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4(1 / 2)
盈利而不是巨额亏损,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看到这一点的企业,也就是有长远目标的企业,肯定会陆续进驻罗塔,不如我们打个赌”
李建已经走到了厂区门口,远远看着对面摩托拉罗紧锁的大门,露出了嘴角的笑意,他们当初在南都设立分厂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竟然在镇深也开设分厂吧,现在南都的分厂被市里叫停,同意南都电子仪表厂改制的市政府领导被追责,而镇深的分厂,又被自己逼的进退两难,想必哪位鲁志成的同学,叫什么史密斯的家伙,一定会很开心的笑吧。
“赌什么,如果真的借你吉言,要我老裘身上这百十斤,我都给你。”
裘践行挺了挺胸膛,李建对老裘同志还是很欣赏的,有一股冲劲,而且如此事必躬亲的镇长,对待企业也是尽职尽责,堪称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了。
“我可不要裘镇长你这百十斤,如果今年超过五家比摩托拉罗规模大的企业入驻,镇上把迅捷门口这条路,给我加宽一倍,怎么样还要鼓励附近的居民,多盖房子,到时候可以租给做生意的人,我们职工的宿舍么,就不用镇上操心了,就在厂区对面,画一块住宅区,不过镇里最好做好规划,到时候人一多,可不是我们随随便便指手画脚就能弄的了的,还是要统一规划比较合适啊。”
“要真有那么多,我是得向区里汇报,人要躲起来,吃喝拉撒样样都是事儿,光菜篮子,就够我们头疼的了。”
裘践行看着萧索的摩托拉罗工厂大门,又看了看在迅捷门口等着进门拉货的货车,不禁怀疑,迅捷的产品难道就这么好,跟摩托拉罗的一样的价钱,就能把摩托拉罗打击的卖不出去,这到底差在哪儿呢
不都是打电话让人知道的寻呼机么,除了这个功能,还能干啥。
想到这儿,裘践行拿起了腰间的寻呼机,唐阳看到,一把接了过去,却拉动了系在裘践行腰间的链子,又把寻呼机还回去,
“裘镇长,你还用摩托的货,该换迅捷的了,看看我的,你就知道差距在哪儿了。”
唐阳把腰间的寻呼机摘下来,足有手掌大小的寻呼机,看起来就很有重量的样子,硕大的屏幕上显示着中文汉字,
“唐阳,我到燕京了,你在哪儿呢不是说好了来接我的么,小贝”
恰好李建也看过来,一眼就扫到了屏幕上的黑色汉字,唐阳悻悻的说道,
“完了,这下你也看到了,屏幕大还真是也有缺点啊,你可别告诉她我跟你一起跑到镇深来了。”
第二一七章品牌效应
“我还以为你会答应裘践行,给摩托拉罗留一条活路,你这个人一向心软,不过有些时候,心软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看着裘践行从强华走向摩托拉罗的背影,唐阳撇了撇嘴,
“老裘是个好人,不过,他不知道,英资的背景之下,你有一颗中国心。”
“他有些杞人忧天了,摩托拉罗多年的积累,怎么可能会被这小小的困难击垮,我们也不过是一时阻碍了他发展的脚步罢了,在数字寻呼方面受挫,短时间内他们没办法越过我们的专利,肯定会继续发展其他的方面,比如他们原本就很擅长的对讲机,比如我们下一步要发展的移动通讯,他们在处理器芯片方面的底蕴可是比因特还要深,他可能跟贝尔实验室合作,也有可能跟其他通讯厂商合作,所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啊。”
李建抬起右手,摸了摸自己还没有多少胡须的下巴,
“你回燕京过了年,就去欧洲,把摩托拉罗在谈的几个地方,都给我抢下来,这可是你们阳光贸易的本职工作,强华销售团队里,如果你有能看得上的,带着也行,正好给我锻炼锻炼。”
“不是吧,你这真有些赶尽杀绝的味道,按照我们目前的速度,正常发展下去,不出半年,摩托拉罗的市场占有率恐怕就得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但是如果按照你这么干,不出两个月。他们恐怕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市占率了。”
唐阳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建,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狠了。难道他又要干什么大事
目前强华的定价策略是价格紧盯着摩托拉罗的产品,迅捷只比摩托拉罗的产品贵百分之十左右,而中档产品,就要比摩托拉罗的模拟寻呼机便宜百分之十,这样,在价格相近的范围之内,用户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数字寻呼机选择。并且,两种寻呼机都是欧美品牌,他们会选择谁。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这是因为李建的强华科技,本来就属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迅捷的英文品牌也同样是在欧洲注册过的。这一点。在当地的商标局就可以查到。
所以,在那些消费者眼中,面对价格差距不大,但是质量和性能差距极大的商品,毋庸置疑的选择,自然就是强华的产品,而消费者的选择,同样影响了通讯供应商的选择。他们自然不会因为摩托拉罗是老客户,便愿意赔本为摩托拉罗的还是一个都没有。
于是。迅捷已经在一个月时间,占领了原本属于摩托拉罗的大部分市场。
当然,因为整个寻呼机市场本身也在做大,蛋糕大了,虽然市场份额少了,可是摩托拉罗的销售绝对数量并没有少多少,只是原本的扩产计划,已经彻底胎死腹中,而按照市场占有率缩小的程度,摩托拉罗的总销量也只会下降。
所以,在各地的几个分厂之中,都出现了库存积压,而摩托拉罗即便降价,对于这些产品的促销,作用也不大,迅捷还有一款低端产品,性能依然比摩托拉罗的产品要好一些的低端产品,价格就定在摩托拉罗的出厂价之上几十美分。
这完全是卡脖子的定价策略,让摩托拉罗如果低价促销,那便是卖一部,赔一部,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只是这样,强华除了能得到更大的市占率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好处,有什么意义呢。
“品牌,这就是一个品牌效应缔造的过程,比如,在缝纫机市场,现在一提申海制造,国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申海造在现在,就是一个品牌,而提到随身听,所有人都会想到尼索,他们不需要打广告,便能让任何一个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品牌,你说,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的选择会是什么。”
李建记得,如果不出意外,国内终于也有企业会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国家电视台标王,所以他才在国家电视台投放了几百万的广告,这可是一个大手笔,国内的企业品牌已经塑造出来,而国际上,不是单单打几个广告可以成功的。
这个时候,独一无二的市占率,就是另外一种终极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