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6(1 / 2)
:“伊藤博文先去了北京,请求朝廷谈判琉球问题,总理衙门向皇上请旨,皇上下旨,任命周军长为全权会谈大使,张萌桓和盛宣怀为副使,凡事由周军长做主定夺。所以,张萌桓他们就和伊藤博文一起,来了台湾。”
周宪章微微点头,朝廷任命他和张萌桓、盛宣怀为谈判副使,也是合情合理,这样,一则是默认了周宪章对琉球的主导地位,二则,通过张萌桓和盛宣怀,又显示了大清国的中央政府地位。两方面都说的过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翁同龢的主意。
周宪章说道:“刘巡抚、罗鸣芳,你们二位去一趟基隆,把张萌桓一行迎接到台湾来,张萌桓是朝廷重臣,他代表的是国家,接待的礼数要隆重,食宿都要细致周到,不可坏了礼数。至于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他们是日本的谈判使者,也要以礼相待。”
“是”
“不过,你们告诉他们,我正在台中巡查,让他们在台北等十天。十天后,等我回来了,再开始谈判。”
第228章 又见哭泣的新娘
罗鸣芳笑道:“当初,这帮小日本骄横得很,现在,也让他们尝尝寄人篱下的滋味”
周宪章点点头:“琉球在我们手上,我们不急”
刘永福皱眉说道:“周总督,你去朝鲜的时候,带走了五百万两银子,府库已经空了,招待是要花钱的。”
周宪章笑道:“刘巡抚,这件事只能请你想办法了,无论如何,得按照朝廷一品大员的规格招待张萌桓和盛宣怀,礼数一点都不能少,银子你可以向台北的士绅借,打好欠条。我保证,过年的时候,双倍还给你”
“有周提督这句话,就好办了”刘永福笑道:“周提督,下官冒昧问一句,过年的时候,银子从哪里来”
周宪章笑道:“刘巡抚,伊藤博文就是来送银子的”
刘永福猛然醒悟,哈哈大笑:“怪不得,周军长那么大方,把府库的银子都搬到朝鲜去了,原来还有这么个大财主。”
西历1895年12月20日,周宪章遵照先前的约定,前往阿里山白鹿寨迎娶梅里溪。
周宪章前脚一走,张萌桓、盛宣怀、伊藤博文、神尾光臣后脚就进了台北城。刘永福和罗鸣芳按照周宪章的吩咐,把张萌桓和盛宣怀安置在巡抚衙门,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安置在客栈里,每天都是好酒好肉招待着,至于谈判的事,推脱周宪章不在台北,其他人不能做主,请各位安心等待。
张萌桓和盛宣怀倒也安心,他们这一趟差事,其实就是个打酱油的,主要是表示大清国对台湾的主权象征。至于具体的谈判,这两人全不过问,一切都听周宪章安排,朝廷甚至连谈判底线都没给出要求,要求只有一个,周宪章与伊藤博文谈判的时候,两位钦差要坐在谈判桌前,至于周宪章与伊藤博文达成的任何协议,只要冠以“大清国”的名义就行。所以,刘永福派人整天陪着两人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两人乐的清闲享受。
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则是如坐针毡。章军牢牢控制着琉球,时间一长,琉球百姓渐渐唤醒了故国之情,对日本的向心力,开始减弱。更为恼火的是,琉球距离日本九州岛近在咫尺,拥有强大海军的章军,随时可以威胁日本本土,那就如同在日本人头上悬了一把利剑,让日本寝食不安。可是,日本在台湾几乎失去了全部海上力量,根本无力用武力赶走琉球的章军。
时间拖得越久,日本就越被动
可是,作为战败方,日本只能在周宪章面前低头,没奈何,两人只得耐着性子等待周宪章。
且说,周宪章来到白鹿寨,受到了阿里山邹族空前隆重的欢迎。
周宪章此行,一则是遵守当初他对梅里溪的诺言,在金姝过门后,马上迎娶梅里溪;二则,也是为特战队队员们举办集体婚礼,当初,有六十多名特战队员与阿里山姑娘订婚,如今战争结束了,章军必须履行前约。
所以,周宪章此行,不仅为梅里溪准备了一笔厚厚的彩礼,并且,为每一位特战队员都准备了一份聘礼,迎亲队伍一路上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所过之处,台湾其他部族见到这支迎亲队伍,都是十分眼红,邹族与章军结亲后,在台湾土著中的地位陡增,俨然成了台湾土著的领袖。这让很多部族大为后悔,当初应该率先归服周宪章。
这一路上,不少部族暗暗向周宪章表示,愿意和章军结亲,当然,周宪章已经娶了邹族的梅里溪,不可能再娶别的台湾姑娘,这些部族就把目光投到了章军将领身上,整天给罗鸣芳、吴佩孚、张作霖、张勋、李国革这些将领们提亲的络绎不绝,甚至连洋鬼子汉纳根都不放过。
当然,对于台湾土著部族的好意,周宪章也不好拒绝,只能答应向弟兄们推荐,至于弟兄们是否同意,那是他们的自由,周宪章也不能强迫。
邹族大酋长伏生,率孟侬等族中元老已经在彰化等候周宪章一行。随后,迎亲队伍和邹族的迎接队伍,敲锣打鼓,浩浩荡荡进了阿里山。
梅幺带着人马,在葫芦口张灯结彩,远远见到周宪章的迎亲队伍,放起了鞭炮,葫芦口上,彩旗飘飘欢声雷动。
有姑娘出嫁的家庭,都派出迎亲队伍,等候在葫芦口下,准备迎接自家的姑爷。邹族人爱面子,每家都派出整容强大的迎亲队伍,相互攀比,六十多个姑娘,就有六十多支迎亲队,把葫芦口堵得水泄不通。
周宪章一行过了葫芦口,到达白鹿寨,已经是黄昏时刻,众人敲锣打鼓,直奔谷场。谷场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邹族族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谷场上载歌载舞,谷场的四周,则是摆出了流水席。周宪章一到谷场,就被簇拥着上了高台,坐在了高台的正中央,大酋长伏生穿着盛装,陪坐在他身边,姚喜和章军的其他新郎官们,则是坐在高台下的一排新郎专用座位上。
时辰已到,大祭司孟侬宣布集体婚礼开始,喜庆的鼓乐声中,六十多位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在伴娘的牵引下,进入谷场。周宪章率领六十多位新郎官起身相迎,邹族百姓从来没见过如此盛大的婚礼,一时间欢声雷动。
新娘们都戴着红盖头。不过,周宪章一眼就看出,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梅里溪,梅里溪体态丰满,比那些小丫头要富态许多,走起路来,也要从容得多。
周宪章快步走下高台,正要去牵梅里溪的手,互听梅里溪莺莺哭了起来,梅里溪一哭,跟在她身后的六十多个新娘也哭闹起来,谷场里顿时哭声震天。
姚喜早就认出排在第二位的新娘就是丹采,听见哭声,三步两步冲到丹采身边,大叫一声:“丹采时不时有人欺负你了妈的,谁胆敢欺负我得老婆,告诉我,老子打烂他的狗头”
第229章 台朝总督
姚喜在家里,经常被翠花打烂狗头,到了白鹿寨,他也要打烂别人的狗头。
丹采只顾哭泣,不理姚喜。
姚喜一把抓住丹采的手,却见丹采身边的的伴娘,死死拉着丹采的手不放,丹采则是伏在伴娘的身上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