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帅,那么我们应该站在哪一方”

“先看看哪种结果最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就支持哪一方。再看看哪一边会赢,我们就不能倒进失败的阵营里。”江渝对他们说道,只见军部大楼的参谋部里面放着一个大笼子,里面两头公鸡斗得正凶,江渝走了过去,看着两只公鸡笑着问:“你们认为它们谁会赢”

“小的公鸡看似虽小,但战斗勇猛顽强,而且喙爪锋利。大的公鸡看似威武,但却没什么威力,意志也很薄弱,而且也大不了多少,所以小公鸡会赢。”蒋方震仔细思考了一番之后继续说道:“也就是德国会赢,首先德国在工业实力上已经是英法的总和,陆军方面更有英法所不具备的强烈意志和精神,这样一来有什么理由会输”

“不,你应该先考虑一下美国,尽管德国的工业实力是英法总和,但美国的工业实力却是整个欧洲的总和。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想支持谁,只要那一方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让所有枪械火炮尽情开火的作战物资。欧洲人自相残杀恰好是美国人愿意看到的,因为美国人要赚钱,英法的钱显然比德国要多,而且英法的陆军没有意志力,正好支持英法不会让战争迅速的完结。所以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美国都会支持英法协约国,战争快结束时为了分赃甚至会亲自参与战争。”江渝分析道:“尽管德国陆军的意志力十分坚强,但欧洲人在这方面毕竟有限,所以最终德国会输掉战争,因为他们太缺乏物质。”

论精神,论意志,还是亚洲精神文明国家比较强,当然印度除外,印度确实也是精神文明国家,但印度人的艺术才能高于战争才能,被称之为跳舞的国家。

精神确实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这一点从后来的朝鲜战争当中就能充分体现,如果说哪个是王道,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但总的来说,以目前的世界发展趋势,还是物质占据了上风。

而物质的发展,必然腐蚀精神,精神的发展,必然轻视物质。

就好似阴与阳,总是阳主阴从。

这个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物质成阳,精神成了阴。

“如果德国将输掉这场战争,那么我们要怎么办”蒋方震他们却是没想过德国会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场不会有输赢的战争,或者说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坐山观虎斗,趁欧洲人大打出手的时候抓紧时间发展自身实力。战争持续时间越长,对我们来说越有利。因此我们要暗中帮助德国,想办法让战争延长下去。尽管德国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但因为我们的工业要依赖那些德国技工、工程师,所以我们只能一直保持中立,一边暗中帮助德国,一边做协约国的生意。”

如果江渝真的抵不住诱惑向德国宣战,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毕竟他现在发展起来的工业,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依赖那些德国工程师和技工,一旦他们罢工,很多工业生产都将陷入半瘫痪状态。

蒋方震他们顿时了然了,江渝迅速统一了国防军高层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的立场,接着又与袁世凯交换了意见。

袁世凯也隐约察觉到了诡异的欧洲气氛,得知江渝的中立立场之后十分惊讶,要知道江渝可是德国人扶持起来的。

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人老力衰,加上中央逐渐被江渝控制,也已提不起太多的精神来了。

这些事情袁世凯也不想多管,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到,袁家男人活不过六十岁的魔咒依旧徘徊在他身上。

毕竟袁世凯是在袁家老宅出生的,依旧是袁家老宅的风水所印男丁。

因此袁世凯开始幻想借帝王之气,改变他身上的这种气运。

一天袁世凯与江渝打电话聊天时,谈及君主立宪的问题,江渝笑着说了句,“不做九。”

这句话把袁世凯听得莫名其妙,为此袁世凯一直没想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江渝这句话自然是富含深意的,他也不知道袁世凯能否听懂。

袁世凯是枭雄,像曹co一般的枭雄,但论及文化程度显然不如曹co,如果江渝这句话是对曹co所说,那么曹co定然能够听懂,因为曹co对周易研究颇深。

也正是曹co对周易的研究颇深,所以曹co一生未曾称帝。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九乃极数,五居中宫,生旺时威震天下,衰死则为戊己大煞。

等于说做了皇帝,这个人的气运也就到头了,或者说其成就也就到头了,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如宋代赵家的天下,为何总是有一半没一半的

因为宋太祖天下没占全就当了皇帝,其极值已定。

袁世凯对周易没啥研究,但并不意味着他身边没这样的人才,总统府的一名对周易有些研究的幕僚隐晦的对袁世凯说道:“九乃极气数,成之则无力再进。”

这句话突然让袁世凯非常犹豫起来,想到江渝对帝位一点兴趣都没有,突然也感觉这不是什么好玩意。

就好像吃饭一样,一个人吃总是没什么感觉的,两个人吃却反而吃得很快。

特别是皇帝乃万万人之上,但此时袁世凯的北洋派系却无力压制江渝的华东派系,这个皇帝当起来也只能是一个假皇帝。

就这样,袁世凯当皇帝的心思也渐渐淡了。

而袁家大公子袁克定去年依旧是骑马摔了一跤,但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却没有摔断腿,因此也未前往德国治疗。

因此袁克定还未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忽悠,对帝制的想法还比较淡薄。

袁家父子的改变对于江渝来说并不关注,袁世凯是否称帝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随着一战的临近,江渝对重要的物资囤积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只将上海、杭州等码头十分忙碌,一船船的橡胶、粮食正不断的往港口上的仓库里搬,特别是粮食、棉花,这一年中国粮食出口大幅度减少,粮食进口则剧烈增长。

市面上的粮价不降反升,因为这时候的关税不在中国控制,江渝为了防止一边进口粮食又被人一边出口掉,因此开始控制市场粮食供应,在大量进口粮食的同时,使粮价继续抬升一些,以阻止粮食外流。。

第八十五章: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之展望

控制粮食价格的方法很简单,即提高库存,此时中国很多地区的粮食供应都已被江渝所掌控。

在控制了粮食价格的同时,1914年华东集团与西北集团的大规模铁路修建活动更加广泛。

首先是民间资本的参与,随着铁路股票一路猛涨,使得1914年这一年,中国各铁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圈到了近二十亿元的资金,使得单是14年一年,就修起了31万公里铁路,再次打破了中国铁路史的记录,比13年增加13万公里。

到了1915年时,中国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68万公里,基本连通各省,中国铁路以奇迹般的速度修建起来。

同样也是15年,铁路泡沫破裂,铁路股票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入冰点,铁路神话纸糊一般的破灭了。

大量中小资产阶级的资金被套牢在股市,同样也有很多老百姓的钱套牢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