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4(2 / 2)
他得去湖北咸宁的131国防工程里,去营救可能活下来的国家级的大人物。如果可能的话,那里还应该存在,能够与中国国家战略武器库系统连接的控制、授权设备。
“简易黄蜂号”的速度,在不担当“y1信天翁”运输机货舱的动力机时,它能够达到200公里。那么从陕西西安前往湖北咸宁的131工程的直线距离不过700多公里,对于“简易黄蜂号”那实在不算是距离。
在这大家全都没有空中行动能力的时候,“简易黄蜂号”无疑就是最好的行动方式。
9架“简易黄蜂号”在天空里排成3架一组的阵形,以150米的高度飞行在湖北省广阔的平原上。不久之后,就脱离了无线电可以通讯的范围。
这是因为丝薇尔以“同行者无人机”为基础的侦察、以过去的无线基站为基础的无线通讯,都还没有覆盖到那么远的距离。从在飞机上的郭震北,不是用一支精用榴弹枪,发射出一些小型的榴弹。
“简易黄蜂号”的声音并不大,但沿着道路飞行的时候,往往会被地面的幸存们听到。大概是因为飞机的声音,总会被所有人当成是救援。因此往往飞机的声音,会引来枪声、火光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可见光的信号。
在这个时候,郭震北就会使用精用榴弹发射器,发射一枚带有微型火箭发动机的弹丸,它的里面包括着一个4或者其他类似的小玩意。里面的录音,包括了简易的盔甲制造视频,也包括气压式武器的制造、食物的获取以及其此刻国家的局势等等林林总总的信息。
不得不说,根据丝薇尔的调查,多数中国人的想象力贫乏的可怕。大概是因为中国总在流行宫廷剧,则不流行科幻剧的原因。更多数的人宁愿搓麻,也不愿意去看太过于劳神,又不十分爽的科幻剧。
比方说幸存者,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擀面杖加菜刀的基本配置,了不起就是多几张弓弩和汽油弹。能够想起来以灭火器的钢罐与气动射钉枪组成武器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的。更别提用什么尼龙绳织铠甲这样的手段,更是少的屈指可数。
那么这一次郭震北发射的带有视频的4,就会告诉他们简易的求生器材、武器以及获得食物、水、药品的手段。同时也有一个宣告,那就是在如此大灾难来临的时候,触犯人类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在原谅之列。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那些人多数不会被杀,除过民愤极大的之外。他们最多就是被应该活着的人的意识与记忆,占据他们的身体。而他们自己,则只能活在丝薇尔在“h县幸存者基地”的“主系统”里构建的活生生的“地府”或者“地狱”里。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郭震北刻录了这些幸存者基地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小巧的,只有几个人据守的院子里的幸存者就更是如此。
野外的丧尸并不算多,虽然这里是人口稠密地区,但野外的丧尸除过一些家畜变异的生化兽聚集的区域之外,多数野外都没有什么丧尸。当然,敢于独自行动的幸存者,眼下也已经不存在了。
毕竟当丧尸变异之后,气味、温度、声音都是造成受到围攻的因素。可以这样说,丧尸变异之后,消灭了多数的零散的个体幸存者。能够活下来的人,对于丧尸的特性应该都有一定的认识。
公路上死寂一片,同中国所有其他地区一样。公路上到处都是被堵塞的车辆,一如过去节日出行时那样。公路往往也会是丧尸聚集的地方,大概人类幸存者是习惯使然。即便是逃生,也离不开公路,而丧尸则已经把人类逃生的陆地通道死死的堵住。
“真是悲惨的世界,你说说小鬼子研究什么不好,非得要研究生化武器。而且即便是研究生化武器,又何必研究这丧尸病毒呢,真是让人理解不了他们的脑袋”
“切,你懂什么,生化病毒是恐怖份子的核武器。有了生化病毒,他们的袭击就更加有效、方便”
丝薇尔的回答,令郭震北叹息一声。
“唉,人类终究有一天要毁灭在自己的科技下”
“不一定,也许人类终究有一天,能够在科技的发展下,离开摇篮”
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更多小说请:57或直接访问57
第102章咸宁
“这里是国防工程的所在吗”
湖北咸宁城,处于武汉南边直线距离约80公里处。咸宁城本身可没有如同西安那样完整的城墙,因此也就绝对不可能抵挡得了丧尸的进攻。
在空中的“简易黄蜂号”号上,能够看得到此刻的咸宁城,已经完全“沦陷”到了丧尸的手中。但这里的抵抗,应该说比任何地方都要激烈,都要残酷。
整个咸宁城就像是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一样,到处都是残骸。不但如此,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装甲车在城中。可以猜测的是,战斗因为变异的突然性,一下子就让军队完全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咸宁之战的残酷,也是让人能够理解的。毕竟湖北咸宁的131工程,就在咸宁城江边的咸安区高桥镇。“国家战略决策指挥中心”,是在档案里可以看得到的名称。
大概防核堡垒听着总是不大好听,而且也容易使平民们有一种遭受了遗弃的感觉。不过从城外的物资的救灾物资补给基地,以及军方占用的战斗基地上看得出来,国家对于救灾那也算是尽了十分的心力。
毕竟中国是一个的诺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倘若全国性的灾难发生时,想要救灾的资源平均到每个人头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原因不过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地方官僚体系,然而这些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够做的事情实在是不够多。
也许不是他们心中不想做,良好的灾难救助体系,需要科学的管理以及长期的准备。尤其是面对这种世界级的灾难,面对全民性命的灾难。不得力的救灾体系,喊口号多过实质行动的准备工作,都让灾难在中国显得分外触目惊心。
“军人们尽力了”
一栋栋毁于战斗的大楼,以及街道上大量的军人变异的丧尸,都让人明白当初咸宁这座城市里的军队数量相当多。而且也肯定,是中队之中的精锐。这从士兵们身上,清一色的国产最新装备就能够看得出来。
“这里的战斗最少是两个师打的,不说别的光看火炮的数量就不少。而且看城外的弹药场,当初这里不知道运用了多少运输力量,才能够准备的如此充分。”
“可惜啊这全都怪扶桑人,按中国话来说,他们实在是太缺德了。倘若早些公布信息的话,相信全球人类的幸存者应该超过一半才对。”
说话的人是甄晓珊,显然她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