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老身聊发少年狂 > 分节阅读 121

分节阅读 1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气,卑躬屈节的,大部分都不是门第很好的人家,李茂自己都是靠着祖辈出身,又何苦为难别人。

顾卿这一“好心”,倒给李茂添了许多麻烦事。

他本来就不是以有才而闻名,来向他自荐的大部分都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真正投的多的,是张家、陆家、齐家这样有才名的官宦人家。原本数量少,也不算麻烦,行卷收了就收了,放回去回头再看就是了。

只是他脾气一好,别人就觉得这个国公好说话,许多人都来碰碰运气。这一科等了这么多年,人数比贞元初年的那次科举多出了一倍,李茂就连下朝驱车回家,都要遇见无数“偶遇”的学子来。

再说信国公府的“微霜堂”,这些日子里也是人数众多,小摩擦也时有发生。

自古文人相轻,这些都是各地的佼佼者,自然不免有些小矛盾。最后是李锐李铭两兄弟日日坐镇微霜堂,他们是主家,有他们在,哪怕他们两个只是孩子,那身份摆在这里,这些学子也不敢太过张扬,总算是回复了一时平静。

信国公府两个孩子虽然都不用去考试,可是他们家还住着一个从老家跑来京城赶考的考生李钧,这考试前紧迫的气氛一点也不少。

李茂知道自己的水平,也不敢胡乱指导李钧,只是把他拜托给杜进、齐耀二人,求他们多加指点。

杜进是正儿八经的进士科出身,当年排名第十位的贡生,自然有许多心得可以向李钧传授。齐耀家学渊源,他的兄长更是国子监的祭酒,拿了不少贴经和时务策给他做,算是对李钧进行了一番“考前突击”。

春闱前李茂也曾问两位先生李钧的情况,杜进拂须叹道:

“以令侄的水平,春闱通过有些悬。乡试更重基础,他自然是能够通过,可是进士科哎,他文章爽直,对于政见又没有什么特别引人叫绝的地方,若是主考官喜欢这种直白的辞赋,可能还能入围,若是正好遇见一个”他话没有说全。

“今年参加科考的太多了。”

杜进话已经说得很明白,李茂也只能点点头。

科举这种事,就算在胡人东侵之前的尹朝,也才是刚刚起步不久,李钧虽有信国公府这门亲戚,但若自身才华不够,他勉力推荐,反倒对他有害。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初九一早,李钧骑着马,由公府的家人送着前往礼部的贡院。他之前已经从杜进先生那得到了经验,这贡院里面考试的环境绝对说不上好,薄荷脑等物一定是要带上的。

现在虽然已经是暮春,但还是有些冷,李钧并不怕冷,却依旧穿上了绒衣,以安府中邱老太君等人之心。若他真穿着一层夹袄去考试,怕他堂祖母第一个要唠叨死他。

待到了贡院门口,考场周围布满兵士及棘墙,盘查也极为严格。李钧问过了他该去哪里排队,便进入了棘墙之内。

贡院门口有许多查验的官吏。这些查验之人先是核对了李钧乡试后地方上开具的条印,看他的体貌和地方上送来的名册特征无误,这才把他的东西一一打开,然后又继续搜身,连鞋子都要脱下来看过。

这下子,李钧总算知道为什么规定考生要来这么早了。

如此盘查下来,确实要盘查好一阵子。

李钧不远处被查验的是一个中年学子,却和那查验官吵了起来。

那查验官拿着这学子州县送上来的学名册,指着册子道:“这上面写的是方面微须,你胡子这般多,也叫微须”

那学子一阵气闷,指着自己的胡子道:

“学生这几日挑灯夜读,没有整理胡须,但学生乡试之时,确实是微须的。学生明明是方脸,其他特征也都对,为何你光指着学生的胡子说话呢”

那查验官查了许久的学子,本来就已经是心烦气躁了,若是这学子好声好气和他说话,他也就抬抬手过去了,偏这学子和他顶撞了起来,他恼怒之情顿起,收起册子道:“你不知道微,无也吗你这样貌不合记录之言,速速退开。”

这已经是强词夺理了。

微字有好几种释义,说是“小”也行,说是“少”也行,说成“无”也行。虽然这学子确实胡子多了点,但他的解释也是通顺的。

这查验官此番就是存心不想让他过去。

那学子熬到中年,方才参加了这次的春闱,结果就因为胡子不得入考场,眼见着再熬几年,就算做了官,也怕是个白头官了。

他一听这考验官的话,忍不住悲拗大哭起来。

中年学子后的众人见着他都心中不忍,也对这查验官颇有意见。

无奈那一列的都是同乡,该州造册的官员对胡子稀少的写的都是“微须”,这里面不少是已经蓄须之人,若是仗义执言,说不定连他们也没法通过。

一时间,竟然无人敢言。

gt

李钧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见那学子哭的悲痛,怒上心头,对那查验官反唇相讥道:

“论语中孔子微服而过宋,按你的说法,岂不是说孔圣人赤膊无衣,身上什么也没穿的通过宋国吗”

此话一出,犹如石破天惊,一群学子纷纷往他看来。有些人一想实在好笑,噗噗声连绵不绝。

那大哭的中年学子想不到还有人会说出这般话来,也忍住了悲哭,抬起了头。

查验官嘴唇气的抖了起来,指着李钧大骂,“你这学生,简直是有辱斯文”

李钧心中有些后悔,他这一生,注定要败在嘴上。

但他天生就是这幅直率性子,勉强不来,做都做了,后悔也无用,只得硬着头皮接着说道:

“胡须指甲等物,原本就不是常态,名册中用胡须、毛皮为特征,本就不妥。若是考试之前患了大病,须发皆失,难道这学生以后就要改名换姓了吗若是路上遇了歹人,脸上多了个疤,就连自己都不是了吗”

李钧见那查验官脸色越来越差,只得叹一声。

“你一句话,有可能毁了别人一辈子。这等损人不利己之事,为何要做呢”

他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嗟叹。有些已经查验过了的,也不入贡院大门,而在门口看这个热闹。人越围越多,终于引起了门口一位礼部官员的注意,过来探看。

“何故聚集在一起验过了的赶紧进去,锣鼓三鸣后就要封院,你们想错过考试吗”

这礼部官员一开口,有些看热闹的立刻就踏到贡院里去了。

这司考官见某列的查验官前站着几个学子,有一个学生脸上犹有泪痕,便去询问何事。待一旁的其他查验官说明此事后,他瞪了那列的查验官一眼,放了那个中年学子进去。

这中年学子没想到如此轻松就揭过了,对着这司考官连连道谢,飞快地进了贡院。

“按册入试,乃本朝规矩,查验官提出疑问,是他的职责。你仗义执言没错,却哄乱考场,引得学子在此聚集,几乎要”

那礼部官员正要夺了李钧的入试资格,李钧身边的信国公府管事见势不好,连忙上前一步截住他的话头,在他的身旁亮了亮信国公府的牌子,又低声说道:

“此乃信国公大人的堂侄,上京赶考的。他性子鲁直,还望上官多多包涵”

那礼部官员见这李钧并不站在监生的通道里,显然是各地过了乡试来赶考的学子,还以为只是一般的愣头青,却想不到他有这般硬的后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