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让煤炭飞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稻谷,别嫌慢,因为往年更慢。稻谷收获到家里,接下来就是进行暴晒了,在九月中旬就可以进粮仓。

各家各户自己都会称重,或是估算,比如一个箩筐能装四十斤,那么就数箩筐,就能大概知道了。

生产队虽然被弱化了权利,但统计数量却是没问题,还有一个小消息,相比去年来说,今年所上交的公粮少了很多。现在每亩的产量也就四百斤左右,按每户平均约三点五亩稻田,每户平均能收获一千四百斤左右的谷子。

往年大概要上交九百多斤,今年只有六百斤了,这样村民能剩余八百斤,就这,方大军也觉得虚高了,上交个两三百斤,这才正常。

但是村民们却是喜气洋洋,因为这意味着,差不多能吃饱了,每顿吃不了干饭,也能吃稀饭。其实杂交水稻一出来,每亩产个七八百斤,这才正常。

到时候每户能收获两千斤左右的谷子,年年都能有剩余,而到时候就会有认购粮,也就是村民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大约到九十年代中期,到时候粮食就可以卖给私人,不用在卖给国家了,具体的时间,方大军也不是太清楚了,因为穿越前根本就没关系过这些事。

其实现在村民总感觉粮食不够吃,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的饭量太猛了,现在每家都是粗碗,一碗能装三两米,壮汉吃个三碗都正常,但往后碗就会越来越小,饭量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其余农副产品丰富了。

角山今年的农副产业也变多了,比如韭菜、黄瓜、猫豆等。村民自己拿到土地,也会想办法多种油菜,食用油这方面也不会缺了。

今年依旧是交公粮,但跟去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村民心中那股无言的怨气也基本消散了,华夏的农民可以说是最勤劳的了,也容易满足。

剩余的粮食入了粮仓,接下来一年就不会慌了,这曰子算是真的有奔头了。

几年后,当农村不在为吃饱发愁,肯定就会追求吃的质量。,当能吃饱吃好后,那就会追求整体的生活品质,会对钱有所追求,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修楼房,购买家具家电,穿得更好,进城去游玩。

年轻一代,也会想去看看外面的世面,这就造成,打工的人群越来越多。

但那是多年后的事情,现在的工作岗位太紧缺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挣钱太难。

方大军放出风声要开采煤炭,差点引起之前的挖煤工人集体跳槽,也有无数之前没挖煤的壮汉来打听消息,不得不说,他现在的口碑相当好,大家也都愿意给他干活。

这算是诚信的价值吧,所以煤炭工人方面他一点都担心,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重于泰山,真出了事,他赔钱是小,生命才是大事。

所以动工之前,才会修建大量的防范措施,比如用条石以及水泥加固主洞口,比如修建排气系统,让洞里的空气随时流通,这样就能避免瓦斯爆炸,反过来,会增加开采成本,但钱是挣不完的。

另外还要修建房屋,挖煤只干白天,晚上现在不打算开工,太过危险了。所以不需要住房,但是食堂,休息室这些就需要了,还有公路、电路改造等问题。

煤炭还没开挖,这些准备工作就花掉了大笔的资金,他也请了专业的安全顾问,招收工人之后,会经过培训才会上岗,如果违反安全准则,工人也有权利要求不开工。

但这些只是防范,把危险降到最低,挖煤依旧有风险,而且是高危工种。

方大军也有想过,不管煤炭这一块,但他不挖,别人也会挖,换了别人来,其它不敢说,至少安全这一块,不会如他这般重视,并且他不光重视自己的煤矿,也依旧在统一着其余小煤洞的安全问题。

其余地方他管不了,不过角山这地方挖煤,必须把安全问题重视起来。

“咚”一锄头下去,终于,见到了煤炭。

现在还未开采,只是在试挖,跟他用小黑石探察情况一样,这里的煤炭很丰富,质量也相对很好,挖出来后,就是钱。

第三百五十三章开学了

挖煤的工具也是特制的,目前基本还处于纯手工挖掘煤炭,瓦斯爆炸,需要热量,哪怕煤洞里没有火星,但因为挖掘的时候会摩擦,产生的热量也可以导致爆炸。

所以方大军在征询了专业人员后,在挖掘工具的表面渡了一层金属,这样就能防止摩擦的热量导致爆炸。挖煤只要杜绝了这个问题,那么危险姓就能降低一半。

其余的,做好加固工作,挖一段加固一段,防止塌方,应该就没问题了。他购买的排气系统也不是摆设,只要开工,就会打开,如果排气系统坏了,那么宁愿暂时不开工。

大约在二十五年后,当地就发生了一起煤矿爆炸,动静闹得很大,埋了几十个工人,还上了台新闻,事故的原因没对外公布,其实就是因为当天把排气系统关掉了,想节约电费,这事,他是穿越前听小陈说的。

所以他现在才会坚持要用排气系统,保持矿洞的空气流通。

如何辨别煤炭的好坏,很简单,放炉子里烧就行了,好煤火力大,烟雾少,最后剩余的煤炭花朵小。也能通过颜色来分辨,还可以敲打辨别。

这方面蜂窝煤厂的工人已经有经验了,因为要把精煤选出来,供养给水泥厂,烧水泥要求的煤炭热量比较高,因为立窑的温度要求很高。

“弟,这些都是好煤炭呢。”方燕在旁边看得很兴奋,她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现在是先填写志愿,然后才能知道高考的分数,最后才知道当年的录取线,每个学校的录取线又会不一样,这就导致落榜率有点高。填写志愿也让无数学生、以及家长,外加老师、亲朋好友头疼。

方燕报的第一志愿是省城的川师,算是重点大学,只比青华少八十分左右,录取分数线一出来,方燕少了十二分,当时就哭了。

方大军当然不可能不管,去找到曾正林,塞了两千块钱,然后方燕被调整了专业,扩招进了川师。等他回来,却说没花钱,这是不想让方燕有压力。

还有一个原因,他这是变相在给曾正林行贿,以往是不敢送,也没有借口,但这事就成了借口,事后,他发现曾正林对他的态度好了很多,一个星期后,又是一张奖状发了下来,这算是一种暗号吧。

行贿有了开始,就很难收住手,不过只要他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长,到时候哪怕查到他行贿,也不敢动了,因为动了他,很可能就意味着很多人失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