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1 / 2)
还是请总理大臣亲自来比较好一些。”郑叟言语之间,显然是觉得姚喜的官小了,扳不倒那个幕后的保护伞。
姚喜更加恼怒:“郑叟,老子jg告你,不要把村官不当官老子姚喜也不是吃干饭的也罢,看你胆小怕事,本官也不为难你,你把那个保护伞的名字,写在纸上递给我,你放心,本官绝不向公众透露是你举报的,这个,保护举报者”
郑叟点头:“这个法子好”当下索要纸笔,写了三个字,递给姚喜:“官长,你可千万要给小老儿保密,黑社会势力强大,保护伞实力更是强大,小老儿一家的身家xg命,就全靠您了。”
姚喜接过纸条,仔细端详了半天,上面写着三个汉字,却不认识。这姚喜没上过学,是个文盲纸条都拿倒了。
第186章 大哥的铁哥们
姚喜倒也不露声sè,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说道:“郑叟,本官知道了,这个保护伞固然强大,可在本官眼里,不过是一只蚂蚁,请你放心,本官这就与你伸张正义,将保护伞绳之以法,将黑社会一网打尽,彻底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姚喜拿着写有保护伞名字的纸条,并无丝毫难sè,这让郑叟大为放心,看来这个姚副官还是很有些实力的,不由得大喜过望:“多谢姚长官看来是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看低了姚长官。原来姚长官和总理大臣一样,都是实力派”
“哪里哪里。”姚喜很是大度地摆摆手:“现在,你们回去,敬候佳音。”
郑叟带着百姓们,千恩万谢而去。
郑叟一走,姚喜把纸条递给身边一个识字的兵丁,说道:“给老子看看,这是哪个王八蛋,你马上带着jg卫连的人,把这个家伙抓起来”
兵丁接过纸条,仔细一看,却没动窝。
“你他妈的快去啊”姚喜喝道:“对于黑社会及其保护伞,我们绝不能手软”
兵丁压低声音说道:“姚爷,是吴佩孚。”
姚喜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章军的师团级高级军官中,吴佩孚和那哈五的出身最为低微,两人都是小兵出身,不过,那哈五人家好歹是清室宗亲,现在又混成了皇叔。吴佩孚虽然当过秀才,可那个破秀才功名早被革了去。进入章军之前,他就是一个小兵。
所以,在师团级高级军官中,吴佩孚为人最为低调,不像那哈五动不动就以清室宗亲自居,也不像张勋,一口一个“爷”。毕竟这家伙当过秀才,有些涵养。
但是,整个章军都知道,周宪章与吴佩孚的关系最铁
这两人是正儿八经拜了把子的弟兄冯国璋和周宪章的关系都没这么铁,虽然两人也拜过把子,那是冯国璋强行拜的把子,不像吴佩孚,在天津武备学堂的时候,他和周宪章的脑袋都差点搬了家,彼此惺惺相惜,交情过命。
这从章军的序列中也看得出来,章军四个团,吴佩孚的团序列号为第一团,谁都知道,凡是排第一的,都是长官的嫡系
姚喜身为周宪章的副官,在章军中见官大半级,可见了吴佩孚,他不敢大这半级。
黑社会的保护伞是吴佩孚,吴佩孚的保护伞就是周宪章
姚喜呆了半晌,冲着那小兵喝道:“大胆,你小子欺负老子不认字这上面写的一定是张勋”在姚喜看来,张勋匪气十足,只有他才能干出给黑社会当保护伞的事,而且,这家伙在胎里峰下骗了那哈五一千条枪,是有前科的
“姚爷,真的是吴团长,你看,这上面写着三个字,张勋是两个字。”
“三个字那一定是那哈五”
“姚爷差矣,那副师长是皇叔,皇叔岂能给黑社会当保护伞。这不是给皇上脸上抹黑吗”
“得了得了,把纸条给我”姚喜抢过纸条,三下五除二撕了粉碎,扔在地上,喝道:“妈的,纯熟诬告,吴团长怎么会给黑社会当保护伞,这件事到此为止”
“姚爷,你刚才不是答应了人家,要给人家伸张正义,您这么做,岂不是也成了保护伞了”
姚喜怏怏:“总理大臣都是人家的保护伞,我能有什么办法。”
一个亲兵跑下了牡丹台,冲着姚喜立正敬礼:“姚副官,总兵大人请你去一趟。”
姚喜不敢怠慢,冲着身边的兵丁说道:“今天的事谁也不准说出去,谁说出去,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说完,跟着亲兵急匆匆跑上了牡丹台。
姚喜上了牡丹台,来到总兵府大厅,所谓大厅,其实就是一个碉堡,里面的摆设极为寒碜,诺大的厅堂里,只有一张长条桌,算是总理大臣的几案,厅堂里摆着四张没有靠背的破板凳,算是客人席。其他再无长物。
安州战役打下来,章军的老本都打光了,现在的章军穷得叮当响。为了赢得民心,周宪章又严令各部不得so扰百姓,不得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其实,就算周宪章要征税,也收不到几个钱,章军要征税,只能向商人征税,可现在兵荒马乱的,没人做生意。
没奈何,周宪章只得号召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当年南泥湾jg神,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对于周宪章这个穿越男而言,南泥湾属于“当年”。可是,这大冬天的,也不是种地的时候。朴永烈倒是想到个办法,带着一帮朝鲜人从安州出海打鱼,可是,海面上是ri本人的联合舰队,打鱼船出去没多远,就被ri本人打了回来。
周宪章向朝廷发了好几道要求补给的奏章,都是石沉大海。
朝廷现在根本顾不了朝鲜,山东大战在即,那是大清国的本土,比邻京畿,朝廷紧急调动各路军马增援山东,聂士成所部也调往了山东,大军一动,银子化得如流水。大清国财政捉衿见肘,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更为可气的是,朝廷财政濒临破产,太后还惦记着银子修颐和园
其实,在朝廷眼里,周宪章这支部队根本就不是大清国的军队他们没有辫子这支军队政治上极不可靠,就算朝廷有钱,也不会给他们。
朝廷对周宪章要求补给的奏章不予理睬,却发来电报,命令章军南进,向汉城发起进攻。
朝廷这是要利用章军的进攻,拖住ri军,以免驻朝鲜ri军增援山东,如果章军打得好,还可以迫使ri军从山东抽掉部分军队回援朝鲜,如此一来,就减缓了山东战场的压力。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上看,朝廷的这一想法没错。可问题是,朝廷又要马儿拉车,又想马儿不吃草,这就太过分了。章军没吃的没穿的,别说是打仗,就是想和平过冬都困难哪里还有能力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