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为王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这份标书的附页很长,就是为了说明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技术实力。

罗源民结果标书,也没有显得很惊讶,他已经猜测到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做这么长的标书,是为了展示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技术实力。所以他反而是略带赞许的微微一笑。

翻开标书,罗源民粗略地看了十几分钟,随后说道:“嗯,写得不错,不过你们上面的技术,我们要去开会讨论,还有去你们厂子实地考证,这个你们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付新坚定地答道。

“另外,你在上面提到,竞标成功之后,你们要与国内的一些厂家合作搞这么项目,这是怎么回事”罗源民好奇地问道。

付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要与国内一些厂家开展合作,一起来做这个项目。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说我们厂子的技术实力不够,相反,我对我们厂子的技术实力,非常有信心。”

“之所以这么做,我是考虑到了一个工程期限的问题,毕竟是第一次做,很多设备,我们厂子要去临时购进,然后才能生产,这样以来,会拖长工程完成的时间。”

“另外,我也是考虑到,有钱大家一起赚,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大家一起做好,合作共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并不想吃独食,吃独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付新解释道。

s:

五斗今天要出远门去上海,现在在赶稿,所以今天的更新会比较早

第十二章王省长的召见

罗源民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不错,如果可以成功,可以为你的这一次的竞标加分”

“谢谢”付新深情款款地说道。

罗源民摆摆手,说道:“你也不用感谢我,这是你自己做得好,要谢就谢你自己。”

“关于你们这个竞标方案,我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到时候会有人跟你们提,现在你跟我去见一个人。”罗源民说道。

“见谁啊他们两个要去吗”付新好奇地问道。

罗源民看了聂红旗和李博贤一眼,说道:“他们两个,如果想来,就跟上吧”

李博贤和聂红旗很快领会了罗源民的意思,赶紧说道:“不了,我们去车上面等吧,应该不要很久吧”

罗源民也没有勉强,说道:“不要很久,那你们就去车上面等吧。走吧,付新。别让他等急了。”

付新紧跟着罗源民的脚步,走了出去。

来到一间比罗源民位置更好的办公室门口,付新看了看门上面挂着的“省长办公室”的招牌,顿时知道,自己这是要来见西江省的正省长了。

罗源民敲开门,王省长的刘秘书就立即将两人引了进去。

这是时候电视还不普及,所以想看到、知道省长的面容,也不容易,所以付新还不知道这位王省长长什么样儿。他就知道,这位王省长,名叫王德荣。这是他从报纸上看到得知的。

走进去,里面一个老人正拿着一封文件正在沉思。见到付新和罗源民进来,老人把老花眼镜挂上鼻梁。抬起头,看向了付新。

付新也在偷偷打量着这位老人,顿时,付新觉得有些眼熟,忍不住好奇,付新冒冒失失地问道:“王省长,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说呢”王德荣很风趣,反而问起付新来。

付新开始仔细挖掘上辈子的记忆,可是一两分钟过去了。付新还是想不起自己何时见过这位老人家。

“怎么,你就不记得了,那一次,化肥掉落到河里面的那一次。”王德荣提醒道。

“噢”付新恍然大悟,眼神亮晶晶地看着老人说道:“王省长,你就是那位从小车下面帮忙的贵人啊,当时我还以为您是归国华侨,前去下乡探亲的呢”

“呵呵,当时不是发洪水吗。我是去你们宜城县旁边那个受灾更严重的高上县考察,正好路过,见过情况紧急,我和小刘下来帮忙。”王德荣和蔼的说道。

“王省长。你们认识啊”罗源民有些好奇,一头雾水地看着两个人问道。

王德荣微微一笑,说道:“以前见过一面。付新是个好同志,当时他还在红星化肥厂工作。好像是供销科科长,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出门。当地一些村民开拖拉机运着化肥回家,拖拉机在路上侧翻,而那时旁边又是一条大河,水势很湍急,付新同志勇于冲上前去帮忙,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罗源民看付新犹如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顺眼,听到王德荣对付新的赞扬,看向付新的目光,更柔和,更欣赏了。

付新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从部队出来的,看到这种情况,伸出援手是必要的。当时王省长您一把年纪,也不顾生命危险冲上前去抢救,那才伟大呢”

“好了,不说这个了。”王德荣是个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所以见付新夸奖,立即转移话题,“我这一次叫你来呢,主要是想问问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情况。”

“你先听我说。”看到付新要张口说话,王德荣先阻止道:“目前国内的,参与这一次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承建的厂家,就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一家,而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呢,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所以,对于国内的其他厂家,我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国外这一次参加这次竞标的厂家,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想必你也清楚,而且这些个厂家,都是参与过1982年建福省闽都市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的厂商。”

“从技术层面,从生产经验上来讲,不用说的,我是更看重那家获得了建福省闽都市项目的日本富士通公司。毕竟他们还有国内的建设经验。”

“但是,从经济基础,以及人情世故等等因素上面来讲,我更加愿意把项目交给国内的企业来做,这样不仅可以省下一笔外汇,还能扶持国内的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于以上两种考虑,目前来说,不管是国内厂家也好,国外厂家也好,在我心里面,都是平等,当然,我也明确点说,我会有那么一点点更偏向于国内企业,中国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人情文化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