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9(1 / 2)
。曹操何等智慧,典韦、许褚的小戏量当然骗不过曹操。
“许攸如此无礼,故我等合计杀之。”
典韦和许褚将前事尽告,许褚之所以不让典韦光明正大地怒杀许攸,故装一场戏来杀他。原因无他,实乃是怕惊扰人心。毕竟此时在曹操帐下有不少像许攸一样,从袁绍投来的谋臣武将,若是典韦光明正大地杀死许攸,必令这些袁绍旧臣人心惶惶,而曹操为安人心,也难免不得不对典韦做一番重罚。
“子远与我乃旧交,故相戏耳,你等岂能因他一番失言,就设计杀之今日之事,权且先罚你等二人一年俸禄,军职各降一等。日后若再有犯,必斩你等二人头颅”
曹操口中虽如此在说,不过自祭拜袁绍时,许攸那番无情之言起,其实曹操对他以起了杀心。因此心里并无怪责典韦、许褚二人,先前那番深责呵斥不过是在做戏。
之后,曹操令人厚葬许攸。而典韦、许褚亦因此事,在曹军中恶名远扬,自此之后,曹操帐下文武,凡见到典韦、许褚两人同时来请宴,二话不说,立刻逃之夭夭,可谓是闻风丧胆。不过对于许攸之死,亦少有人为之悲哀。当然这与许攸平日为人有关。
后来曹操令人遍访冀州贤士。冀州百姓,荐骑都尉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此人数曾献计于袁绍,袁绍皆不从,因此心灰意冷,托疾在家。曹操即召崔琰为本州别驾从事,而谓道。
“昨按本州户籍,共计三十万众,可谓大州。”
崔琰见曹操一心只顾着统计人口,不顾时下冀州恶势,连日谏言道。
“今天下分崩,各州幅裂,二袁兄弟相争,冀民暴骨原野,丞相不急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先计校户籍,岂本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曹操闻言,心知有错,改容谢之,待崔琰为上宾,安稳冀州之事,多有向其询问。
曹操安稳冀州,使人探袁谭消息。时袁谭引兵劫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处,闻袁尚败走中山,乃统军攻之。袁尚无心战斗,弃城而逃,径奔幽州投其二兄袁熙。袁谭尽降其众,欲复图冀州。
曹操见袁谭野心未消,恐其有变,使人召之,哪知袁谭果然抗令不至。曹操大怒,驰书绝其婚,即日自统大军征之,直抵平原。
袁谭闻曹操自统军来,自知不敌遣人求救于刘表。刘表不敢轻犯曹操,请刘备商议。刘备见曹操此时,攻略河北,大势难挡,故而劝之。
“今曹操已破冀州,兵势正盛,袁氏兄弟不久必为曹操尽擒,救之无益。况曹操常有窥荆襄之意,待河北战事一定,定然倾覆来攻。当下我等因速速蓄势,养兵自守,不可妄动。”
刘备的话可谓是说到了刘表心里去,刘表连连颔首,又问道。
“如此,该如何谢之”
刘备思虑一阵,速道。
“可作书与袁氏兄弟,以和解为名,婉词谢之。”刘表对刘备可谓是言听计从,当下从其言,先遣人以书送予袁谭。
第六百九十章 夺攻
书道。
“君子违难,不适仇国。日前闻君屈膝降曹,则是忘先人之仇,弃手足之谊,而遗同盟之耻矣。若冀州不弟,当降心相从。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
又与袁尚书道。
“你兄天性峭急,迷于曲直。君当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袁谭得刘表之书,知刘表无发兵之意,又自料不能敌曹操,遂弃平原,走保南皮。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曹操令本乡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曹操大怒,发令凡逃者,斩立决。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望曹操饶罪。
曹操虽有枭雄之表,但却怀有一颗爱民之心,与百姓谓道。
“若不杀你等,则我号令不行,失我军威;若杀你等,我又于心不忍你等快往山中藏避,我令军士暂且停捕三日,三日后休被我军士擒获”
百姓听言,心怀愧疚,皆垂泪而去。事后,曹操果然言出必行,令军士停捕三日,逃得百姓无不盛赞曹操之仁善。自然不在话下。
半月后,河道得解,曹军攻往南皮。袁谭引兵出城,与曹军相敌。两阵对圆,曹操拍马出阵,以鞭指袁谭而骂。
“背信弃义小人,我厚待于你,赏你官爵,更将我女赐嫁与你,你为何还生异心”
对于曹操这个杀父仇人,袁谭心中唯有怒恨,立马出阵回骂。
“曹贼你犯我袁氏境界,逼死我父,今又夺我城池,赖我妻子,你岂有面目反说我有异心耶”曹操大怒,扯声一喝。
“许仲康何在”
许褚一声虎啸,即拍马出阵,飞向对面袁谭之阵。袁谭知许褚勇猛,不敢自敌,忙使部将彭安接战。彭安亦自知自己非是许褚对手,不过当下时势所逼,唯有迎着头皮,怀畏而去。彭安畏缩而进,许褚飞马疾奔,不一时两马相交,许褚刀刀威猛,连劈三刀,彭安使出浑身解数挡住前面两刀,第三刀许褚力猛,将彭安格挡的兵器,一刀砍碎,连带着彭安的头颅也是砍去。
许褚如此勇威,袁谭军无不惊恐,许褚扯声虎啸,往袁谭径直杀去。同时间,曹阵内典韦声若巨雷,如有古之恶风,煞然往袁谭杀来。袁谭吓得失魂落魄,拨马就走,其部众连忙跟随。袁谭军大乱,曹操趁势令大军掩杀,大败袁谭兵马,袁谭引败军退入南皮。
曹操趁势遣军,将南皮城四面死死围住。曹操大军,如同四面接连天地的屏障,将南皮围成一座孤城。
袁谭被曹cao逼入死境,那颗自大的心顿时碎裂,这时才明白,在曹操这个绝世枭雄面前,他孱弱如同蝼蚁袁谭惊慌失措,连忙使辛评,投见曹操告降。辛评赶至曹营,施礼过后,即谈投降之事。
曹操眯着那双如能吞噬天地的细目,冷然一笑,盯着辛评缓缓而道。
“袁谭小子,反覆无常,我对他已心灰意冷,绝不再信。所谓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你弟辛毗,已得我之重用,若你愿投,我亦厚礼而待。”
辛评虽知袁谭大势已去,不过他却仍有着自己的气结,毕恭毕敬地拱手作揖,礼毕,铮铮说道。
“丞相此言差矣。某闻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某久事袁氏,袁氏从无亏待,某岂可背之若丞相不愿收录我家主公,某绝不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