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7(1 / 2)
孤与众臣已有商议。东吴与大魏,自孤之兄长孙伯符起,征战已有十数年载,两国因此损耗极多,生灵涂炭,百姓无以为安。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时今孤虽据上风,但魏帝诚心来和,孤当以仁义释之。但望魏帝,能以此为鉴,莫要再征战事,东吴、大魏从此结以秦晋之好,互不侵犯此实乃两国百姓之幸也”
孙权说得尽是仁义之风,曹真听了,却是心中冷笑,但表面并无神色表露,毕恭毕敬,作出倾服姿态,拱手拜道。
“吴王仁义某当一一回禀陛下。”
孙权微微颔首,遂教曹真回去复禀。曹真拜礼毕,领了孙权的文书,便速速告退,引着一众从人回去魏军大寨,来见曹操。却说曹操正于帐内,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忽然有兵士来报,曹真在帐外来见。曹操眉头一挑,扶须哈哈笑道。
“哈哈。朕之龙驹此去如此迅疾,必是马到功成也”
曹操笑毕,速召曹真入帐。曹真面色肃然,双手拱着文书,拜道。
“末将幸不辱命,孙仲谋已应诺和战,文书在此”
曹操一听,大笑连连,先是扶起曹真,然后再接过文书,急急拆开而看。灯光璀璨,曹操在灯下观看。曹操看毕,喜色更浓,与曹真谓道。
“子丹觉得孙仲谋此番,诚否不诚”
曹真一听,眉头皱起,沉吟一阵后,向曹操答道。
“末将认为,和战之事,事关重大。末将虽陈说利害,但孙仲谋却非胆怯无谋之人,如此爽快应诺,虽见其诚,但恐怕其中有所诈也。”
曹操一听,眼光晶亮,带着几分急色速速向曹真问道。
“你可有依照朕之所教,与孙仲谋还有其麾下文武道说”
曹真尤为郑重地颔了颔首,然后将当时对答,一一说之。曹操听得甚喜,又是纵声大笑不绝。曹真见状,满脸惶惑,向曹操问道。
“孙仲谋虽是应诺讲和之事,但其意不明。陛下何喜之有”
曹操笑而不答,好似运筹帷幄之中,遂急教曹真传命,教贾诩当夜拔寨而行,与大军会合一处。曹真领命,带着满脸惑色离去。时值夜里三更,贾诩军忽然拔寨,望南面大寨进发。到了次日,孙权得知此事,自以为曹操中计,笑声连连,大笑不绝。
吴县之战,已到了分出胜负的关键时刻。曹操与孙权虽是讲和,但暗地里却皆暗行谋略,后事若何,却先不说。
且看于长乐战事。话说夏侯渊中了诸葛孔明之计,不幸折命。姜维率领残兵败将把守长乐城,与朱治的二万余交州兵马相抗。在连日大雨之下,两军皆按兵不动。待大雨停后,四处河畔水位高涨,土地难行。姜维急传令三军,尽率城内兵众,望朱治大寨汹涌杀去。朱治听闻斥候来报,脸色一喜,与诸葛恪谓道。
“这姜伯约急欲复仇,双眼已被仇恨蒙蔽。时今连日大雨不休,山路难行。姜伯约强而进军,岂有不败之理我等且据寨守之,不足为患也”
诸葛恪听了,似亦有此意,眼中阴阴发光,带着几分恨意说道。
“那姜伯约竟敢不知好歹,强行来攻,乃自取灭亡也。我军若能将其败之,便能速望吴郡救援。如今国难当前,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在今朝”
朱治听了,大笑不已,速传令教诸军准备。哪知姜维引军却是只围在山下,然后于四面各设扎营,之后便毫无动静。朱治听斥候探得,心中疑惑。诸葛恪却是冷笑而道。
“此乃姜伯约反客为主之计也。他围住山下,教我军难以下山,假以时日,我军军心定乱,再者举军攻之”
朱治闻言,顿时面色一变,扶着下颚白须,叹声而道。
“看来这姜伯约果非等闲之辈,老夫却是太过轻视此子。此下,姜伯约已在山下扎营。我军已失先机,依元逊之见,该当若何”
诸葛恪眯起双眸,脑念电转,迅速便思出一计,与朱治谓道。
“将军不必多虑。连日大雨,山下四下积水,难以屯据。姜伯约此举,实乃无谋也。将军且教军中将士各做准备,待三日之后,姜伯约麾下兵马定然坚持不住。我等却在山上以逸待劳,蓄势待发,如此一来,姜伯约必可擒也”
朱治听计,心头大喜,扶须颔首,连连称好。于是,朱治便依诸葛恪之计,各拨将令。三日之后,朱治再派斥候去探,果然如诸葛恪所言,山下魏兵四处苦声一片,兵士叫苦不已,队伍不整,防备松懈。朱治见正是时机,立马喝令三军整备,待晌午时分,立即杀落山下。
与此同时,在山下的魏军营内,姜维面色冷酷严肃,看着山上鸟禽成片飞走,目光一盛,暗暗喃喃道。
“朱老贼不久必将动军”
姜维念头一过,速与身后的诸将下令,教各军人马,不必理会帐篷,立即撤退。姜维号令一落,本就苦不堪言的魏兵,连忙争先恐后地撤走。在山上的斥候探得,急又来报之朱治。朱治听说,脸色一变,疾言厉色而道。
“看来姜伯约已察觉我军将动,时下正是时机,传老夫将令,各部人马立即整军,但听号令一起,杀落山下”
朱治号令一落,帐内诸将纷纷慨然领命。诸葛恪眼光烁烁,心里腹诽而道。
“姜伯约,此番我必要将你擒住,以雪我先前所受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