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钱自然是交给移民局一半,黑帮自己留一半作为公费,黑帮老大也是不能随便贪污这些钱的。

此时的中国黑帮,已成为半官方的机构了。但这些黑帮成员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活,报应比较大,因此收入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种偷渡客是全家都偷渡进来的,这样的偷渡客也可以,但是不能长得影响市容市貌,这种全家偷渡进来的,首先永远都是底层阶级,而且也会把工钱放在中国消费,他们也没办法享受福利,子女也没办法受到教育。

移民局查的就是那些不交钱就进来的,发现后就是遣返出境。

同时中华民国法律规定,用黑工是要被罚款的。但是,劳动局只会查那些比较好的岗位。

而那些脏活、累活,以及工钱很低的工作岗位,劳动局是不会查的。

这是避免偷渡客把那些轻松的工作岗位抢走,如果那些民间资本家们都能用黑工,自然是谁都想用黑工。

这就会造成好的工作岗位被黑工取代的现象。

而中华民国对偷渡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本意,就是想让那些偷渡客来干国民愿意从事的脏活累活。

而中国电影,以及其他的舆论宣传手段,则要把中国的国际形象包装成人间乐土,从而吸引洋人移民到中国来。

能成功移民过来的洋人,都是对中国有用的。或是有一技之长,或是有钱。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经济总体来说是不景气的,这时候只有中国、美国两个国家的经济比较景气。

历史上的这一时期,英法等国的资本家都开始到美国投资,中国要想办法把洋人吸引到中国来投资,从而把钱坑进来。

要知道中国财团现在的实力不弱,属于有钱、有技术,对主要产业已形成高度垄断,还有国家保护。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不可能调集大量的钱来渗透中国的,因为他们砸再多钱进来都是个无底洞。

而那些欧美中小资本家来中国投资,经济景气的那几年也许感觉钱很好赚,然而经济萧条一来,就很容易被坑得骨头都不剩下。

第241章:政治避难

第二更到

1918年6月,被中国空降部队解救出来的尼古拉二世从鄂木斯克乘坐飞机,直接飞到了中国政府。

来到中国的尼古拉二世恍若隔世。

在政府,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与代理总统宋教仁一起接见了尼古拉二世。

此时袁世凯的身体恢复得还不错,由于尿毒症没有中西医杂进,小命是保住了,而且越来越精神。

此时的袁世凯一般很少插手政务了,他知道中华民国这个大舞台的主角并不是他。

而是在淮安坐镇的江渝。

不过袁世凯却也过得十分惬意,此时中华民国在江渝的一手co纵下收复了所有失地,而且还打下了很多新地盘。

现在整个国家的版图扩张一倍多,加上经济迅速发展,大有汉唐之风。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他袁世凯主政期间所发生的,若没他配合,也没这么容易出现这样的局面,日后史书上也能对他大书特书,名垂青史是肯定的了。

至于称帝什么的,袁世凯也感觉不太靠谱,因为有江渝这等妖孽人物出世,气运肯定不在袁家。

人家江渝都低调的躲在淮安搞摄政,他袁世凯自然不敢想什么称帝。

现在袁家加入了华东商会,家业在几年内就翻了好几倍上去,总的来说老袁这一辈子算是可以收官了。

看到尼古拉二世这个昔日嚣张得不可一世的沙俄皇帝如今落难得跑到中国来,袁世凯心里那个爽啊

心想。小子,你也有今天啊

果然是风水轮流转,现在的中国迅速崛起。整个亚洲还不是任由中国纵横,小日本、俄国毛熊此时都相继完蛋。

纵观四周,已无可匹敌之国。

中国的崛起,也让袁世凯声望高涨,尽管达不到江渝那种程度,但也被认定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

今天与宋教仁一同接见尼古拉二世,赳赳武夫。一头白发模样的袁世凯倒是谈笑风生,谁都能看得出他的心情十分畅快。

“作为沙俄皇帝,我们中国愿意给你提供政治庇护。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中国都不会把你交出去的,你大可安心待在中国。”袁世凯豪爽的对尼古拉二世许诺道,还不如说这是只是一种施舍。施舍尼古拉二世这个可怜虫。

“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尼古拉二世有些激动的道谢道。总算是脱离俄国那个漩涡了。

自从他退位后,尽管还是有好吃好喝的,但却也相当于是被囚禁了。

到了鄂木斯克后,鲍尔沙克政府也因为忌惮于尼古拉二世,所以用保护的名义把他囚禁起来。

来到中国之后,总算是脱离苦海了。

“对于友好邻邦的遭遇,我们中华民国是深感同情的,如果有一天你想要复国的话。也许我们中华民国可以向你提供帮助。”宋教仁这时对尼古拉二世说道。

翻译人员经过翻译后,尼古拉二世很吃惊的看着宋教仁。问道:“你们不是支持鲍尔沙克政府吗”

“鲍尔沙克政府实际上太了,我们中华民国上下普遍对他们没有什么信心。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俄国,还是必须采用君主制的。”袁世凯忽悠道,“君主制在俄国是深入人心的,此时鲍尔沙克政府的,加上红色俄国政府的残暴,未来的俄国将会十分怀念沙俄时代。”

那一直沉寂在尼古拉二世内心中的野心顿时爆发了出来,他还只有49岁,还算年轻。而且他得为他的儿子想想未来,也得为他的沙俄王朝想一想。

深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