施米特一个人知晓。
恺撒大旅馆门前的菩提树下大街上,到处插满了德国的国旗和我的明黄龙旗,军乐队鸣奏着春江花月夜这首我用来暂代作为国歌的曲调。仪仗兵从旅馆门口一直绵延开去,数十辆马车正在等待着来自中国的客人。
半个小时后,马车队列缓缓启动,向着德国的心脏进发。
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计划
关于两国的全面合作,威廉二世的建议是像与英国一样,签署一份全面的合作条约,尽管这样很好,但我还是向威廉建议分门别类的分别签署合约比较好,这样可以免予更多的刺激英国人。德国与我一样也不想太过刺激英国人,用德皇和他的重臣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话来说,与英国全面为敌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这一个共识,德皇也在思考之后同意了我的这个要求。所以,双方经过了一周的政府间磋商之后,缔结了有关陆军,海军,军火工业,钢铁工业,近代化学工业,农业,分门别类的在二十年之内与我已经开始推行的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相契合,有效期到二十年后也就是1916年,德国将会全面帮助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包括科技有偿分事,无偿代为培养包括军事在内的科技人才,指挥人才,军工人才,以及帮助中国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指导计划,铁路网计划,西式军医培养计划等等德方派人根据中国情况制定出来的计划,供中国政府参考,相应的,德国方面将获得中国国有造船厂的指导和部分支配权,德方将被允许租用高雄港。同时一个私密的成文协议在极有限的范围内由我和德皇朕合签署,双方声明中国海军的部分舰只在一旦德国与世界海军排名前六位的国家发生海上交战时,根据德方的要求随时有偿交由德军指挥,当缔约国双方的任何一方被法国或俄罗斯或者法俄两国联合攻击时,另一方有协助作战的义务。同时,双方不得再与任何第三国签署任何针对对方缔约国的条约。
在张之洞等人的努力下,克虏伯和西门子公司将挑头与中国皇家合作开设示范性国有工业公司,德军参谋本部将接受中国遴选出来地参谋人员一同工作。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制定中德双方秘密的针对俄罗斯的东西线战略合作计划。双方约定将分享战列舰设计计划,互相允许对方参观自己地设计所及船台等机密设施,德国将派人指导中国建立属于皇家名义的造船厂。地址拟定在旅顺。双才同意在飞艇项目上共享最新的成果,并联合向齐柏林公司注资一百万马克,而德皇也将通过政府在德国发出合作优惠法案,鼓励德国民间企业赴中国创业,双方的共同目标是每年新建三十到五十家合办和改建的工厂,如此延续二十年,就有六百到一千家中国企业与德国有关。如此进行二十年,应该可以勉强进入重要工业国家的行列吧。
自古艰难唯一死。没有工业化就是慢性自杀,如今虽然难一点,毕竟是开头,开头总是艰难的。
很快就到了要与德皇一起去汉堡等地参观工厂以及船厂地日子了。这一天也是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的几十项短中期合作计划地签署完毕的日子,尽管在总的名目上,中德双方的官方档案中有一个总地名字叫中德1896友好互助条约,但是在向外界公布的时候,只是说有数项涉及面广泛的合作协议被签署而己。
总签署仪式上,德皇与我分别代表两国的最高意志,签下了名字各自用玺完毕后,威廉握着我的手说道:“请记住,朋友,中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依赖德意志。”我知道这句话里面,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出于真心。还有地,也许有利用,也许想拆散中英之间的关系让英国人失去一个安定的远东。也许还有对付背叛他的俄国人的需要。
第一个理由是友谊。后面的是利益,只有与利益捆绑的友谊才是长久的友谊。德俄之间曾经存在过地脆弱的友谊便是例子。这是以大国姿态在国际生存所必须要有的见识。
张之洞是这里负责面最广,责任最重大的大臣,内阁副总理大臣的官阶也是臣僚之中除宗室之外最大的。我看着他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便想让他清晰地了解这个道理。他似乎真的以为德国人对我们好是天经地义。
“香岩很高兴哦,这次你居功不小,明天就要出发去见那些企业主了,要表现出诚意来,让他们知道大清对他们来说就像家乡一样。”晚间的时候我召见了张之洞,在我豪华的房间里招呼他坐了下来,笑了笑道:“朕有你做帮手,也是清闲了不少。”
张之洞行了礼坐了下来,仍是掩饰不住激动,笑道:“皇上缪赞了,臣也不敢贪天之功,若不是陛下亲临,德国人怕也是不得这般好,上沃来的时候,反响也不是太大,只是克虏伯公司还当真是我国的朋友,上次给了臣面子,这次又是大手笔。臣蒙圣眷掌部以来,常有忧虑这庚子年的工业目标难得完成,如今这一来,怕是能绰绰有余了。一切都是有赖天子洪福啊。”
“这不是朕的洪福,更不是你香岩公的面子。”我摆了摆手道:“若是没有银子赚,别说你,便是朕怕也是没有半点面子的。要说面子,那是我大清国的面子,国家不强,哪来的面子咱们要是甲午年输给倭人,如今在这里大有面子的就是倭人,这里头说到底还是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