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 / 2)
是病重修养的吗怎么就怀上了”
贾王氏也不乐意道,“别是庸医误医的吧可有确诊,要不要递帖请太医看看,别是病的不清了误诊的。”
贾母听到贾王氏的话,瞪了一下王氏,这王氏也太沉不住气了,不管想什么也不能说出来啊,目光短浅,以后让珠儿与她少接触,免得带坏了孙子。
王氏也反应过来了,低下头,手底下只好努力的和绢子过不去,今儿怎么一个两个都来气自己,怀上的怎么就不是自个呢真是老天不开眼。不过,转眼王氏想到张氏的病就放开了,病秧子一个,能活多久还不一定呢。
连嬷嬷替自家夫人不值,但也不会表露出什么不满,“夫人到庄子上修养后,慢慢也有些精神了,找大夫了诊脉的时候怀疑是滑脉,但也不敢确认,夫人的身子太弱了,加上时间短不好确诊。今天大夫确诊是滑脉,但夫人身子还没调好,不宜舟车,大夫说最好还是要静养,就只好让奴婢先回来赶紧向老夫人报喜。”
贾府子孙繁盛,贾母还是很乐意的,就让珍珠打赏了些银子,“回去告诉大媳妇,既然身子没好就留在庄子上好好修养,等好些在回来。”
话说这连嬷嬷怎么就那么巧呢原来是林琳在书娅出去后就让林嬷嬷找人去知会贾张氏了,要在适当的时候把怀孕的事暴出来,不然久了不好会闲话多。林琳只是递话说贾敏可能有喜了,让张氏派人到贾府外看看只要看到贾敏身边的人进了贾府,就随后进去报喜。贾张氏自然是会意的。
第二天,赖家的到了林家,自然贾敏的遭遇也就被添油加醋的告知了贾母。
贾母不相信事情是秋雁和听琴做的,因为这两人都是自己安排的,特别是秋雁,老子娘一家都在手里,怎么可能做那种事。听完赖家的就哭骂,哎呀,是哪个挨千刀的要如此害自己的女儿,咒骂那人不得好死,喝水被呛,吃饭被噎,走路被摔。又在心疼女儿,怨林家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让女儿受了如此伤害,说着说着就要去把贾敏带回贾家,惹的众人又是一番劝说。
贾王氏还没来的急幸灾乐祸,但也知道贾母是如何偏心贾敏的,哪里肯让贾敏过来给自己添堵,自然劝说的无比认真,不知谁在旁边提了一句,姑奶奶缺人照顾可以派人过去啊。贾王氏没在意,但贾母却听进去。
贾母慢慢消停了下来,重新打扮一番,就在想派谁过去,眼光就在众人身上一一掠过。能进荣禧堂伺候的自然都是精明的,看到贾母的目光,都表露出一种十分愿意去的表情。贾母十分满意,自己的目光不错,挑选上来的都是好的。贾母掌管贾家那么久,可用的人自然很多,看看她们也不过是试探一下,满意了自然继续留在身边,不满意多的是地方可以调。至于派谁去女儿身边,贾母早就有人选了。
这时赖家的说,“老夫人,姑奶奶身边只有杨麽麽一个麽麽,难免会有疏忽。不如找两个经验丰富的嬷嬷过去”
珍珠当然知道自家主子很心疼姑奶奶,也献计到,“是啊是啊,找嬷嬷更好些。姑奶奶那遭此毒手,找经验丰富的才能防着些。要说到经验丰富的,还是宫里的最好,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放出宫的。”
贾王氏拉长着脸,当初自己怀孕的时候,怎么不找嬷嬷帮衬自己,好歹那也是贾府的孙子,为了一个不知能否长成的外孙要这么折腾吗。老太太的心偏的快没边了。“宫里放嬷嬷的时间早就过了,出来的早就被抢完了,现在哪里找那么好的嬷嬷还不如从府里调两个过去。”
贾母不乐意的看了一下贾王氏,还真看不上这媳妇,罢了,为了政儿、孙子,就让她留在身边多看着点吧。贾母褒赞珍珠道,“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先让两个丫鬟过去。先在外头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嬷嬷,到时找到了再送过去。”
珍珠又道,“老夫人您在京城里和各位太妃王妃都有交情,打探个嬷嬷不是很快的事嘛老夫人可以先把嬷嬷找好,到时一起送过去,林家也不好拒绝不是,再说这样给面子林家,少奶奶脸上也有光啊。”
贾母笑起来了,“还是你替姑奶奶想的周到。那就赶紧传信去问问。”
贾母传信到各王府去探问消息,不到两天就传回了消息,说宫里有两个在膳食局的嬷嬷,上次有事耽误了时间,过两天就出来了。贾母又托人打探了这两个嬷嬷的消息,据传回来的话,贾母看中了那个柳嬷嬷。贾母又托西宁太妃帮忙问问其是否愿意留在林家照看女儿。等得到确切的回话,贾母又耐心的等了两天,让赖家的到宫门口接柳嬷嬷进府。
这柳嬷嬷曾在先皇后身边伺候过,什么样的手段没见过,得先皇后重用进了膳食局,后来也就一直留在那了,现在是因为年纪大了受到的排挤也多了,才只好出宫的,宫外的人家早没了,贾家说会养老,收到的消息林家是个清净的才答应下来的。
贾母等到柳麽麽后,交谈一番非常满意,又交待了一番,就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往林家去。
第十七章
在温暖与寒冷的交融中,那种窝被窝的感觉无比的熟悉,可是林琳并不想那样,长此以往会变的颓废的。自窝冬后林琳打发午后时间的活动就是编织了,古代编织一般在北边游牧民族中常用,中原南边一般用的多是棉衣,但林琳想消遣,还是可以找到毛线的,只是这时的毛线没有现代的那么精细。
林琳在室内活动了一下,刚拿起竹编针,林嬷嬷就过来了。林琳以为贾敏那又出来什么事,问道,“嬷嬷,这时候不用忙吗少奶奶那还好”
林嬷嬷回道,“国公府贾老太太来了,刚通报进来,贾老太太直接去了少奶奶院里。”
林琳看林嬷嬷有些不高兴,问道,“怎么了贾府不是早就递帖过来了,亲家直接去少奶奶那也是思女心切啊。”
林嬷嬷有些不愉到,“按规矩,也要先到夫人您这先的,这也太不尊重夫人了,贾家这是在看不起林家。”
对于这种礼仪规矩,林琳没有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遵从,自然体会不到林麽麽的气愤,于是笑道,“国公府门第高出林家许多,她们眼高贯了,自然以她们的意见为先,这没什么奇怪的。自收到圣旨的那刻起,就没指望过能和她们相平的礼遇。你以后在少奶奶那多注意些,看着没什么乱就好,别插手她们那些事,给足她们面子就行。”
“可是,夫人也不能如此的看轻林家啊。”林嬷嬷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