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1 / 2)
无数书籍,都被这一把火烧干烧尽。”
一个乡民望着诸葛亮庄子原本所在的位置,不由叹道。他话音刚落,另外一个乡民立即瞪大着眼,然后又偷偷瞟向诸葛亮,暗叫那人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诸葛亮闻言却是淡淡一笑,事已至此,他并不会再为往事而伤感,更何况他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妻子,庄子内的书籍黄月英都曾观阅过,不出三年,黄月英便可把所有的书籍重抄一遍。此时黄月英亦默默地将眼神投向诸葛亮,两人目光交接,黄月英投以一个会心的笑容。诸葛亮微微颔首,眼神带着歉意,嘴角轻张,好似在说以后要辛苦你了。
之后,那几个被黄月英抓住的纵火恶徒,很快被乡亲发现他们正是李大善人的手下。这些乡民可谓是又惊又怒,纷纷喝骂。诸葛亮冷着面色,向那数人询问一番后,便沉着面色地站到一边。
“司马仲达你实在欺人太甚了”
以诸葛亮的才智,岂会猜不出正是司马懿在背后搞鬼,这数个恶徒才能得手。此番还好黄月英并无受到伤害,若是有个万一,诸葛亮悔不及也。
至此,诸葛亮对司马懿这个昔日的师兄,心怀恨意。而司马懿似乎亦早已准备好日后与诸葛亮不死不休。两人在将来,将会成为死敌,争夺不休,直至两人中一方死去,才是停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李强手下纵火之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卧龙岗。乡民皆是震怒,纷纷还予李强先前所赠之物,然后还将李强等人赶出卧龙岗。李强虽欲解释,但乡民怒火难挡,而且李强身上带伤,一时间可谓是百口莫辩。
后来那几个纵火的恶徒,李强令人砍去其头颅,献于卧龙岗前,然后才离开隆中。李强一边赶回河东,一边又写予书信,派人通报文翰。
数个庸俗之辈,却是坏了文翰与诸葛亮的机缘。后事如何,暂且不说。
另一边,在皇都洛阳。却说曹仁派来使持书来见曹操,于信中请罪,具言损将折兵之事。请曹操责罚。曹操看后,沉吟一阵,息怒不知。就在众文武都以为曹操定然会发雷霆之怒,严惩曹仁时,曹操却是笑道。
“哈哈,胜负乃军家之常。曹子孝虽是有过,但最后还是保住了樊城。此时他身居在外,为本丞相抛头颅洒热血,本丞相谅其苦劳,暂不严惩。给予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丞相仁义,实乃我等臣子之幸也。”
众文武一听,顿时皆暗暗松了一口气,齐声喝道。曹操随即收敛几分笑意,凝声问道。
“但不知谁为刘备画策竟然能破去曹子孝,八门金锁大阵,实乃奇人也”
那曹仁来使,当即告之曹操,乃是一叫单福的人。曹操刚是得知,忽然有人来报,益州来使张松求见。
曹操眉头一皱,先将刘备之事放下,传见张松。少顷,张松走入大堂,拜毕。曹操哪里不知张松来意,不过却是要先他一头,减其锐气,便是张口问道。
“张子乔你主刘璋连年不进贡朝廷,何也”
张松见曹操一张口便是问罪,脸色微惊,不过还快就镇定下来,作礼告道。
“丞相息怒,全因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我主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望丞相明鉴。”
张松此言一出,曹操麾下文武纷纷色变,这张松岂不在暗说曹操这个大汉丞相,为有尽职,以致贼寇窃发,诸侯难以通进朝廷
第七百四十八章 张松辩才
曹操一听,那双如能吞噬天地的细目顿时暴起,厉声喝叱道。
“本丞相早已扫清中原,袁本初、袁公路等逆贼已死,有何盗贼”
曹操的喝声,如雷轰炸,震得整个大堂为之一荡。张松却不慌乱,缓缓而道。
“益州南有孙策,北有文翰,东有刘表,至少者亦带甲十余万。通路皆塞,益州难以无路通进中原,岂得为太平耶”
“你”
曹操先见张松为人猥琐,长得丑陋,便有五分不喜,又因刘备之事,心情正是不好,之后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曹操麾下一众文武见状,纷纷色变。有几人怪责张松,出言道。
“你为使命,何不知礼,一味冲撞幸得丞相你远来之面,不见罪责。你可急急回去否则性命不保”
张松闻言,反而一笑说道。
“我西川无诌佞之人也。此番我乃领我主之命前来,使命未有完成,岂能离开”
张松话音一落,忽然阶下一人怒声大喝道。
“你西川不会谄佞,难我中原会有谄佞者乎”
张松闻言,目光一转,定眼一看,观其人,单眉细眼,唇红齿白,貌白神清。张松看后,暗付真乃俊杰也。遂问其姓名,那人答之。张松方才知,此人乃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现为丞相门下掌库主簿。
杨修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能言善辩,颇有急智。张松知杨修是个舌辩之士,有心难之,已显其才,吸引曹操的注意。而杨修亦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有意震其锋芒。
当时杨修见张松言语讥讽,遂邀出外面书院中,分宾主而坐,两人面色不一,张松笃定,杨修锐利。
少顷,从人上茶落定。杨修先是出言。
“蜀道崎岖,远来劳苦。不似中原,地广宽阔,人杰地灵。公不若在在此多住数日。”
杨修暗讽西川地偏人杂,张松听后,却是凝神而道。
“松奉主之命,虽赴汤蹈火,焉敢辞也。中原虽好,但却非是我处身之地。使命完成,当速回西川。”
“哦不知蜀中风土何如竟让公如此眷念”
“蜀地为西郡,古号益州,又名西川。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百万雄兵亦难得进。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地广盛丽,天下一绝。且又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热闹非常。蜀中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不失为人间乐土。所产之物,百般不同,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杨修听的脸色连变,在杨修印象里,蜀地偏远,蛮民杂居,不过是一未有开荒的野俗之地。但在张松这一把利嘴之下,蜀地却成为了世间乐土。杨修暗暗惊叹,遂又问道。
“蜀中地方虽好,但又不知人物如何”
张松灿然一笑,即又侃侃而谈。
“古时文有蔺相如之智,武有伏波之才。今亦有黄公衡谋可定国,张姑义武能安邦。医卜之术,皆有奇士。九流三教,出类拔萃,人人了得,个个英雄,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杨修眼神连起涟漪,遂又追问。
“方今刘季玉手下,如公者还有几人”
张松漠然瞰视着杨修,缓缓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