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2(2 / 2)
其实吴世恭身边的亲兵们早就在互递眼色了,在他们看来,吴世恭肯定是垂涎这俩位姑娘的美色,要来个金屋藏娇了。所以听到了吴世恭的命令,他们也都是毫不意外,所以立刻就把这辆马车包围了起来,拉着马向着州衙走去。
可这次确实是有些冤枉了吴世恭,因为吴世恭对那位马车里的小姑娘感兴趣的并不是好吧也有这俩位姑娘长得挺漂亮的原因,可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那位小姑娘说的是明朝标准的“普通话”。
而明朝的“普通话”不是象现代以北京话为基准的,而是当时朱元璋的家乡话凤阳方言。可是现在在这凤阳地方听到凤阳话也不稀奇,吴世恭稀奇的就是,那位小姑娘的凤阳话是特定的凤阳话,也就是说,是明朝皇族专用的凤阳话。
我们都可以理解。一个朝廷总要有个统一的官方语言的,否则来自五湖四海的大臣们说着南腔北调在朝廷上也说不到一块儿去。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就规定了把其家乡的凤阳话做为了朝廷用语。可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变迁,这官话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北京话了。其实这个道理也相当简单,那些大臣们不仅仅是要在朝廷上议政的,他们也要在北京生活的,如果说着凤阳话在北京生活也确实很不方便的。
可是毕竟凤阳话做为官方语言的规矩并没有废除,那还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呢,所以只要是皇族和贵勋子弟。多多少少还是要学习这门方言的。
吴世恭做为一名贵勋子弟当然也学习过这门方言。虽然在当时学习的时候,吴世恭也与其他的贵勋子弟一样只是学了个皮毛,但是对于这方言中的一些特定用语还是有些印象的。
做为官方用语的凤阳话当然与民间的凤阳话有所不同,有些粗俗的词语就被弃用了,又添加了许多风雅的用语。更主要的是。皇族所说的凤阳话有些特定的词汇,而这些词汇非皇族成员是绝对不能够使用的。可是刚才吴世恭却从马车中的小姑娘嘴里听到了几个这样的词汇。
这也就是为什么吴世恭去而复返的原因。更是吴世恭对那位小姑娘相当恭敬的原因。因为吴世恭基本上能够肯定这位小姑娘就是皇族中人。
可那位小姑娘却回答她姓“叶”,这让吴世恭一下子迷惑了,不是应该姓“朱”吗这小姑娘有什么理由要欺骗自己呢再胆大妄为的武官,也不敢欺压一位皇族中人吧
但吴世恭的脑子确实很灵活,他知道凤阳这里并没有分封什么王爷,这里的皇族也都是被皇帝下令在此守陵的皇族。而这个守陵也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确切的说,应该叫做圈禁,就是把犯事的皇族关押在凤阳城内。
吴世恭估计这位小姑娘的家庭也是如此,可既然她现在不愿意说真话。吴世恭也不愿意去拆穿她。就这么先装糊涂下去吧,吴世恭也没有什么了解真实原因的好奇心。反正等到凤阳收复以后,找个机会把小姑娘送回凤阳城吧。这种湿手沾面粉的事还是少碰为妙吧
可吴世恭那种奇怪的举动也引起了军官们的注意。周巡和张彪就走到了吴世恭的身边,张彪还问道:“大人那女孩该怎么安排啊”
吴世恭考虑了一会儿,说道:“找几个婆子照顾好她吧衣食用度什么的也别小气。”再怎么说,这位小姑娘也是位皇族,花些银子照顾好她总是没什么错的。
可张彪立刻露出了了然在心的表情。他认为吴世恭是要找位稳婆鉴定一下,那俩位小姑娘还是不是黄花闺女呢。
于是张彪立刻答应道:“大人,这事就包在小人身上吧”
吴世恭一想也对,那陶辛毛手毛脚的,也肯定照顾不好那位小姑娘,还不如把这件事托付给办事较稳重的张彪呢。
可是既然那位小姑娘想要隐瞒她的身份,那也就不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收留了她吧于是吴世恭就多叮嘱了一句:“就你们俩知道,最好别让他人知道啊”
听了吴世恭的话,张彪的心里是很不以为然,他心想道:“大人不就是想养个外室吗这业务我可是很熟的啊”
于是张彪立刻向吴世恭拍胸脯道:“大人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小人的嘴可是很严实的。当年周大哥”突然张彪想到了周巡还在他的身边,于是立刻闭住嘴心虚地看了看身边的周巡。
可周巡还傻乎乎地没听明白这话,他还很起劲地追问道:“张叔我爹怎么啦”
一旁的吴世恭是“噗哧”笑出声来,他向这俩人挥挥手,接着就踱着大步离开了。可没走几步,吴世恭也回味了过来,原来张彪以为自己垂涎这俩位姑娘的美色啊
可到了这时候,吴世恭也拉不下面子回去向张彪解释清楚,反正吴世恭向来很洒脱,误会也就误会了吧不过也是无奈,不是领导想要搞,而是献殷勤的下属太多了啊
不过现在吴世恭最关心还是在凤阳的农民造反军,随着战局的变化,忙于战事的吴世恭就很快把这俩位姑娘给忘得是一干二净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身在梦里
正月十六日,五省总督洪承畴向围剿农民造反军的明军发出了“节制诸镇抚”的命令。也就是说,洪承畴向各位领军的巡抚和武官发布了他正式上任的命令了。
其实到这时候,洪承畴原来打算调集大军到河南围剿的计划已经是扑了个空,当然这可以归结于甘肃兵变和李自成部在陕西拖延洪承畴大军的原因,但这也显露出明军的反应是相当迟钝的。
虽然明军在总人数和战斗力上占据着优势,但各支明军都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并不配合,甚至连消息通报都做不到。这使得农民造反军经常是有机可乘,甚至在局部还占有了优势的地位。
比如这次河南剿匪吧。只有河南的明军在单独作战,临省的明军谁也不来支援。而到了最后,甚至出现了只有汝宁军孤军奋战,最终被农民造反军调开了一道口子,使得中都凤阳失陷了。
而到了现在,更是暴露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明军防备十分虚弱,作为大明朝“江南财赋之区”也失去了昔日的宁静。
既然第一方案已经破产,洪承畴就要重新布置兵力了,他准备调陕西、郧阳、四川、湖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兵力联合行动,将农民造反军压缩在今湖北地区,再合力进击。
于是洪承畴开始了调兵遣将,相邻最近的名将总兵官李禄的兵马当然是最先收到了调令。可是让洪承畴大跌眼镜的是,李禄只带着自己五百亲兵赶到了剿匪大营。
洪承畴当场就是勃然大怒,立刻要对李禄动用军法,要打他几十军棍。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