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1 / 2)
的小姑娘哪儿还有心情玩手机游机不站在门口抻着脖子盯着马路瞧就算够冷静的了。
“海涛,怎么这么晚才到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赵恒一边与众人讨论着棋局,眼睛却一直盯着门口,虽然安排任务时孙文东没有明说,可话里话外所表示的意思却再清楚不过今天的比赛表面上是两位女棋手争锋夺胜,但林海涛才是真正的主角儿,甚至可以认为,今天的比赛就是为了配合林海涛才做的安排,林海涛不来。调整比赛日程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林海涛前脚刚刚迈进观战室的门口便被他发现。看到林海涛的身影,赵恒悬着的心也放松了下来。
“呵,路上绕了点儿远,陈老,陈老,两位都好呀”林海涛笑着答道,来到赵恒所在的这张棋桌,点头向陈淞生。陈百川等认识的前辈问好。
“呵呵,好,好的不能再好了,没想到你这尊大神会大驾光临,没有到门口迎接,失礼啦。”陈淞生是心花怒放,林海涛因为什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来了,人来了就是在给棋胜楼捧场,就是给自已面子,试问,中国这么多家棋社,除了棋胜楼外。有哪家棋社能请得动林海涛这位超级棋手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棋胜楼的声望再上了个台阶,让更多的棋迷们在谈论京城棋社排名时把心中的一票投给棋胜楼
“呵,还好,还好。”陈百川脸上笑着。心里却是酸酸的不是滋味儿如果这场比赛安排在百胜楼举办,那么林海涛不就成了百胜楼的客人了吗超级棋手的存在之于棋迷就象影星之于粉丝。所谓爱屋及乌,偶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粉丝所追捧,不管那些言行是否正确,因为粉丝不需要理智和头脑,有对偶像的狂热崇拜追捧便是所有的一切。在这方面,棋迷群体虽然比影视明星们的粉丝要理智一些,但那也是相对而言,可想而知,如果知道林海涛曾经来过,百胜楼每天的上客率至少能提高十几个百分点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谁敢说哪一天林海涛不会再来呢,想到这里,陈百川更觉得黄德志的决定太让人奇怪,上次天元战的事儿好歹还有个投标竟争,三社争霸的幌子,尽管结果还是棋胜楼成为最后的胜家,胜的是盆满钵满,但至少让所有参与此事的棋社挑不出大的毛病,而这一次,与其它棋社连吹个风通个气儿都没有,直接将比赛交给棋胜楼来办,难道黄德志就不怕引起其他棋社的不满吗
“呵,说笑了。前辈面前,我哪儿敢那样的谱呀。哟,曹雄,你也在呀。”林海涛答道,眼光一转,发现曹雄也在,于是笑着点头打招呼。
“嗯,林老师,您好。”在林海涛面前,曹雄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自然,前几年自已在全国个人赛上异军突起夺得冠军的时候,林海涛曾经很看好自已,认为他是很有可能进入一流棋手行列,成为对抗日韩新锐棋手的主力一员,谁想几年过去,自已不仅没能在一流棋手中站稳脚跟,反而越活越抽抽,在二流棋手中也只处于中游水平,想起围棋天地杂志那时采访林海涛时其对自已的评价,他怎么可能不感到脸上发烧
“呵呵,你们俩兄弟倒是齐心,今天全体出动呀。”曹雄旁边就是曹英虽然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京城各家棋社的头头脑脑,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棋社和棋社之间还是有大小高低实力强弱的问题,门当户对,每个人都知道自已的位置处于哪个层级,资格不够而凑过去,不仅难以融入,反而会成为他人嘲笑,藐视的对象,所以,对京城棋社圈子比较熟悉的人便不难发现,不需要谁来协调安排,人们便自动分成几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组成基本是各方面条件差不太多或者是私交不错,而在这些小组中,无疑是以陈淞生,陈百川,赵恒为主导的层级最高,陶然居身为京城四大棋社之一,曹家兄弟自然要在其中占一个位置了。而曹英又是当今业余棋界顶尖高手之一,晚报杯十强中的常客,两个人在职业对业余的对抗赛中还下过指导棋,所以也算得上是熟人。
“呵,当然啦,林老师您夫人的比赛,我们怎么能不关注呢。对了,这一次您在富士通杯表现神勇,晋级八强,照这样的状态进行下去,冠军估计是跑不了了。”曹英笑着向林海涛恭维。
“呵呵,哪儿有那么容易,八强赛中的对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想得冠军,也得看人家答不答应,不过你说的这些话我爱听,借你吉言,希望可以心想事成吧。”是人都喜欢听好话,林海涛笑着答道。
见林海涛到了,早有人自动起身将位置让出来,而林海涛也没客气,和让座的人点头笑笑便坐了下去他在的地方,自然就是研究棋局的中心,没有人会觉得被轻慢,因为人家有那样的实力,那样的资格。
“比赛进行的怎么样了”坐下来后,林海涛问道棋盘棋子虽然就在面前的桌上,但这里是对局研究室,棋盘上所摆的未必就是对局的实际进行,他需要最准确的资料。
第六百二十一章研究结论
真正的权威到了,棋自然要从头再摆,棋力不同,境界不同,对棋局的理解也会不同,同样的局面,一般人看来也许平淡无无奇,但在有些人那里却可能演变为一场精彩纷成的大戏。所以,研究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在关注正在特别对局室正在进行中的战斗,也是从实战中汲取经验的最场所,与平时的训练研究相比,实战中的研究更容易激发棋手灵感的火花研究室里的研究成果就算被比赛棋手知晓,那也是比赛结束以后,所以即便发现可以一招致胜的手段,于比赛的结果也没有任何影响当然,通过某种方法将研究结论告诉对局者就是另外性质的问题了。
棋子被拔开到一旁,棋盘很快被清空,赵恒开始在棋盘上重演对局的进行。
执黑先行的是李丽红,金钰莹则是白棋。
李丽红以星小目开局,金钰莹同样也以星小目对抗,只不过一个星位在右上角,一个占的则是左下角。
最近流行的招法是在右边连片布成中国流,或许是下的太多有些腻了,李丽红这盘棋没有走中国流,而是依先角后边的传统棋理于左上角一间高挂。
白棋以一间高挂回应棋局左右同型,这样下未必最好,但肯定不会有错。
黑棋二间高夹,白棋一间跳,黑棋下边三路拆二,白棋再一间跳这是小目高挂二间高夹的基本定式之一,如果按着定式继续走下去。黑棋应当在下边四路飞起,这样下倒也不能说不好。不过,白出头已畅,可以转身于右上高挂星位,黑棋上边四路一间跳,白棋右边四路拆二,如此棋盘右半边的主导权落在白方手中,随后就将是一场围绕着攻孤治孤的攻防之战,结果如何。就要看双方的力量了。
要是早几年,李丽红或许会选择这样的下法,在激烈复杂的战斗中以力量和对手一拼高下,但现在,她已经三十了岁,复杂的战斗需要大量而深入的计算,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与年轻而且强劲的对手过早地拼比力量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所以,实战李丽红变招,没有继续把定式完成,而是右上角四路高拆二,加强右上角的同时间接接应二间高夹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