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1 / 2)
个什么未成年人保护,五岁的孩子就算犯了罪,也是无罪。呐,只要他把你女儿带进了租界,自然就到了我姚喜的家里。”
姚小凤这才转忧为喜,连连向姚喜道谢。
说完了郭二杆的事,周宪章又把这几天在上海的遭遇,细细说了一遍,姚喜和翠花这才知道,原先那个摩登记者赵寒也在上海,而且,和革命党人搅在了一起,革命党人拥戴一个名叫孙文的人,要在上海搞反清起义。
姚喜本来就痛恨朝廷,在běi jg给周宪章办葬礼的时候,来了一个名叫徐锡麟的革命党人,宣传推翻皇权建立共和,那个时候,姚喜和章军众兄弟虽然搞不明白什么是共和,和徐锡麟的反清言论,很是对章军弟兄们的胃口。如今,又听说一个名叫孙文要搞暴动,姚喜顿时来了兴趣。
“大哥,要不,咱们和孙文联合”姚喜说道:“孙文在上海动手,咱们联络章军的老兄弟,在其他地方动手妈的,清兵是一群豆腐渣,根本不是咱们章军的对手”
翠花也说道:“周大哥,当初在běi jg举行葬礼的时候,咱们救了一个名叫徐锡麟的革命党,昨天,你又救了师中吉那一伙人。咱们和革命党有缘啊咱们就去找那个孙文,和咱们章军合伙造反。事成之后,革命党人欠了咱们人情,肯定不敢和咱们争天下,咱们也大度一点,周大哥你当皇帝,让孙文当宰相。”
周宪章哑然失笑,革命党人是要推翻帝制,根本就不要皇帝。翠花这些下层百姓根本搞不懂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和,还以为是改朝换代。
“周大哥,我说的不对吗”翠花慌忙问道。
周宪章知道,和翠花这些人讲革命共和,你就是讲上三天三夜,她也是个懵懂。只得说道:“翠花,你说的也不是不对,只是,咱们和他们素无往来,完全搞不明白这些革命党人的底细,而且,师中吉那伙人肯定不会回集聚贤了,要找他们也不容易。我看这样,革命党的事先放一放,咱们先把郭二杆救出来,再细细打探革命党的消息。”
在这之前,周宪章带着章军众兄弟,只是为了求得生存,他受尽了朝廷了窝囊气,可他从来没动过反朝廷的念头。这倒不是因为他忠于朝廷,而是因为,他没有信心推翻清廷。章军虽然能打,可毕竟只有数千人马,而且,没有后勤保障体系,粮草弹药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夹在ri本人与清军中间,能够勉强自保就不错了。
而如今,章军用血肉捍卫了大清国的江山,可最后,清廷却给周宪章设了一个圈套,差点要了他的命周宪章动了反叛的心思。
而周宪章在上海的所见所闻,给了他反叛的信心。
在上海,他发现,大清国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与清廷作对的人,大有人在。江湖帮会、革命党人都在暗中谋划反清,这就是说,一旦章军起事,就不会是孤军作战。
而且,曾国彰和孙文的做法,给了周宪章很大的启示。章军在国内没有武器供应,可以到海外去购买,而且,可以动员华侨捐款,孙文的革命党人就是在海外有大量的资金来源。革命党人不缺钱,他们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支能打仗的军队。而章军的情况正好相反,有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只是没钱。双方要是联合起来,刚好可以互补。
周宪章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他知道清廷必亡,而且是亡在革命党人的手里。但那是二十世纪的事情,如今距离辛亥革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周宪章突然发现,他有机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提前结束大清国的统治,将中国带入共和国
不过,周宪章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毕竟,他手上的力量还十分有限,章军弟兄们又被朝廷拆散,一旦举事,很容易被朝廷各个击破。
更为重要的是,周宪章对于改变历史走向,还是信心不足。毕竟,他只是湘西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山里孩子,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似乎有些承担不起。
姚喜小心地说道:“大哥,有件事情,我说了,你可要撑住了。”
周宪章说道:“黄金山炮台上,那么多章军弟兄死在那里,老子都承受了,还有什么事能让老子趴下。”
姚喜还是不放心:“大哥,你最好先坐下。”
“干吗呢干吗呢”周宪章不耐烦起来:“妈的姚喜,你有屁就放。”
姚喜瞄了一眼翠花,翠花心领神会,劝道:“周大哥,还是先坐下,这不,姚喜把摇椅腾出来了。”
夫妻两个拉着周宪章的胳膊,把他按在摇椅上坐定,姚喜这才说道:“大哥,你先准备好了,我可是要说了。”
“哎你个姚喜,这哪是要说话,明明就是阿姆斯特朗大炮要开炮”周宪章一脸的疑惑。
姚喜说道:“大哥,这和阿姆斯特朗开炮,也差不了多少,您可要坐稳了”
“老子坐稳了你放一炮给老子看看”
“金姝还活着”姚喜轻声说道。
周宪章的脑袋边,如同响起了一声地动山摇的炸雷,其震撼力,比阿姆斯特朗大炮高出百倍。
周宪章的胸口一阵刺痛,呆在了摇椅上,成了一尊泥塑。
姚喜见势不妙,co起一杯冷水,就要往周宪章脸上泼,却被翠花一把拉住:“姚喜你个棒槌,他又不是喝醉了,他是上火了,这一杯冷水下去,水火交攻,咱大哥就废了”
“那怎么办”姚喜急问:“当初大哥听说金姝死了,睡了一个月才缓过神来,现在听说金姝又活了,只怕又要睡一个月。”
翠花叹道:“大哥是个痴情汉子,他要睡一个月,就让他睡。反正,咱们现在也找不到金姝,那个苦命的丫头,又不知道去了哪里,当初,她说要去旅顺找大哥,巧儿真不该放她走啊。金姝也是个痴情的丫头,要是听说大哥死了,只怕要寻短见。咱们大哥,还不是见不到她了。”
姚喜摇头长叹。
姚喜、翠花、姚小凤三个人围坐在周宪章身边。姚喜把金姝的事,从头到尾说了起来,这一说,就是一晚上,说得姚小凤眼泪汪汪,翠花也是泪水涟涟。周宪章却是如同木偶,躺在摇椅上,瞪着眼睛,一动不动。
凌晨时分,三人各自伏在椅子上睡着了。
周宪章突然坐直了身子,一声大叫:“好饿”
姚喜、翠花、姚小凤睁开了眼睛,姚喜揉着眼睛说道:“大哥,我还以为你要睡一个月。”
“鬼”周宪章喝道:“翠花,给我弄点吃得,吃完了,去道台衙门捞郭二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