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 分节阅读 602

分节阅读 6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还有得打,不会那么快分出胜负。

“好了曹卿家,这里是早朝,不是都察院,也不是刑部的大堂,即便是有证据,莫非,还把他们叫来佐证不成”杨改革说道。在早朝上弹劾人的坏处显然是证人不可能上早朝。

场上的局面,倒是给刘廷元扳回了一些,虽然依旧处于下风,可却没倒。

尽管局势变得对曹于汴不利,但,曹于汴倒是不那么急了,先前还吹胡子,现在,倒是愈发的冷静起来。

“启禀陛下,这确实有些不成体统,想这太和门,乃是商议国事之重要场所,如果什么人都能到这里来,那可真的好笑了,这太和门岂不是和菜市场无二朝廷的脸米何存”施凤来见皇帝站了上风,立刻出来给皇帝站场子。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即便是有人证,可也不应该拿到在早朝上说,也应该由有司问案,然后将案情上报,再由陛下根据案情定夺”其他帝党继续接上。

在场的大臣们也都看出来了,今日不缴税派在早朝上弹劾刘廷元,怕就是要给帝党,要给缴税派一个下马威,杀帝党缴税派的威风的,所以才会当堂就弹劾,还这么强硬,不给皇帝一点面子。那么,显然,不缴税派显然是要把刘廷元一棍子打倒的,不可能让事情拖下去,这事,越拖越容易出现变故。不过,也给刘廷元找到了一丝空隙,以不记得了来个不否定,也不肯定,帝党再以证人不能上朝为由,倒是把事情成功的拖了下来。如果今日没把刘廷元扳倒,如果走司法程序,显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查清案情,即便查清了,还得走多少手续才能到皇帝那里,皇帝再耽误几天,事还指不定要耽误到什么时候了,到了那时,这事就没有了突然性,后路也好,扳倒了刘廷元,空出来的利益也好,可都会出现变故的。在场的人纷纷看好戏,看不缴税派还有什么手段。

杨改革好笑,这个刘廷元,也有一些急才,倒是把事情拖了下来,没有当场倒下,这能力,也算是不错了,见帝党们又出言附和,当下就压压手。

众臣才安静下来,看皇帝怎么说。

“曹卿家,这太和门大殿,也确实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的,朝廷也是有体统的,这一点,卿家应该知道吧。”杨改革笑道。

曹于汴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哼了一声,道:“启禀陛下,朝廷法度,臣自然知晓,也不会轻易犯,随便让人上殿,也确实不成体统,这一点,臣相当的赞同,朝廷体面,确实还得维护,不过,臣这次的证人,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有资格上殿的。”

曹于汴这一说,倒是让在场的人震惊起来,议论纷纷,证人还有上殿的资格这,不得不说,相当的让人惊讶,算是个重磅炸弹。

杨改革也惊讶起来,有资格上殿的,除了官就是有功名的人,莫非这家伙还能捣鼓出几个当官的出来作证不成那这可就,杨改革不得不承认,如果曹于汴能办到这个,那他们今天弹劾掉刘廷元,自己也认了,算是输的心服口服。

“不知曹卿家说的能上殿的证人是谁”杨改革不得不这么问,事情发展到这里,杨改革知道,刘廷元真的死定了,不是一点小聪敏和手段能摆平的,看来,还是得给他准备好第二条路。

“回禀陛下,前吏部主事张xx,前工部主事王xx。”曹于汴立刻朗声说起这两个人的名字。

“哼,一个犯官,焉能有资格上殿曹大人,莫非,这太和门变成了刑部的大狱了”刘廷元依旧是强硬的说道。

众人还在惊讶曹于汴有这么大的能量,将以前犯事的官员拿来当枪,不知道许了那两个家伙多少好处,又惊讶于刘廷元的强硬。

“好,刘大人认为这两人不够资格上殿,那刑部李主事,刘大人可觉得有资格”曹于汴继续以冷酷的声音击打着刘廷元。

这话一出口,众人一阵惊呼,这证人除了犯官,居然还有在任的官,果然厉害可不是菜市场上买菜的路人,虽说要以他们的官品来上殿有些难度,不过,仅仅以他们的身份作为证人上殿,也还算说得过去,再纠结证人的身份问题,显然就过了。这出戏,已经越来越精彩了。

刘廷元听到这句话,刚刚聚拢起来的一些精神,没了,他现在是体会到皇帝为什么说保不住他了,看来,今日哪些人不把他扳倒在地,是不会放手的。

“陛下臣恳请陛下召此人上殿,陛下一问便知。”曹于汴立刻说道。

“刘卿家,你可还有话说”杨改革见事到了这个地步,准备让刘廷元自己认罪,搞个认罪协议算了。

“回禀陛下,臣确实认识此人,不过,却自认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刘廷元说道。

“曹卿家,你说呢”杨改革又问曹于汴,看得出,刘廷元不想就这么认罪,估计,也有自己的想法。

“回禀陛下,既然刘大人不肯认罪,那臣建议陛下召刑部李主事上殿,陛下可问个清楚,当面对质那再好不过了。”曹于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毕自严看不下去了,这样下去,可能会耽误皇帝的事。

“启禀陛下,臣有一言想禀明陛下。”毕自严插口说道。

“哦,毕卿家何事”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关乎朝廷的脸面,可否延后再说如今朝廷好不容易得了个三岔河大捷,大涨我大明的士气,过两日又是我大明多少年没有的献俘大典,如此重要当头,如果朝廷传出兵部尚书出事,这对我朝的士气,可是个不小的打击啊这三岔河大捷,这献俘大典,可就是兜头一盆冷水啊陛下,即便是刘大人真的犯事,臣以为,也该延后,此时,绝不是处理此事的时机。”毕自严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启禀陛下,臣也赞同毕大人的话,如今这个紧要当头,实在不宜让朝中动荡,何况是兵部,如今我大明的数次大捷,都是在刘大人任内打下的,刘大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此时如此弹劾刘大人,外人如何想将士们如何想天下人如何想东虏如果知道了这件事,只怕会笑掉大牙,嘲笑我大明帮他们把做梦都想除掉的刘大人除掉了,这岂不是正中鞑子下怀”帝党的人出来开始求情了,开始为刘廷元摆功劳,讲情面。

这样一说,也有不少大臣觉得不错,这个节骨眼上,按理说,确实不该动兵部尚书,否则,就是对三岔河大捷,对献俘大典兜头一盆冷水,除了让来百姓觉得朝廷内部争斗得厉害之外,更是让鞑子笑掉大牙。

不过,大家更知道,今天这个事,算是党派,利益之争,即便是三岔河大捷,献俘这种大事在前,怕也阻止不了事情的发生,不少人是纷纷摇头。

“哼陛下,臣委实难以同意毕大人的话,莫非,我等身为御史,就要姑息养奸我等御史的责任,就是纠劾百司,为天子耳目风纪,为何就弹劾不得刘廷元呢臣也认为给三岔河大捷浇冷水不太好,在献俘大典之时弹劾兵部尚书确实影响不好,不过,臣也是不得不弹劾,此系职责所自,即便是于情有碍,也是无法。”曹于汴立刻说道,将自己的职责亮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赞成曹大人的话,我等御史就是为纠劾百司而设,岂有不劾之理如如此,陛下不如裁汰都察院。”立刻就有人顶牛上来。

这一下,大殿上,是开始乱了起来。帝党缴税派和不缴税派互相掐了起来。

“陛下,臣觉得毕大人说得在理,不管如何,也要等献俘大典过去了再说,不然,天下人都将侧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