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邱素珍叹口气道:“年轻时觉得阿哥出家为僧,我也颇为不解。经过了这许多年,现在自己也上了年纪,对他当初的选择也就有了一些理解。人生百年,只是如白驹过隙,阿哥其实也是比我们先领悟到生死的意义。”
王蒙国说道:“你这话说得有些悲观了,我们应该趁自己还有能力,为后代为家乡多做点事。这次归国,我们先去常嘉看看环境,下次让老大、老二代我们来落实投资开厂具体事宜。等办完了这些事,我们在常嘉买处房子,叶落归根,和素仁结伴了此残生也是乐事。”
叶之然笑道:“王董说得这话很对,西山风景优美,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我以后年纪大了,也在常嘉终老,体会世外桃源的适意和安闲。”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王蒙国道:“你年纪轻轻什么终老,趁年轻多做些事才是正经。”
叶之然道:“我如果能说服王董在常嘉投资办厂,就是做了一件对常嘉父老乡亲有意义的事。不仅上级满意,常嘉人民也会感念我的工作。”
王蒙国用手指点点他,笑道:“你会有这个机会的,不要着急。”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把话题转到嘉南的风土人情上来。叶青莲虽然才到嘉南不久,但通过才叔,她对嘉南的了解也不浅,加上口才了得,听得王蒙国、邱素珍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叶之然见冯秀芳有些拘谨,不怎么开口说话,举杯向她说道:“冯秘,我敬你一杯,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照。”
冯秀芳八面玲珑,心里早摸透了叶市长对他的关爱之意,在他面前自然不敢托大,笑道:“叶乡长,关照二字说不上,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尽力的,你就吩咐一声,我一定不敢推辞。”
“冯秘太客气了。”叶之然笑道:“叶市长,强将手下无弱兵。”
叶青莲微笑道:“小冯确实不错。”
冯秀芳听到这句赞扬,满心舒坦,对叶之然更加怀有好感。听到叶之然和叶青莲说话之际也没有下级小吏见到高官时的那种小心谨慎,而是显得亲近自然,对王蒙国的猜测倒有几分相信。她微笑着举杯说道:“我是借花献佛,也敬王董、邱老一杯,祝两位此行顺利,投资成功。”
王蒙国和邱素珍都微笑着举起杯子浅饮一口,说了几句话后,又把话题扯回到苦德和尚身上,对苦德和尚的一点一滴都兴趣颇浓。
第127节久别重逢书名已改,请支持
嘉南市招商引资洽谈会开幕当天,长江省电视台、嘉南市电视台都做了现场报导。嘉南市副市长叶青莲主持开幕式,市长程晓光到场致辞。王蒙国、邱素珍作为嘉宾也在主席台上就坐。
开幕式结束,各区县招商局组织的展区就热闹起来。大家各出奇招,各种宣传资料、录像还有现场解说频频鼓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措施。
王蒙国和邱素珍走下主席台后即被一群官员包围,满腔热忱地欢迎他们去自己的展区坐一坐,听一听他们的介绍。王蒙国夫妻一概加以拒绝。
他俩慢慢走到常嘉县展区。常嘉县负责招商的头头脑脑一见过来一尊大佛,立马兴奋起来,在副县长马伟军率领下迎出展台。
王蒙国却视而不见,见叶之然仍站在展区里面,只得叫道:“叶乡长,我过来了。”
这声“叶乡长”一出,惊倒一大片。
姓曹的他怎么又和大台商认识上了而且,似乎这个不把县领导放在眼中的台商偏偏对叶之然颇为尊重。
大家看向叶之然的目光又有不同了。
叶之然平静地说道:“王董、邱董,要不要在这里先休息一会”
听着叶之然宠辱不惊的话语,常嘉县的一班干部心里突然间对叶之然生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来。
王蒙国摇摇头,说:“我们早点走吧。”
叶之然便向马副县长请假道:“马县长,王董伉俪让我陪他们去常嘉实地看看,我向您请假,有什么情况再向您汇报。”
马伟军脑子有点乱,接连两天,叶之然带给他的冲击力让他有如坠云雾的感觉,听到叶之然的请假,想不出什么理由拒绝,就点头说:“好,叶乡长辛苦了。”说完这句,又醒悟到这话说得太客气了些,失了威严,有心再说一句,见王蒙国又在场,如果说得太严肃未免让他有其他想法。一时间方寸大乱。
叶之然对经济小区的干部交代几句后,偕王蒙国伉俪出体育场。冯秘书接叶市长指示已经备了一辆“皇冠”车等候在外。
三人坐上车,一路疾驶。
九零年下半年开始,嘉南市委、市zhèngfu意识到交通的重要xg,提出三年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自九零下半年开始,嘉南到常嘉之间的公路开始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扩建,新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中间加了隔离绿化带。但这个时候道路正在施工,反而造成了原道路更为拥堵。
望着窗外尘土飞扬的景象,叶之然向两老解释此次修路的进度和目标,王蒙国表示理解。他问叶之然:“常嘉和省城之间现在道路情况如何吗”
叶之然回答道:“到省城之间的交通主要靠320国道线。这条国道线去年已经扩建过了,现在也是双向六车道。国道扩建完成后,常嘉到省城的时间已经大为缩短,现在车行一小时半即可到达省城。”
“常嘉现在有哪些学校”王蒙国又问。
叶之然心知他关心什么,答道:“除了常规的中小学,常嘉现在有一所中等卫生学校,主要培养护士。另外有一所工业机电学校,培养实用型技术工人。”
王蒙国问:“这个机电学校规模大吗”
叶之然说道:“这个机电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四年一届,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给嘉南市工矿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王蒙国又问:“常嘉的医疗设施先进吗”他似东一句西一句的随口问话,其实问的都是最关心的基础问题。
叶之然听他问得这么细,心里反而有些欣慰。如果王蒙国不是有心在常嘉投资办厂就不会问这些问题。他牢记一点,就是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隐瞒。
叶之然说道:“常嘉的大医院只有一家,就是常嘉县中心医院。这家医院民国时就建立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很有规模,住院部有六百多张床位。在嘉南郊区是第一家。当然,医生的素质相对于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