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8(1 / 2)
躲过定期的复查。并且吴辉建设的这个体系封闭性很强,一般聘用某个人就会将其全家迁移。并且吴辉这边大多数都是海岛环境,再加上生物芯片,外人基本上寸步难行。
正因为吴辉这个体系独特的封闭性和纯洁度,现在各国对天梯一事还一无所知。
天梯投入使用之后,发射岛每天都向起源号空间站运送大量物资。每过几十秒发射岛都会向太空发射一架一吨重的标准升降机货柜。
所有升降梯都是单程的,它们到达起源号卸下货物之后,马上会被分解吸收,变成空间站的物质储备。
起源号就是靠着这些源源不断的物质补充,在太空中变成一个自己会生长的空间站,日夜不停的扩大着规模。每天接近三千吨的物质补充,让起源号像是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起源号本来是个标准的桶状联结空间站模式,这是在运载火箭运量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的最佳设计方案。整个空间站由一节一节的庞大圆筒舱联结起来,这些模块化的圆筒舱再通过各种型号的转接头,变成十字花形状,或者变成丁字形,变成方形,变成曲尺形。
现在完全不用这么麻烦了,有了海量的物质补充,这些桶状的空间站慢慢开始连接在一起,变成一个超巨大的圆筒结构,这样可以保证空间利用最大化,并且可以提供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这个巨型圆筒已经达到了直径近百米,长度近五百米,并且还在不停的增大着。
这是生物文明的另外一个好处,它可以随时回收在利用,并且回收再利用的过程非常简单,成本极低。原有的空间站结构只要解散掉,融入新的结构就可以,完全不用有任何物质的浪费,改装和变更结构不过是电脑上操作几下的问题。
此时很多国家都明显观察到这个异常现象,最近发射岛几乎已经暂停运载火箭的发射了。但是天上那个起源号空间站却反常的不断在增大体积,已经增大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现在即使中国把它所有已经发射升空的物质加在一起,恐怕也不够组成起源号一个边角了。
这太不正常了,一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新变化发生。这事一定和发射岛停止火箭发射,以及设立禁飞区和太空禁入区域有关。
各国纷纷派遣间谍人员,派出间谍船靠近发射岛,准备仔细研究下发射岛具体再干嘛。
很快的,有国家的间谍人员发现了异常。发射岛几乎每天都有大量飞行器升空,所有这些升空的飞行器吨位都不大,但是很奇怪的,它们都没有发现飞行结构。既没有螺旋桨,也没有喷气或者火箭发动机,似乎也不是涵洞式发动机。
但是这些飞行器全都反常的可以快速升空,并且这些飞行器只见升空不见降落,在望远镜可视范围内,飞行器一直不停的在向上飞。甚至它们都已经飞入平流层,仍然不见有任何减速。
这个奇怪的现象立刻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抽调精干人选进行情报分析,很快就有人把这个奇怪的现象和起源号反常快速成长联系起来。
如果这个推论正确的话,就说明逍遥岛再次走在所有国家前面,掌握了一种了不得的太空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快速给太空补充物资。
发射岛观察到的各种诡异现象最后被综合起来,交给太空方面的科学家来分析,这些科学家们综合各种现象,最终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结论逍遥岛已经建成一座进入实用阶段的天梯
1214 17:46:36245第245章 两大系统
121417:46:36245第245章两大系统
有胆大的国家马上派出外交官出访逍遥岛,询问逍遥岛是否已经建成天梯,以及天梯是否可以共同开发和利用。
吴辉知道,天梯就摆在太空上,这事根本瞒不住人,他也不怕被人知道,既然已经有人猜到,就没有再遮掩,痛快承认了。至于共同开发嘛,等我们有富裕的运量再说吧。
此事一旦被证实举世哗然,有能力搞太空竞赛的这些国家,都很明白天梯背后潜在的技术难度和工程难度,同样也对这个天梯将会带来的强大太空实力震惊不已。
用运载火箭将一公斤物品送入太空,总体成本在一万美元一公斤左右。而太空天梯一旦建成,它将一公斤物品送入太空的成本才10美元。
即便有生物运载火箭了,天梯的运送成本仍然远小于运载火箭,并且最关键的是,天梯一旦建成,几乎可以全天候运转,而不必像运载火箭一样还要等一个好天气。而天梯的运输能力也是运载火箭望尘莫及的。
一个天梯再手,发射岛每天送入同步轨道的物资可达三千多吨。这个运量相当于美国要发射20多枚土星v运载火箭。中国要发射200多枚长征5号运载火箭。即使按照目前中国生物火箭的发射频率,天梯一天的运量也差不多相当于中国连续三个月满负荷发射的运量。
现在中国看到逍遥岛搞出天梯来了,也只能旁边眼馋得干流口水。中国即便是有这个技术,也实现不了,因为天梯必须建在赤道地区,中国境内根本就没这个地方。
美国曾经全球霸权,虽然被干挺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全球各地划拉划拉还是能够找出那么一两处合适的建造天梯的地点的。
而英国的联邦国分布在各大洲,想要找个赤道领土也不难,但是其他国家,像是日本、俄国之类的,只能跟吴辉学,找赤道地区的国家商量,暂时租借一块领土用来建设天梯。
并且天梯这东西,难度比载人航天,比空间站,比登陆月球难度还大很多。所以也不是所有太空国家都能玩得了的,像是朝鲜和伊朗估计就很难实现,它们还需要为载人航天努力奋斗很久。
随着太空开发的进展,太空领域越来越体现出高技术门槛的特征,发展越深,技术门槛越高。这些技术门槛将会把跟不上步伐的国家全部阻挡在门外。
比如最初的运载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就把绝大多数国家都挡在门外,200来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进到门里的也就十来个。上面的载人航天又卡掉一批;再往上的载人登月还会再卡掉一批;而这个天梯,最终只会有寥寥几个国家能够实现。
相信不远的将来,能够载人登陆火星的国家绝对在一手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