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9(1 / 2)
容易弹劾掉了,可到头来,还得为这家伙求情,帝党那一票人没一个出来反对,肯定是赞成这种严惩的,他们这些人,倒是成了给刘延元说好话的人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杨改革又压压手,结束了众人的议论。
“其实,朕也觉得韩卿家说得有道理,去官,留功名在身比较妥当,这也符合我朝的传统,不过,朕倒是很羡慕前宋的诸多做法,对于犯了过错或者说政见不和者,给予一定的缓和余地,不要搞得如阉党一般非此即彼,那样,倒是成了党争了,党争之害,朕就不多说了,所以,朕倒是有意尝试一下前宋的做法”杨改革笑着说道,随便编了个理由。其实宋朝之所以能这样做,而明朝不能,实际和一个东西有关,那就是薪水,宋朝当官的可以靠薪水过不错的日子,所以相对明朝,要清廉不少,很多官员都是靠薪水过日子的,要是没有官职了,也就没了薪水,那可真的就是砸了人家的饭碗了,所以,宋朝可以搞贬官,而明朝显然不能,官员们都不靠薪水过日子,也就不存在这一层顾忌,所以说,明朝要学宋朝搞贬官那套,前提就是明朝的工资能涨上去,起码涨到官员靠工资可以过不错的日子的程度,那样可能才有贬官的土壤。当然这不过是杨改革随口扯的一个理由。
皇帝这么一说,很多人脑子都糊涂了,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好是坏
“陛下,这不妥啊”曹于汴立刻就反对。先不说这个什么贬官制度的好坏,单单就处理刘延元的事,如果不按照他们的办法处理,都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
“好了,卿家就不要再说了,刘延元有错就该严惩,有功,就该奖励,朝廷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处罚,怎么奖励,这个,似乎并不是重点,卿家就不要再这一点纠结了,莫非,从正二品到八九品的处罚还不够严厉”杨改革随口抛了个烟雾弹,就不准备再和曹于汴墨迹了,直接就圣裁了。
其他人不知道是不是给皇帝抛出的这个新鲜说法给搞糊涂了,还是没了说辞,反对的声音弱了下来。
曹于汴语塞,皇帝的话说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明白了,他们有弹劾的权利,弹劾如果属实,确实该严惩的严惩,但怎么惩罚,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了,他们可以提建议,但最终还是得归皇帝裁决,皇帝这是怪他们越权了,要是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那还要皇帝干什么在一定程度内,皇帝是可以自由裁决的,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还纠缠这个,那无疑一个跋扈,权臣的名声要扣上来。而把刘延元从正二品贬到八九品,这还是把那功劳算在里面了,要说不是严惩,那显然说不过去。当然,他们都知道大琉球那地方日后必将大发展,虽然如今看似是贬得厉害,实则是皇帝又给刘延元开了一条门路,皇帝这是要他们的脸啊
散了小朝会,这件事,立刻发酵成了京城里最轰动的事,毕竟,能把一个前兵部尚书贬到海外那不毛之地做八九品的巡检,这事无论如何都是爆炸性的消息,顿时成了整个北京城的谈资。
曹于汴他们也做了最后的努力,甚至封还了皇帝的命令,不过,第二天的邸报上,却刊载了邸报对刘延元的采访,刘延元声称愿意接受这个惩罚,将功赎过,愿意到大琉球去,为了大明朝,他可以不顾个人的生死,要以死报效朝廷,把话倒是说得冠冕堂皇。封还皇帝命令的人,立刻被搞到里外不是人。曹于汴也是怄了一肚子的气。
这件事,发酵到第二天,已经彻底的成了北京城里最关注的一件事。毕竟这事实在是新鲜。
北京城无数个茶楼里,都在谈论这个事,有打听内幕的,也有评点是非的,更多的人,则是在想,为什么皇帝那么发狠,要把刘延元贬到大琉球去刘延元不是帝党吗为什么韩阁老他们又反对贬官
“老夫子,你说说,这里面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那刘大老爷不是陛下的人吗怎么陛下还要这么狠心,把他贬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大琉球离我们大明很远吧,听说那里尽是野人”一个茶楼里,一个人不解的问道,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怎么事情反过来了
这个老夫子,在北京城的茶馆里,也算是小有名气,常常能搞到一些普通人搞不到的八卦内幕消息,解说的还像模像样,所以,到茶馆里听他说报的人,倒是很多,茶馆老板倒是越发的看重这位财神爷了,有他在,就不愁生意。
这个老夫子,状况比以前可好多了,以前带着暗色的脸,如今也变得红润起来,干涸的脸上,也看得见一些光泽了。
“是啊老夫子,怎么刘大老爷又愿意去了呢按理说,不是该不去的吗那韩阁老们,怎么又要给刘延元大老爷说情呢咱们都糊涂了,这里面,好像有什么事啊”更有人接着问道。这个问题也立刻得到了众多人的赞成,来这里喝茶的,不外乎都是来听八卦的,对这种事,那里肯放过,立刻要让老夫子解读内情。
“咳咳”脸上红润的老夫子咳嗽了几声,准备说话了。众人都安静下来,看着老夫子,等他说话。
“这事,其实,关键的是和一个东西牵扯上了,所以,这事才会这么奇怪,诸位之所以看不明白,那是对这件事不理解的原因,如果把这件事想通了,自然理解这事了”老夫子依旧是摇头晃脑的说道,不过如今摇摆的幅度比以前小多了。说了几句,立刻端起茶杯喝茶,吊人的胃口。
“老夫子,您快说啊”有人催促道。
“是啊老夫子,您倒是快说啊这到底是什么是啊”有人架不住这个八卦的吸引力,开始催促起来。
“老夫子,今天请你喝酒,您就快说吧”有人干脆,祭出了杀手锏。
“咳咳”老夫子从容的放下茶杯,又咳嗽几声,开始说了。
“这事,其实就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移民,诸位别看大琉球那地方是个不毛之地,可要不了几年,那地方就是一处鱼米之乡,如今陛下把刘大老爷送到那里去,实则是在栽培刘大老爷呢。”老夫子见有人请喝酒,立刻就说了。
“哦,老夫子,能详说吗”有人催促道。
“这个还不简单,你们自己算,如今我大明每年移民百万,又移到那里去了不是大琉球么那个地方不说每年一百万,几十万还是有的,要不得几年,那可是几百万人口啊我大明如今才多少人在册的不过六千余万,诸位算算,要不了几年功夫,那还是不毛之地吗我大明两京十三省,分下来,每处也不过四五百万,那大琉球只要几年功夫,可就顶得上一省之地了,如此说,诸位可明白了”这个老夫子立刻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至于为什么知道的这样清楚,那就只有这个老夫子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