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无上妖君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童连忙把药放在屋里的四方桌上,走过来把木窗关上,一边责怪道:“公子伤寒未愈,沾不得寒气,冒然开窗,这病却是好不了了。”

“好好,我这就躺到床上去,清风就别生气了。”

感受到道童满是怨念的目光,宁无缺摸摸鼻子,再次躺到床上。暗道自己这是造的什么孽,不就是一个伤风感冒么,一躺就是半个月,骨头都软了。

半月前,宁无缺和白云道长赶回白云观,天降大雪,虽然后面有符咒保暖,但宁无缺本身身子骨便弱,又受了皮肉之苦,受此风寒,到白云观就病倒了。

宁无缺又是高烧又是昏迷,着实忙坏了白云观上下,清风便是当时给宁无缺贴了符咒的道童,另一人唤作明月,这两人一直照顾着宁无缺,一来二去,却是熟悉起来。

清风看着宁无缺躺回去,这才满意一笑,端起桌上的汤药,递给宁无缺,笑道:“趁热喝了,药有些苦,不过对你身体有好处。”

捏着鼻子把药喝完,宁无缺干呕了半天,眼泪花都出来了,何止是苦,简直就是苦的要命。还好半月来宁无缺每天都要喝上一碗,还算有些习惯了。

“哈哈,有进步,昨天你可是吐了半天,今天只是干呕。”

清风打趣笑着,拿过药碗,道:“师父的药是好药,可就是太苦了,师兄弟们是又爱又恨,你能连续喝上半个月,也是福气。”

宁无缺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听着清风的话,翻了翻白眼,前世他也喝过中药,再苦也不至于这样,这不是喝药,是要命啊,第一次喝这药,他差点连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良药苦口利于病,白云道长仁心至斯,无缺佩服佩服”

宁无缺有气无力的说着,这话倒是实话,药虽苦,但效果也是好得出奇,此时,他能清晰的感觉到一股股热气顺着自己胃部向着五脏六腑扩散,然后延伸到四肢,整个人就好像泡在温泉之中,暖洋洋的,极是舒服。

这半个月,他的伤势能够快速恢复,和这药有着分不开的联系,那些荆棘条留下的伤疤也逐渐淡去,肌肤变得红润,身体变得强健,近乎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肉眼可以看到。

“这是你让我带给你的书,你先看着,我还要去服侍师父。”

从怀里拿出一本青皮封面的书籍,放在宁无缺的枕边,清风端着托盘走了出去,关上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宁无缺将枕头靠在床边,拿起青皮封面的书籍,上面写着四个古字,宁无缺已经通过童子试,又在书塾读了四年,自然晓得这字。

不是什么修道书,也不是经义儒学,而是一本史书,前朝旧史

宁无缺在大学里读的是化工科,但因为他前世孤僻的姓格,最喜欢的是历史。西方哲人说过“读史可以明智”,畅游在历史海洋,你能感觉到古人那超乎寻常的智慧。

而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了解它的历史,宁无缺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全都是这具身体留给他的,只知道所在的地方是宁家村,属于洛县落山镇。至于更多的,就很模糊了。

一个十六岁的书生,从小到大便呆在书塾里,对外面的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宁无缺不得不借助史书,来了解这个世界。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宁无缺将前朝旧史里的朝代和记忆中的一一对应,三皇五帝,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都没什么问题,历史上那些牛人,秦皇汉武,魏蜀吴一一出现。

关键是三国之后,历史出现了分叉,在原来的历史中,三国后两晋,五胡乱华,隋唐盛世,延续到新华夏,而在这里,三国后不是晋朝,而是隋朝

原先的历史中三国是在公元280年结束的,隋朝是在581年出现的,中间有着三百年的华夏黑暗历史时期,被后世无数华夏人引以为耻。

但是,在这个世界,魏国重臣篡位,隋朝在公元280年异军突起,灭蜀灭吴,抗击五胡,延续了三百二十年的统治,因为隋后主昏庸无道,天下黎民反隋,李唐取而代之,历史才又回归正轨,进入李唐盛世。

前朝旧史只记录到了李唐灭隋,天下并没有一统,里面很多朝代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从这点宁无缺可以看出此时还是李唐时期,而这本史书又是最新翻订的,天下不统一,宁无缺能大致推断是在李唐开国不久。

李唐开国不久,灭隋之后,也就是618年后,620年左右,这段时间,华夏发生了什么大事

秦王李世民南征北伐,为一统做出卓越贡献,玄武门兵变,秦王登上帝位,开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由此开始。

此时,一个少年受具足戒,学律部,在佛家声名鹊起,627年,经南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点化,受唐王李世民之托,踏上西行之路,法号玄奘。

呆在道观内养伤的宁无缺还不知道这些,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他在思索着前路该如何走,大唐盛世,是不是也留下他精彩的一笔

只是,命运的安排,又岂会这般简单

第六章福祸难料忧生死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曰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青烟袅袅的道观之内,只见白雪皑皑的庭院一株老梅树之下,一个唇红齿白,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的书生负着手,右手执书,来回走着,朗诵着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梅树旁有着一张四方石桌,桌旁有着四个石凳,凋零的梅花瓣落在上面,增添一种美感。

书生脸上带着稚气,眼中却有着一种这个年纪难得的成熟和稳重,约莫一米七左右的身高,身上穿着洁净发白的长衫,有着不少补丁在上面,黑发浓密,用布条束在背后,脚上一双棉布鞋,踏在雪上,发出嘎吱声。

“公子,该喝药了”

两个和书生一般年纪的道童走来,眉清目秀,青色道衣,头发盘着道髻,微笑着朝书生打着招呼。

“清风、明月,你们来了,我身体都已经好了,怎么还要喝药啊”

宁无缺放下手中书籍,看着清风手上托盘里的那碗药,脸色一苦,但还是端起药来,一口喝完,连吐三口唾沫,这才缓了过来。

“行啊,公子喝药本事见涨啊。不过这药已经是最后一碗,以后公子想喝都不会有了。”

明月在一旁笑着,接过宁无缺手里的药碗,一边说道。

闻言,宁无缺一阵遗憾,药难喝,但效果好啊,短短一个月,他就像是脱胎换骨一样,从一米六长到了一米七,脸上红润,相貌堂堂,身体素质好得在这样的雪天里完全不惧严寒,用古代的话来说,也是堂堂七尺俊男一个。

这样的药,放到前世,就是仙药啊,价值连城

一碗药就是一座城,自己可是喝下了三十座城池呢,这样一想,自己能够喝上一个月,也该满足了。

收好药碗,清风看了眼石桌上的诗集,朝宁无缺道:“公子准备得怎么样了春闱就在半月后,县试也在那几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