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内部,则以拜炎黄、老子为主,并将黄帝内经、道德经、南华经庄子为主要典籍。

在内部推广的典籍就是黄帝内经,这是一本教人养生的典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启蒙。

中国的经方派,就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主要典籍。

江渝在宗教改革之时说道:“至于能否改革成功,有待观察。不过在本土,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道教在被定为国教之后,国会通过了一笔额度为三千万的道教改革经费。

首先全国各地,开始拆除关帝庙。

关老2根本就不是神,而是三国演义刻画出来的神,拜关老2绝对是超级二。

真正的武神,是岳飞。

但经过满清阉割之后,关老2取代了岳飞的武神地位。道教改革之后,岳飞也被纳入了道教的众神之一,再次成为武神。

至于孔庙,暂时中央还不敢拆。

但是在学校,将不再举行任何祭孔活动,而改为祭拜道教众神。

改革后的道教体系,盘古为创世之神,女娲为造人之神,伏羲为文明之神,炎黄为民族之神,老子太上老君为智慧之神,岳飞为武神。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儒家、诸子百家,都是从道家发展出来的,道家起源于伏羲,甚至更早。chun秋诸子百家,大部分讲的都是如何将道家的东西应用于后天之道,只有老子讲的是上古如何如何,依旧先天之道。

所以老子是道家正统,诸子百家,则是后天之道的产物。

很奇怪的是,作为后天之道而产生的儒家,在历史上却向往着先天之道,从而排斥科技发展,称之为奇技淫巧,为的就是阻碍社会彻底发展为后天之道。

后天之道确实不怎么样,科技出现的时间不到三百年,就把地球折腾得一塌糊涂。

但问题是,中国自唐朝之后,先天之道是绝对走不了的了,因为当时天材地宝已经非常稀缺了,门阀培养子弟也无法像汉代那样,通过外丹术培养出大批拥有超高武力值的武将。

自宋代起,由于天材地宝的稀缺,外丹术变成了内丹术,自chun秋至隋唐以武将为军事顶梁柱的模式已无法发展,再也不可能大规模培养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武将,加上隋朝打击了门阀,寒门夺取了话语权,所谓穷文富武,寒门是培养出不出顶级武将的。

所以宋代开始,军事上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候中国应该迅速转入后天之道,才能避免被异族所摧毁,但是儒家却没有及时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宋代尽管发展了生产、军事技术,但却并非官方推动,无法靠科技打败蒙古人。

中华文明的基础脉络还是很清晰的。

秦王朝焚书坑术士,摧毁了中国自夏商周以来所发展出的先天之道的文明,并摧毁了先天向后天过度的产物,是为中华文明悲剧的开端,以及最大浩劫。

隋代打击了门阀,军事人才培养制度被摧毁,或者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被摧毁了。

唐代灵药资源彻底枯竭,外丹术没落,加上门阀被摧毁,更加使顶级武将不在可能出现。

秦代的文化上的浩劫,加上隋唐时期军事人才培养上的衰弱,到了宋代就悲剧了,宋代武力方面搞不了,只能振兴文化了,中医、易学发展是chun秋以来最巅峰的时期,但未能彻底进入后天社会,而被蒙古人摧毁。

蒙古人也是一次大浩劫,屠杀了大量人口,使先天转为后天的进程被打断。

到了明代,尽管已经很后天社会了,但是后天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先天社会的东西做支撑,所以明代的后天社会实际上比较挫,经济发展手段完全比不上宋代。

接着被满清入关,又是一次超级浩劫。

文明经过满清三百年统治,彻底进入低谷。

五四运动之后的全盘西化,使民族文化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时期。

学习西方科技没问题,这只是一种先天社会转为后天社会的一个进程。但文化上学习西方,就是彻底的退化。

中华民国此时的任务,就是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大力恢复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使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

道教的改革,只是为了给此时中华民国发展的后天社会加上一个节流阀,使民众更加淳朴。

道教的外部发展,则是出于文化入侵考虑,文化入侵的威力,丝毫不亚于武力入侵。

在不拆孔庙的前提下,改革后的道教将在全国发展教徒,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几次祭拜道教的活动,从而慢慢的将儒教彻底取代。

而佛教方面,国家只负责给和尚提供衣食住行,并为他们修缮一下寺庙,传教活动则不会有政府支持。

这一年,在中南半岛,佛教也进入了彻底的改革。

这次佛教改革,中华民国政府向安南王国、暹罗王国下了改革建议,在越南地区还好,那里的佛教势力不是那么大。

在暹罗则不同,暹罗地区同样是佛教掌控了大量土地等资产,甚至连国王都出家当几天和尚,然后再还俗。

暹罗的宗教改革是最困难的。

不过暹罗既然不是中华民国的版图,也不要求他们彻底改革,只要求这些寺庙不能占据太多社会资源。

至于暹罗愿不愿意改革,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起码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改革是有利的。

但在中华民国的中南省,是绝对要改革的,所以在中南省地区的佛教寺庙,在这一年也彻底的交出了所有寺庙之外的资产,开始由政府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并禁止他们经营商业。

而在寺庙的捐款箱中,则换成了慈善协会的捐款箱。

中华民国政府给出的解释是:“作为一个普渡众生的宗教,慈悲的菩萨们是用不到这些钱的,还不如拿去做慈善,这样反而能够积累福报。”

等于是彻底断了和尚们的额外收入,但国家给他们的生活费还是比较宽裕的,作为出家人也用不到太多钱。

这种改革导致很多本土地区的和尚都还俗了,对于还俗的和尚,只能说是假和尚。在中南半岛地区,还俗的和尚就更多了。

经过这次大的改革之后,中华民国的宗教乱象被彻底扫平。

第023章: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赔款

中华民国的宗教改革之后,大力发展道教。

尽管道教有了极大的发展,后来在中华民国几乎变成了全民信仰道教,但是道教本身比较平和,道教的道士只能算是修士,并非是神职人员,修道人士本身不爱争功名利禄,因此没有出现神权干政的现象。

因为全民信仰道教,道德经使国民具备了很强的哲学思维,同时黄帝内经也使国民精通养生之道,后来使中华民国的国民人均寿命把其他国家甩开了好几条街。

当然,道教在本土因为有民族主义支撑,所以华人世界的发展基本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在乡外扩张的过程中,就必须有神职人员。

因此道教在向外部扩张的过程中,还是培养出了不少神棍,这些神棍专门忽悠其他国家的民众。

作为普通的无知民众,他们是不清楚宗教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