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地师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到赵洛的抱怨,苏昊笑道:“枫岭先生,实在是抱歉,小弟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把答应枫岭先生的事情给忘记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小弟忘了知会你,你这不是也已经来了吗”

赵洛倒没有真的要兴师问罪的意思,他说道:“苏百户实在是大才之人,忙碌一些也是在所难免的。你在我山中开的煤窑,我也去看过了,那可真是日进斗金啊,我都后悔当初答应让你采煤了。”

马玉道:“枫岭先生,人无信不立,你答应过的事情,可不能轻易反悔哦。你那山场底下的煤藏,若非改之兄去勘测,换个什么别的煤师,恐怕也找不着。改之兄可没有占你的便宜哦。”

“知道,知道。”赵洛大大咧咧地说道,“我何时说过改之占我的便宜了改之给我提供石灰,还有那个什么磷肥,我家祝先生已经募得了几百短工,准备在明年开春之前,开拓50顷田地出来。要说起来,我是占了改之的便宜啊。就这么说吧,祝先生那么一个尖酸刻薄之人,说起改之,那也赞不绝口,你想想,改之有多大的功德。”

“枫岭先生,咱们不带这么说祝先生的好不好”苏昊哭笑不得道,想那祝熙老爷子,为老赵家可谓呕心沥血,结果落到赵洛的嘴里,居然成了尖酸刻薄之徒。

“哈哈,倒是赵某失言了,罪过,罪过。”赵洛知错便改,连声说道。

三个人聊着各种感兴趣的事情,一路前行。马玉不断地标记着沿途的地形,苏昊则给他讲解水坝选址的要领。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个狭窄的隘口,两侧是高山,过了隘口就是一片宽阔的河谷地。苏昊点点头,说道:“独文兄,这就是咱们要找的坝址了。”

“是吗”马玉眼前一亮,他抬头看着这个隘口,情不自禁地抬起手比划道:“改之兄,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就在这个地方起一座10丈的高坝,把富水拦在里面”

“正是如此。”苏昊说道,“你看,这一处隘口宽仅百余丈,在这里修水坝,工程量最小。两边的山体,目测都是花岗岩构成,地下也是花岗岩,坚实无比,这正是最合适不过的水库坝址了。”

赵洛问道:“改之,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找一些民壮,挑土把这个隘口堵上,就可以蓄水而成为一个水库了”

“简单地说,是这样吧。”苏昊笑道。其实修水库真的不算什么复杂的事情,在后世的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大办农田水利的时期,那时候各地修水库就是靠民工肩挑手提来完成的。只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选址,即使没有机械化设备,用原始的工具,同样可以修建起一个水库来。

“此事竟是如此容易,为何此前没人这样做呢”赵洛诧异道。

苏昊想了想,说道:“这可能还有一个材料的问题吧。要修水库,光有水坝还不够,还需有水闸,以便随时放水。若是使用土石坝,水闸就很难修。这与河堤上的水闸不太一样,寻常河堤的水位也就是一两丈,水压有限。我们在此要修10丈的高坝,必须用混凝土才能修成水闸,而混凝土是需要用水泥来配的。”

“原来如此。”赵洛一拍大腿,“我早就听说你的煤窑边上除了烧石灰以外,还在烧一种叫水泥的东西,原来就是为此事而预备的。改之肚子里的好东西,真是太多了。”

第115章修水库的圣贤之道

据考证,水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当时的中国人就曾经使用过类似于现代水泥的材料,铺设过地面。此外,古罗马人也曾在建筑中使用过石灰和火山灰混合而成的材料,其性质与现代水泥相差不大。

不过,这些例子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人类真正发明水泥,是在18世纪以后的事情。人们用石灰石、粘土为原料,经过破碎、配料和磨细后制成生料,再送入水泥窑中煅烧而成熟料。熟料再加上适量的石膏,或者其他添加剂,再进行磨细之后,就能够得到水泥了。

在水泥的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环节就是研磨。生料必须是磨到非常细的程度,才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烧出来的熟料也必须磨到非常细的程度,才能在使用时充分地吸水,变成水泥浆。

作为一个曾经多次为各地水泥厂寻找石灰石矿的人,苏昊对于水泥生产工艺有着比较充分的了解,但如何在明代的技术水平下生产水泥,尤其是解决这个非常困难的生料和熟料研磨问题,苏昊却是一筹莫展。

他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许宗,让许宗去反复地试验。许宗一开始尝试着用普通的石磨来研磨石灰石,但发现石灰石的硬度与石磨差不多少,根本无法达到研磨的效果。随后,他又改用了铁磨,这一回虽然能够把石灰石磨碎,但磨盘的磨损也非常严重。据许宗测算,这样烧出来的水泥,恐怕比铁还贵,根本无法在实践中应用。

不过,这个棘手的问题,马上就要被郝氏父子给解决了。自从郝青冶炼出高锰钢之后,苏昊就敏锐地意识到高锰钢可以用于制作研磨水泥生料的器具。因为高锰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表面硬度极高,非常耐磨。后世的水泥球磨机,其中的钢球也正是用高锰钢制造的。

苏昊向郝氏父子介绍了水泥球磨机的原理,郝氏父子一听就明白了,并且马上着手进行研制。为了制造球磨机的滚筒,郝青还专门建了两个更大的坩锅。用于熔炼钢水。至于郝以宗。则一头扎进自己的屋子,琢磨整个机械传动部分的原理去了。

球磨机是通过不停的转动来实现生料粉碎的,这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保障。对于这个问题,当年的人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使用水力。丰城作为水乡,寻找一处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并不困难。郝以宗向苏昊保证,一个月之内,他一定把球磨机制造出来,不会耽误苏昊烧制水泥的大业。

由于许宗一直都在用各种方法试制水泥。成天没事就去矿区转悠几圈的赵洛自然也就听说了此事。其实许宗已经制造出了一些水泥样品,虽然达不到后世水泥的质量,但在赵洛看来,也已经是十分惊讶了。

“若是水泥的成本能够降下来,日后我们修路、修桥、盖房,都可以用这水泥了。”苏昊解释道,“不过,时下还顾不到这些,还是先造出一批水泥。用于修筑这座水坝吧。”

在赵洛与苏昊畅谈水泥问题的时候,马玉一直蹲在地上,拿着一支炭笔算着式子。此时,他站起身来,对苏昊说道:“改之兄。我算了一下,若是在此处修坝,坝高10丈,坝底也是10丈。坝顶3丈,那么总共该用土方8000立方丈。若是一个民壮一天能挑50立方尺的土石。那么总共要用16万个人工。改之兄,你看看,我算得对否”

苏昊接过马玉递过来的演算纸,略略看了一眼,笑道:“独文兄,你现在已经有点水利工程师的劲头了,这么一会工夫,你就把土方和人工都算出来了。我看过了,这个算法没什么问题。若是能够用一些机械来助力,恐怕人工还能用得更少一些。”

马玉沉浸在兴奋之中,他说道:“且不说什么机械助力了,我只说照这个算法,若是征用2000民壮,那么只需80日就可垒起这座大坝,想想都让人心动啊。改之所授的这些工程计算方法,使小弟茅塞顿开,现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