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6(1 / 2)
南百姓追捧,但此下扬州之地,尚有贼子作乱,若一日不除贼子,民心不安”
“主公明理,实乃属下之福,江南百姓之福主公,孙长沙历来对主公钦佩不已,时常与我等言你乃天下雄主。今日将玉玺奉上,其意就是望主公能承天下气运,称帝救世
若主公有意,孙长沙必定竭力相助,死而后已我有一信,乃受孙长沙之拖,带予主公。”
周瑜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递向袁术,袁术眼眸好似发着幽光,一把夺来,打开就看。此信中,孙坚表明愿,竭尽所能,聚江东豪门,拥护袁术称帝。
这封信,令袁术的那份欲望冲动,顿时变得旺盛无比。袁术几乎是死死地压住,仍言道。
“孙长沙对我忠心耿耿,这我自然清楚。只是称帝一事,兹事体大。扬州一日未定,称帝之事便是遥遥无期。”
“主公何须忧虑。属下有一计,可平扬州兵乱”
“快快说来”
“主公竟然孙长沙有意拥护主公称帝,主公何不借其之手,让其为你平定兵乱。孙长沙勇猛过人,麾下勇将如云,又得江东豪门所助,若他愿为主公平定扬州,主公何愁大业不成”
袁术心头一阵涌动,几乎就想拍定,不过很快又沉下脸色,皱着眉头道。
“只可惜,孙长沙连番大战,麾下兵力、粮草几乎耗尽。如此,纵使他有天大的能耐,也难以平定扬州兵乱啊。”
周瑜星目刹地一亮,平静又言。
“主公,孙长沙为人忠烈。若主公想其死心塌地追随于你。何不重信于他,以表主公胸襟大气。”
“周公瑾,你言下之意,是要我借兵借粮予孙文台”
“属下自知身份特殊,需要避嫌。但此一时彼一时,时下天下各地诸侯各在混战,如此不正是主公称帝的大好时机以主公名望,一旦称帝,天下俊才必定蜂拥来投。主公秉承大义,趁各地混乱,积蓄势力,待其战个两败俱伤之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一征讨,如此不需多年,天下便尽落于主公之手。
只是眼下时间紧迫,主公必须尽快平定扬州兵乱,而主公麾下有此能耐之人,非孙长沙莫属”
周瑜一番智谋慧言,说得袁术一阵天旋地转,脑中思虑几乎都在跟着周瑜在走。袁术听罢,沉静了一阵,而周瑜和孙策两人皆是平静着脸色,丝毫未有催促。
“孙伯符勇猛无双,此等虎儿,谁人不喜,必定多加保护。孙文台竟敢将其虎儿送予我手,足可见其忠心。而且,那周公瑾亦是智谋过人,才学非凡,他将其送来协助于我,定是想要借其智谋,助我成就大业。
孙文台待我如此,若我还处处提防,岂不是寒了忠士之心”
袁术在心中默默腹诽,随后眼色一震,便是下定了主意。
“好我这就令人准备三万精兵,粮草十万,择日就送予舒城至于称帝之事,暂且搁置吧。好了,此时已是夜深,你等二人先行退下吧。”
袁术虽说如此,其实心中已有打算。周瑜和孙策拱手接令,缓缓退出。待两人走出后,周瑜、孙策眼中皆有浓浓喜色,相视一笑。
于此,袁术决定借兵借粮予孙坚,令他平定扬州兵乱,此事一出,其麾下文武皆是一片哗然。众谋臣纷纷进谏,言此举多有不妥,更甚者还直言,袁术此举无疑是助虎生威,必遭灭顶之祸。
只是,袁术一心思,全在称帝之事。而他若要称帝,必要先平扬州,稳定民心。而因为,袁术见时机还未成熟,在他麾下仍有不少忠于汉室的谋臣,所以他还未向麾下一众文武表露称帝之心。
袁术麾下文武,不知孙坚到底给了袁术吃了迷药,两人从一开始势如水火,双方恨不得将对方置之死地。再到如今,臣忠君信诡异的关系。
袁术执意如此,其麾下文武再劝亦是无果。之后,孙坚得之重兵巨粮,便开始征讨扬州各地兵祸。
第五百零五章 送歌将王歌13:54
至于袁术在这数月内,与孙策、周瑜两人越走越近,甚至为了牢固与孙坚的关系,还将自己掌上明珠下嫁于孙策。泡书吧孙策一跃成为,袁术的女婿,越来越受到袁术的重用。而袁术又在周瑜的教唆下,开始在寿春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弄得民怨滔天。只可惜,袁术已被立帝之事蒙蔽双眼,已看不清周围的事物。
袁术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的源头,而孙坚则在袁术重兵巨粮的资助下,再加以江东各地豪门的协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会稽、九江、豫章三郡激战,且势如破竹,所战之处,无所不破,势力愈渐庞大。
某日,在寿春孙府。
此时入夜已久,周瑜与孙策谈完公事,闲时来到窗边,目测繁星。忽然,他脸色一紧,见西方一颗巨星黯淡,欲有坠落之势,不觉叹道。
“将王星不稳,看来在西方,会有一个绝世将王将会陨落。可惜呐,我周公瑾未曾观得将王风采。”
“将王将者之王,谁人有如此能耐西方难道是”
“伯符所猜无误。将王巨雄,天下间也只有吕奉先能够配得。”
“吕奉先竟会陨落这天下竟有人,能够杀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