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 / 2)
那个冰屋走去,等我走到近处一看,才发现这个冰屋绝对不是最近才修建的,而且冰屋的表层有许多的杂质和烧毁的痕迹,很多地方还有许多的器械刮痕,看起来特别的显现。
我们众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话,很自然的弯着腰进到冰屋的内部,冰屋的内部空间并不大,但是冰屋的正中央赫然摆着一座冰台,冰台上面端放着一具尸体。
我们每个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有看懂这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会有一具尸体呢尸体保存的很好,完全没有腐烂的迹象,可能由于常年处在低温干燥的情况下,导致这尸体没有任何的腐烂的表现。而看尸体的服饰,应该是清朝时期的装束,至少是雍正晚年龛。
我拍了拍一旁的姜东,惊异道:“二叔,你怎么看,这算是怎么回事。我见过许多的墓葬规格,可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墓葬方式。这算是几个意思”
姜东完全没有理会我的意思,突然双膝一软,居然跪在了这尸体面前,整个人很虔诚的拜了三拜。我们所有人都微微有些惊讶,我他娘的,这到底怎么回事
而这是,一直久不发言的李商突然说道:“你们过来看,这里有字”顷。
我们几人绕过冰台,来到冰台的前侧,只见冰台上有一块铁板,铁板上面面赫然写着一排字。再仔细一看,正是尸体本人的生平。
姜暮诚,字位于,号蔚冈。由翰林起家。雍正间,充日讲官起居注,迁侍讲学士、顺天府尹。历官户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擢刑部尚书摄直隶总督。镇-压直隶饥民反抗,杀戮百余人。旋改署陕西总督,在任屯田筑堡,抚集流民。屡次上疏论时政,请贮米山西济赈,宽治直隶劫粮案;筹划甘、凉农垦,水利及直隶河道堤闸,多得准行。
雍正末年任钦差大臣,驻肃州专理军储,颇有政绩。乾隆初,以事罢官。寻复起为直隶布政使、山西巡抚,累迁为吏部尚书。年七十余,到养心殿奏事,跪的时间久了,起立时误踩衣袂,摔倒遽死,于乾隆十三年卒。死人经
后宗族感其生平所事,葬于天茧,入归宗灵,以待天时。
我知道这个人,曾经就读于雍正年鉴的时候,曾经有提到过此人。1725年雍正三年,姜暮诚任期之内,雍正帝谕“留心民事”,山西大饥而无储粮,于是姜暮诚奏请每年用耗羡银四万两在太原、平阳、潞安、大同买米储存,“春粜秋补”,上命巡抚伊都立实行。1732年,又奏称天津、沧州等处商灶二籍向系考入河间府学,缘沧津二州为河间府属,“运学”归附河间府学。天津设府后,“今沧、津二州俱改隶天津府,所有商灶二籍,应请准设商学,不必另设教官,即令天津府学就近管辖。
后来姜暮诚在直隶河道总督任内,奏天津截留漕粮,省津贴费用,但给地方官耗米百分之一。奏请青龙湾停建鸡心水闸,“请展坝面使无碍水道”。处置盗贼不分首从一律斩首。大名强盗案数百人,于义发现凶器为农具、赃物为米谷,只是饥民借粮争夺而从轻处置。
陕西总督任内,奏西北军需造成粮价高昂,兵饷不足养兵,请播种籽农具于瓜州屯垦,并教导回民农事。时用兵西北,多建堡垒、广开灌溉水渠、重修兰州浮桥,招募流民,设甘、凉马厂,皆条划有序。“部署西师往返,凡四年,屯田筑堡,安集流移,输送军粮战马,其劳最多。”
在福建巡抚任内裁减闽盐加派,逮捕谋乱的漳州陈作谋、台湾王永兴。
乾隆九年1744年,以协办大学士会同直隶总督高斌勘查河工,第一年完成疏通子牙河口、凤河、塌河淀、正定诸泉,开白沟河、西淀河支流,东淀河截弯取直,修复营田渠闸,修筑河堤。第二年完成还乡河截弯取直,筑运蓟河堤,开凿张青口支河、新安新河道,拓宽广利渠,裁永定河湾。第三年完成疏通天津贾家口、静海芦北口、庆云马颊河、盐山宣惠河,引塌河淀洪水入蓟运河。乾隆十二年夏全部完工。
所以此人在那个年代算是一个对百姓有功绩之人,可是打死我也没想到,这人会被葬在此处。这地方天寒地冻的,根本不像是一个墓葬该有的规格。而且中国古人讲究入土,谁会白白让自己的尸首放在这鬼地方,不腐不化。皇图霸业
太奇怪太奇怪了,完全超出了我对墓葬的认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止不住内心的疑问,拉着南新跑到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冰屋中,一模一样的情况,一座不大不小的冰台,冰台上摆着一具尸体。冰台的前侧,同样是一块铁片,铁片上同样刻着尸体生前的生平过往。
姜经,字廷一,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召为吏科给事中,历户科都给事中、太仆少卿、右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嘉靖十六年年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未几,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进右都御史。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进兵部尚书。后以忧归,服阕,命为陕西三边总督,被论为罢官。嘉靖三十二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改兵部。
次年五月,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时倭二万余人占据柘林、川沙,姜经选将练兵,并请调狼、土兵。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初一日,姜经获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
而严嵩亲信、察视江南军情的工部右侍郎赵文华,为攘夺其功,竟在姜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说王江泾大捷是他督师出战的结果,同时诬陷姜经“縻饷殃民,畏贼失机”,后诬陷致死。
后宗族感其生平所事,葬于天茧,入归宗灵,以待天时。
我惊讶的望着眼前这个名字,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人我也是认识的,可是从没有一本史料记载他被葬在此处。我他娘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南新突然在一旁拍了拍我说道:“哎,哎,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这些人为什么都姓姜”
我的脑子登时一下子变得清明起来,对啊,这帮子人为什么都姓姜我联系到刚才姜东的行为,他会为这些人下跪,难道说这些人都是他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