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9(1 / 2)
知,郭淮不但才学了得,就连武艺上的天赋亦是极高,可谓是惊为天人。数月间,郭淮便把太极、五禽戏练个熟透。高顺大喜不已,视为瑰宝,将一生武学、练兵之术,倾囊教授。待郭淮年至十八,武艺大成。恰巧第七届练武大会开幕。高顺便令郭淮前往长安,一是拜会太医华佗,请其为他治病,二则是参加练武大会。郭淮视高顺如同亲父,便怀测着报国之志来到长安。一开始,郭淮不欲借高顺的名头,便隐瞒身份,先参加练武大会。果然郭淮并无辜负高顺的厚望,在各项赛事,皆拔得头筹,名震长安,就连当时负责练武大会的田丰,亦被郭淮的武艺、才华折服。后来,郭淮方才取出高顺的文书,田丰听闻郭淮乃是高顺养子,甚为大喜,遂请华佗为郭淮治病。郭淮身患顽疾,每当气理不顺,便会咳嗽不止也就是哮喘病,虽然后来高顺为郭淮请了名医医治,病情有所压制。但郭淮少时几乎应此顽疾病逝,伤了五脏六腑。就连华佗亦极为棘手,更有言若非高顺不惜耗费重金,用许多名贵药材医治,郭淮恐怕活不过三十岁。
当然,郭淮前途无限,将来必成大器。华佗自然竭尽所能,先以各种名药,修复郭淮的五脏六腑,然后再以针医治。郭淮每日针灸之后,都会吐出一大盘血水。直至一年之后,郭淮方才除去病根。当时,正逢西唐王发令,教神龙上将之首关羽,引兵把守虎牢关。田丰极力推荐郭淮,关羽对郭淮此子亦颇有耳闻,便封郭淮为军中都尉,随其出军。而郭淮深得高顺真传,治军有道,操练数月,其麾下兵士不但被郭淮治得贴贴服服,更骁勇无比,尽为精锐。关羽大喜,遂又加封郭淮为虎威校尉。郭淮甚为感激关羽的知遇之恩,兢兢业业,恐有荒废,刻苦耐劳,于此在军中名望极高。
此下,郭淮于阶下报道。
“回禀圣侯自圣侯离去,魏军细作探得,便是猖獗起来,连日于虎牢关下打探,更曾欲挖以地道,不过却被小将发觉,以土石砸之,无一生还。后来,那曹子孝连番施计,欲要诱我军去劫其营,幸好都被太尉大人识破,并无让魏贼得逞”
关羽以武圣闻名天下,昔年文翰为表彰其攻,加封为武圣侯。军中将士无不,以圣侯相称。且说关羽闻报,丹凤目猝然迸射两道神光,锐利骇人,扶着美髯,冷声喝道。
“这曹子孝竟敢如此放肆,若教训一番,天下岂不笑关某年老无能耶”
在旁的田丰一听,眉头皱起,急劝而道。
“圣侯息怒。曹子孝素来多谋狡诈,切莫不可贸然而取”
关羽冷哼一声,丹凤目精光璀璨,遂与众人道出他与西唐王立下的三日之限。众人听之,无不惊异。田丰更是眉头深锁,暗道关羽性子倨傲,此举实在过于莽撞,正欲出言相劝。这时,郭淮英目亮起,却是争先而道。
“圣侯有此决意,小将愿效死相赴”
关羽闻言大喜,纵声大笑,与众人谓道。
“伯济此言甚合本侯之心如此,伯济你且速速整兵,待次日黎明一到,本侯便亲率兵众,直闯魏营,震慑其军”
“圣侯不必多虑小将定当安排妥当”
郭淮拱手附和,神色慨然,毫无惧色。关羽更喜,对郭淮之才,亦是极为信任,遂道。
“好,此事便由你调拨,本侯便先去歇息,养精蓄锐,好次日杀他个片甲不留”
关羽说罢,也不听其他人的意见,龙躯一起,跨步便出。众人满脸急色,欲言又止,不过关羽战意盎然,心意已绝,恐将其惹怒,最终还是无一人敢劝。待关羽离去,田丰面色一沉,转眼厉声向郭淮喝叱道。
“郭伯济圣侯自长安一役,重伤复原,多年未经战事。那曹子孝非是泛泛之辈,若有折损,王上必定雷霆震怒。到时,西唐、大魏因此大起兵戈,生灵涂炭,你可担当得起”
田丰喝声一起,其余将士皆都怒目瞪视。郭淮面色一沉,徐徐而道。
“太尉大人息怒。圣侯之所以与王上立下三日之限,怕是恐王上嫌其年老,故忿而立之。圣侯武艺超凡入圣,天下无人是其敌手,圣威不容触犯。若我等并力谏之,圣侯只会以为我等皆有轻视之心,执意而为。到时,军中将士不合,军心溃散,岂是魏军之敌耶”
郭淮此言一出,田丰面色一怔,一众将士亦都纷纷变色,方才明悟此中道理。田丰长叹一声,摇首而道。
“老夫枉与圣侯同朝为臣多年,竟一时记不起圣侯为人,几乎误了大事。适才有所错怪,还望伯济莫要介怀。”
郭淮淡然一笑,一笑置过,遂与田丰谓道。
“太尉大人为国兢兢业业,军中上下谁人不倾心敬服小将岂敢放肆。眼下,竟然圣侯心意已决,以小将之见,却并非无可胜之理。”
“哦伯济此言怎讲,快快与老夫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