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1(1 / 2)
:“完了。完了,父亲肯定是去考核世子的功课去了。我大姐夫哥在我父亲面前都兵败如山。更不要说世子了”
窦昭瞪她:“你对世子有点信心好不好”
她不怕舅舅考宋墨的学问,就怕舅舅因为父亲的原因,对宋墨先入主为,让宋墨受委屈。
不过,舅舅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窦昭思忖着。
赵璋如则道:“我有信心有什么用他得过关才是”
听着她们嘀咕的舅母喝斥赵璋如:“一天到晚只会大惊小怪的。你父亲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吗”
可她到底还是怕宋墨肚里的货太少,被丈夫削了颜面,不由朝书房望去。
但愿世子如你所说的还有两分真才实料
赵璋如朝着窦昭使眼色,正襟坐好,不再说话。
一时间,厅堂里静悄悄的没有声响。
眼看着茶盅里的茶渐渐地冷了下去,赵思和宋墨才一前一后地出了书房。
窦昭看着神色肃然地舅舅,长长地松了口气。
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情况。
她朝宋墨望去,果然看到了宋墨眼底的笑意。
窦昭这才彻底地放心。
舅母也放下心来。
她知道丈夫对窦世英的心结,既然丈夫没有厌恶宋墨,可见两人刚才在书房变得不错。
“吃饭,吃饭,”她忙笑道,“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说。”
宋墨笑盈盈地坐在了赵思的下首,帮赵思酌酒。
赵思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来。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喜笑颜开。
晚后,大家移到西间的宴息室喝茶,赵思甚至和宋墨点评起了西北军中的各个将领。
回程的路上,宋墨佯装擦汗,长叹道:“舅舅可比岳父难对付多了”
窦昭咯咯地笑。
宋墨突然道:“我决定了,以后生了个女儿,就像岳父待你一样,如果生了个儿子,就像舅舅待我一样。”
窦昭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心里却一片酸楚。
宋墨,想做个好父亲,却只能拿了父亲和舅舅做参考。
宋宜春,全然帮不上忙。
姐妹兄弟们,送上今天的加更。
粉红票翻备啊名门医女就要赶上来了,大家加把力,把九重紫顶上去啊
onno
s:今天的更新还是老时间。
、第三百七十章 喜酒
既然舅舅到了京都,静安寺胡同和槐树胡同都少不得要给舅舅接风洗尘。
舅舅却以还没有到吏部述职为由,把两边都推了。
五太太就登门拜会窦昭,道:“冤家宜结不宜解。那王氏也没有个好下场,我们两家总不能就这样断了几辈子的交情。你还是劝劝你舅舅吧你五伯父现在好歹在内阁,有什么事,跟你五伯父打声招呼,岂不是便利何必看那沐川的脸色。”
窦昭这才知道原来舅舅搭上了沐川的关系。
难怪前世大表姐夫能在工部观政。
她不由感慨。
舅舅在那么偏僻的地方都能和京都的大佬搭上关系,真是不简单。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的死,舅舅如果进了翰林院,只怕仕途上会更顺利一些。
而舅舅之所以舍近求近,恐怕也是因为她和母亲的缘故吧
窦昭不以为然,笑道:“有的时候形势所逼,不得已为之。您总不能让舅舅得罪那沐川吧”
五伯母觉得她不懂事,道:“你舅舅毕竟和我们家是姻亲,就算是亲近沐川,沐川也不会把他当成心腹,反而会事事提防他,你别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
可见前世舅舅有多艰难
窦昭眼泪都快要落下来,顿时对五太太心生厌恶,索性恶心她,不以为了意地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走汪渊和路子,人家戴建走汪渊的路子还当上了辅首呢我舅舅若走汪渊的路子,也不算丢脸何况世子和汪渊的交情还不错,我想这个面子汪渊还是要卖给世子的。”
五伯母气得额头青筋直冒,却不能发脾气,忍气吞气地走了。
窦昭立刻跳了起来,去了玉桥胡同。
舅舅去了吏部。因为舅舅的到来。赵璋如的婚事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她是要做新娘子的人了,自然不好像从前那样随意走动。
窦昭到的时候,舅母和过来帮忙的郭氏正拿着两匹料子在那里犹豫不决。
见到她,立刻朝她朝着手道:“你快来帮我看看,哪匹料子用来做双朝贺红的礼服好。”
郭氏也笑道:“我和舅太太都犹豫半天了,还好你来了。”
窦昭见两匹料子都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是宝瓶牡丹纹,一个是四季如意纹,笑道:“那就一样做一件好了。表姐想穿哪件穿哪件,反正第三天她还要去见婆婆。”
宋炎由宋为民的妻子和长子陪着,昨天住进了离玉桥胡同不远的步步高客栈。宋墨还抽空去拜访了宋家的人。
舅母听着就啐了窦昭一口,对郭氏道:“你别听她的,她现在是暴发户,做起衣裳来都是讲成双成对,我们不能和她比。”
郭氏捂了嘴笑。
窦昭就问她:“怎么没有看见品姐儿你应该常带她出来走动走动才是。小孩子就是要多认识人。多经历事,只有如此,才会不怕生,才会不亢不卑,落落大方。”
郭氏温顺地道:“我记下了。明天就带品姐儿过来玩。”
两人说着,六伯母纪氏带着媳妇韩氏和七斤过来了。
郭氏想想刚才窦昭的话。不由感激地望窦昭一眼,跟在窦昭的身后去了垂花门。
七斤活泼好动,看见窦昭戴了对掐丝灯笼的金耳环。就盯着不放。
窦昭和韩氏开着玩笑:“七斤长大以后肯定是个小财迷,现在就知道金子好看了。”
韩氏莞尔。
窦昭就挽了六伯母,道:“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纪氏笑道:“你十一哥和十二哥都在家里闲着,我怕舅太太这边有什么事要人跑腿,就特意过来跟舅太太说一声。让他们兄弟俩明天就过来,没有什么跑腿的事。在这里帮着舅老爷招待客人,也能让他们历练一番,是他们的造化”
舅母连声道谢。
窦昭地感慨。
这家里的子弟多,就是好办事。
宋家的子弟也很单薄,以至于宋墨想矮子里面拔长子找个能帮衬他的人都没有。
不管是男是女,还是多生几个孩子吧
窦昭笑着跟纪氏等坐到了宴息室的大炕上。
女人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话很多,眨眼就到了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