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0(1 / 2)
死谢罪吧”
李强冷哼一声,满脸冰寒。那数个汉子听得皆是惊恐不已。李强平日极其体恤下属,若是下属有错,李强都愿为此承担错过,甚至可以说为人护短。但此时,李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那数个汉子,才知事态严重。
李强呵斥了一番后,便叫那数个汉子入队,赶往诸葛亮居住的茅舍之外。
“卧龙先生,小人名叫李强。小人欲与先生结交已久,故而先前命下人前往送礼,秉承敬意。哪知这些下人愚昧庸俗,误犯了尊威。还望先生莫要介怀。小人在此,向先生赔罪”
李强说毕,竟然双手一拱,单膝一跪,跪地请罪。在其身后数十汉子,连忙随着李强跪下,齐齐请罪。
不过,疏林内却是平静,毫无动静。李强喊了好一阵子,仍不见诸葛亮的身影,心里又急又慌,又是喊道。
“若先生不见,我等只好长跪于此”
这个在西北、中原,黑白通吃,无人不敬之三分的李大善人,竟然如此下作。此事若是传出,必然在西北、中原掀起一阵惊荡。
到了晌午时分,天气炎热,诸葛亮的身影尚未出现。李强那群人内,已有几个人支撑不住,中暑昏厥。李强浑身湿透,脸色煞白,此时正处于脱水状态。
又是数个时辰后,一个书童走出,向李强执礼而道。
“李大善人,我家先生带话,他说他无心相见,李大善人如此,让他甚是为难。还望李大善人回去吧。”
第七百四十五章 偶遇司马懿
“你家先生可还记恨先前之事。若是如此,我这就让这几人以死谢罪,以熄先生之怒”
李强口上虽是如此在说,但却心知诸葛亮非是那种心胸狭窄之辈,有关诸葛亮的德行,李强早在卧龙岗向乡亲父老打听过,卧龙岗上下数百户乡民,无不以诸葛亮为豪。
李强暗暗打了一个眼色,那数人心神领会,连忙纷纷掣出腰间跨刀,详装着要自刎谢罪的样子。那书童却不慌张,淡淡地说道。
“诸位不必如此。我家先生心胸如天宇阔大,并无加怨于你等。只不过我家先生为人孤寂,不擅与人交际。还望李大善人先回吧。”
李强脸色一敛,话已至此,他也不敢再执意而为,以免适得其反。
“竟然先生暂时不想接见李某,李某不敢造次。这些薄礼乃李某一番心意,不成敬意,还望你能替先生收下。”
李强一边说着,一边向身旁的从人打去眼色,那从人心神领会,忙从衣袖里端出几块金帛,递给诸葛亮的书童。
这几块金帛,价值之高,以足够平常百姓数十年的花销,但书童见财却不心动,微微摇头婉言拒绝,随后又道。
“我家先生有话,无功不受禄。还请李大善人收回吧。”
“你我家大掌柜”
李强身边的某个从人实在看不过眼,厉声一喝,正欲呵斥书童,但反被李强一声喝断。
“放肆”
李强瞪眼一望,那从人顿时闭上嘴巴,不敢再言。李强随即收敛几分怒色,向书童赔罪一番后,便缓缓而道。
“竟然如此。李某不敢忤逆先生之意,这些薄礼,李某便替先生转赠乡亲。李某来见先生,绝无歹意,只望能够结交一番,若是先生回心转意,实乃李某之幸。请转告先生,数日后李某会再来登门拜访,若先生还是不愿接见,李某绝不纠缠。”
李强话毕,不等那书童回话,便下令让从人带着那一车车装满金银珠宝的重礼离开。
此时的诸葛亮,只不过一个名不经传的山民,而李强的名望不知要比其超出多少倍。李强毕恭毕敬,带上重礼,好话说尽,如此下作,却还得不到诸葛亮的接见。与李强同来的从人,个个都是忿忿不平,满脸愤恨。
李强回到卧龙岗,果然将那一车车金银珠宝以诸葛亮的名义,转赠给乡亲。得到馈赠的乡亲,无不欣喜而谢,纷纷赞诸葛亮大仁大义。
诸葛亮的书童下山听闻,回来禀报,诸葛亮沉吟一阵,对李强那些从人先前冒犯黄月英之事,怒火亦下了几分。不过诸葛亮心知李强幕后之人,正是那名震天下,威震西北的骠骑大将军文不凡。对于文不凡此人,诸葛亮虽有好感,但若要他出山辅佐,还需一番考察。
数日后,李强再带上一队装满金银珠宝的车队,来到茅舍疏林前求见诸葛亮。诸葛亮仍叫书童打发李强回去。李强亦不敢造次,带着车队下山,又如前番那般以诸葛亮的名义将金银珠宝尽数赠送乡民,喜得那些乡民欢天喜地,笑不拢嘴。
又是数日后,李强如同先前那般,再带着一队装满金银珠宝的车队来到茅舍疏林前,求见诸葛亮。此番书童再出,并无打发李强回去,只说诸葛亮正在与其夫人下棋,一时半会难以抽身来见。若是李强愿等,等棋盘胜负分出,诸葛亮或许会来接见。
李强一听,顿时喜色上涌,忙告道。
“先生乃旷世大贤,有意接见已乃我之三生之幸也。我愿在此等候”
书童微微颔首,然后又是说道。
“不过,我家先生与夫人皆是高智之人,且两人棋艺不相伯仲,每每一盘棋局,未有数个时辰,难分胜负。有时还会下足一天一夜。若是李大善人不愿久等,还是先回吧。”
“哎不必如此。我等皆是凡俗之辈,稍等些许日子,不足为碍。若能见得先生尊容,莫说一天一夜,三天三夜,李某亦愿等候”
李强连忙答复书童,书童听言脸色微微一变,对李强的态度遂即好了几分,执礼告退而去。之后等那书童走后,李强所带从人,有不少者多出怨言,说这诸葛亮三番四次的刁难,简直是不识好歹,但却被李强怒声喝止。
这些俗人不知诸葛亮的能耐,但李强却从文翰的口中,知得其人价值,可知文翰可是用百万精兵来比之诸葛亮的能耐
书童回到茅舍禀报,诸葛亮毫无反应,双眼烁烁发光,视线一直从未离开过棋局。
数个时辰过去了。疏林内死寂一片,丝毫未有动静。李强盘腿而坐,却是不慌不急。
渐渐地,到了夜黑时分。一些从人坐得双腿发麻,又累又饿,怨声连连。李强未有领会,闭目养神。
一夜过去,到了第二天的平明。数个从人从睡梦中醒来,仍未见书童出来接见,满脸怒容,就想对着林内茅舍破口大骂,但却被李强怒目瞪住,不敢造次。
在李强脑海中,忽然想起文翰无比慎重地吩咐他的一段话。
“凌云。这诸葛亮乃旷世之才,智谋韬略,行兵打战,布阵设局,样样精通,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若你有幸见得此人,万万不可得罪,先将与其交好。等我赶到之后,若能请得其出山相辅,天下必落我手”
从这席话中,可以看出文翰对诸葛亮是何等的重视。李强脸色凝了凝,暗道无论如何也要替主公稳住这诸葛亮,赢得其好感。到时主公亲自来请,也能增添几分胜算。
李强腹诽一阵,眼神遂变得更加坚定起来。
到了晌午,在后方忽然传来一阵颇有节奏的脚步声。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只见一身穿黑金飞云锦袍,儒生打扮的人,徐徐走来。待那人走进,众人不由一惊,这人双眼极其诡异,仿佛有莫大的吸力,将人生生地吞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