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焚清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旦ri军发起抢滩进攻,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三个新兵营

或者,反过来说,ri军发起进攻时候,他们面对的,将是三个毫无战斗力的营

这等于是把荣城湾滩涂拱手让给了ri本人

王士珍只是一个低级军官,在这之前,他连哨长都不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随军教官。他根本不知道,把三个新兵营摆在最前沿,不是朝廷的意思,是山东战场各部队统领们联手做的局

一共48个营的步兵,各营统领谁也不愿意摆在最前沿,大家都知道,一旦ri军进攻,一线部队必然遭受ri军炮火的凛厉打击,部队是自家的,xg命也是自家的,营官们以及他们的上司,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部队当炮灰。

那些营官统领们,都是职业军官,在朝廷里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后台。只有这三个新兵营,都是临时招募的老百姓,没有背景,大家推来推去,结果,把这三个新兵营推到了最前沿。

王士珍搞不懂这些官场潜规则,他也没有心情和时间去研究这些潜规则。

负责守卫落凤岗的泰靖左营的新兵们,直到现在,他们连正步都走不好,更不要说掌握基本的单兵战术,他们连匍匐shè击都不会。

王士珍把所有jg力,都放在了教会这些新兵们掌握基本的战术素养,尽管,教导的结果,让他很是绝望。

四周静得出奇,王士珍眉头紧皱。

不远处的灯塔上闪着灯火。

“妈的”王士珍恨恨骂道:“狗ri的哨兵又睡着了”

直到现在,这些新兵们都还做不到,站岗放哨的时候不睡觉

王士珍匆匆跑到成山角灯塔上,岩石砌成的灯塔下面,有一个小门,里面是灯塔的瞭望台。

王士珍跑进瞭望台,只见哨兵抱着步枪,蜷缩在瞭望孔下面,鼾声如雷。

王士珍一把揪住哨兵的衣襟,把哨兵硬生生提溜了起来,顺手给了他一个耳光。

哨兵被打得一个激灵,睁开眼睛,捂着火辣辣的脸,结结巴巴叫道:“报报报,报告,平安无事”

“扑棱棱”一串声响,观察口外,一群海鸥展翅飞翔。

王士珍一把推开了睡眼惺忪的哨兵,趴在了观察孔上。

晨雾渐渐散去,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无数黑点。

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占据了观察孔外的整个海平面。

呼啸的狂风中,海鸥在半空中发出惊慌失措的鸣叫。

“哨长,那是啥”哨兵co着浓重的莱芜口音问道,语气里满是惊讶。

“那是一支舰队”王士珍的声音里,却是绝望。

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黑点上,冒出了火光。

天空中,划过刺耳的蜂鸣声。

紧接着,落凤岗响起了地动山摇的轰鸣。

那是松岛号、桥立、严岛巡洋舰上发shè出来的36厘米巨型炮弹,这些大型巡洋舰的主炮,大大超出了清军岸炮的口径,清军岸炮最大口径只有28厘米。

无数巨型炮弹在落凤岗村爆炸,震耳yu聋的爆炸声中,落凤岗村消失在了浓烈的硝烟中。

灯塔在炮火中震颤,哨兵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王士珍一把抓住哨兵的衣襟:“快去,通知部队进入阵地,快”

哨兵脸sè苍白,两只手指着耳朵,嘴里嗷嗷乱叫。

他的耳朵被震聋了

王士珍推开哨兵,冲出了灯塔。

从海滩到村落,一片火海,而落凤岗村,早已消失无踪,这个滨海小渔村,已经被联合舰队的大炮,从地球上轻轻抹去了。

同时被抹去的,还有驻守在村落里的靖泰左营八百官兵。

王士珍颓然地靠在灯塔的石墙上,他知道,他捡了一条命。

ri军没有轰击灯塔,他们要留着这座灯塔,为舰队导航。

托了灯塔的福,他和那个哨兵,成为了靖泰左营仅有的幸存者

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黑点变成了高大的舰桥,无数小艇从舰桥上放下海面,向海岸冲了过来。

登陆作战开始了

第002章 大本营

ri本广岛,ri军战时大本营。

作战室里,明治天皇身着元帅军服,端坐在高椅上,他的身前,文武官员笔直地坐在一张硕大的长方形桌子边。

天皇的右首,依次坐着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以及内相、藏相、法相、农商相、文相等内阁大臣。

天皇的左首,依次坐着幕僚长有栖川宫炽仁陆军大将、陆军参谋川上co六陆军中将、海军参谋中牟田仓治助海军中将,以及兵站总监、运输通讯部长官、野战监督部长官、侍从武官、海军省、陆军省、参谋本部、军令部长官。

明治天皇睦仁面无表情,目光显得有些空洞,他的思绪似乎不在满屋子的文武大臣们身上,甚至,与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也没有什么关系。

明治天皇的兴趣在作战室里文武大臣们的座次上。

文右武左,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这个规矩来自于ri本的近邻,那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的zhong yng帝国。

在中国,向来以右为大,右居于左上,在中国的古老词汇中,一个人从右边到了左边,就表明他倒了霉,所以,大臣遭到皇帝贬抑的时候,有“左迁”的说法。

文臣在右,武将在左,表明文臣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中国人注重文治的表现。

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文化是高于一切的力量,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这个古老的国度也有过辉煌的扩张史,数千年来,她的国土从黄河流域的狭小地带,向东西南北不断扩张,东狄北戎南蛮西羌逐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