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焚清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党人都是小意思,跑几个出去,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山坡上,革命军死伤惨重。

曾国彰已经死了,革命军的冲锋显得毫无意义。

但是,活着的革命军仍然在顽强战斗,他们的战斗,不是为了营救曾国彰,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身着西服的周宪章。

他们都知道,这个身着西服的人不是孙文,而是大清国的湖广提督周宪章

但是,他们自动收缩到周宪章周围,用手里五花八门的劣质武器,顽强地与清军拼杀。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大刀长矛,甚至是用牙,与清军死拼。

蒋乃武身上五六处枪伤,浑身血肉模糊,但仍然是死战不退。

一群清兵从右侧的丛林中冲了过来,蒋乃武扣动扳机,枪里却没了子弹,蒋乃武大喝一声,扔掉了步枪,抓起一把大刀,冲向清军。

蒋乃武砍倒了一个清兵,杀红了眼的清兵却是毫不退却,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蜂涌而上,把蒋乃武围在核心。

蒋乃武被十几把刺刀刺倒在地,清兵乱刀齐下,把蒋乃武刺成了肉泥。

硝烟弥漫的山坡上,枪声、炮声、呐喊声,渐渐远去,成为了历史的背影。

这道山坡,成了革命军的绝唱之地

淀山湖战斗,是革命党向清廷发起武装暴动打响的第一枪这场战斗,以革命军完败而告终,三百多革命党人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然而,这场战斗拉开了革命党武装暴动的序幕,从这一天开始,革命党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发动了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武装起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中国的大地。

革命党的起义,总是那么绝望,每一场起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流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透过鲜血,看见革命党人,看见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大势所趋,民众的意识逐渐清醒。

1911,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革命党人,终于毕其功于一役,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清廷轰然倒塌,两千年的帝制落下尘埃。

辽西,新民府,赵家庙。

太阳sè朦朦亮,熟睡中的赵巧儿猛地坐了起来,望着窗外的朦胧的晨光,怔怔发呆。

她的身边,柳英淑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从被窝里坐了起来:“赵姐姐,怎么了”

自从回到赵家庙,秦氏老太太、赵巧儿、柳英淑三人相依为命,因为有张作霖罩着,粗茶淡饭的ri子,倒也是衣食无忧。

只是,赵巧儿常常从睡梦中惊醒,无神地呆坐,一坐就是一整夜。

秦氏老太太怕赵巧儿有个什么好歹,就让柳英淑陪着赵巧儿睡。

赵巧儿低声叹息:“我好像看见宪章回来了。”

柳英淑的眼角湿润。赵巧儿想念周宪章,柳英淑自己何尝不想。

“姐姐,天还早,再睡一会儿吧。”柳英淑低声劝道。

“你睡吧,我睡不着。”赵巧儿起身,穿上外衣,下了炕。

柳英淑摇头叹息,也穿上了衣裳。

赵巧儿走到门口,突然停了下来:“英淑,我好像听见门外有人”

柳英淑吓了一大跳,屏住呼吸,竖着耳朵,仔细倾听。

门外,晨风细细,草木摇曳。

“没听见有人啊。”柳英淑小心地说道。

“别说话。”赵巧儿伏在地上,耳朵贴在地面。

柳英淑脸sè发白,急忙跟着赵巧儿,把耳朵贴在地板上。

这是她们跟着周宪章学会的听风之法,作为军人的女人,她们很熟悉这种方法。

地面上,传来沉闷的马蹄声。

不是一匹马,而是一群马

是一个马队

马蹄声由远及近,向着家门而来。

第111章 进园子

柳英淑脸sè慌张:“赵姐姐,有大军来了,是不是张作霖带着章军弟兄们来了”

门外,响起了战马的嘶鸣声和吵杂的人声。

赵巧儿和柳英淑急忙来到窗台前,透过窗缝,向外看去。

窗外,院门已经洞开,无数衣甲鲜明荷枪实弹的清兵冲进了小院,在园子里摆开队形。

小院周围,旗幡招展,烟尘激荡,在院子外面,还有无数清兵清将,整个赵家庙,仿佛成了一坐军营。

柳英淑脸sè大变:“赵姐姐,这不是张作霖的人马”

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大清国的知府,但是,他的部下依旧保持着章军的作派,头上没辫子,身上穿着章军的灰sè军服。辽西原本就是天高皇帝远,张作霖一向飞扬跋扈,根本没把周围地区的清兵放在眼里,他这么做,也没人敢来管他。

而窗外的军队,却是穿着大清队的传统号服,而且,人人头上都有辫子。

赵巧儿却是神sè轻松:“管他们是哪里来的人马,你看看他们,千军万马,荷枪实弹,咱们只有三个女人,他们做出这架势,只能说明,他们自己心虚先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柳英淑叹道:“要是宪章在,谁敢在这里撒野”

柳英淑说的没错,在周宪章面前,大清国的兵将谁也不敢胡来,在他们眼里,周宪章就是战神

小院里,一个千总模样的军官发出一声号令,荷枪实弹的的兵丁举枪立正,让开一条通道,一个身穿内廷服饰的官差沿着通道走到门口,那官差颌下无须,肩宽腰园,身材挺拔,冲着里面一声呼喝,声音洪亮:“请一品诰命夫人接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