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2 / 2)
“曹国舅”徐耀祖呆,立即喜道,“知道。曹国舅乃北宋开国王曹彬之孙、吴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宁晋,曹芸的父亲及以上曹氏诸人死后均葬于其原籍宁晋县延白村曹氏祖茔,后世迁徙灵寿,遂灵寿成为籍里,但曹彬却让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宁晋,守护宁晋县之曹氏祖坟,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后被仁宗封为吴王,曹玘之女应诏入宫被宋仁宗册封为皇后,而后曹皇后之长弟曹佾成为曹国舅。根据此历史记载,曹国舅为邢台宁晋人,曹皇后之弟。后世被尊奉为道教八仙之一。
曹国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尽管地位很高,被封为国舅,而且天资聪明,但是他并不喜欢享受富贵的生活,不喜欢利用特权,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许仙点了点头,刚欲出声,心中却是动。
“原来是这样。命运一说,出你之口,入他之耳,只是不可以让命运听明白。”苏妲己开口了,她感应到了许仙的迟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一起呆久了,灵魂纠缠在了一起。反正苏妲己现在是越来越容易感应到许仙的想法了,并不需要再握着许仙的思维,只要许仙愿意,她便可以感应到。
许仙通过历史,他是知道徐耀祖的人生的。本来么,他是想借改变徐耀祖的命运,来试探一下命运。但是他正准备开口,却立即想到了一件事,即凡是算命的,都要说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并言天机不可轻泄。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说直白了,命运会知道吗
想想也对。命运的本体是天地初开一灵龟,她也许可以明白人类的话,但是却不一定可以明白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龟毕竟是龟,不是人。
“就是人,也不一定明白你们人的鬼心思。”苏妲己加了句。
这倒是真的。许仙学过汉朝的技击法,“意在脚前”这一句,便是这样。许仙开始还以为是军阵中,脚法避让,是说先想好了,不要乱下脚,踩人或是被踩,就不好了。但是后来才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讲的是条件反射,大军之中,枪林箭雨的,哪儿有时间去想。有危险了,直接抖,便过去了。真要靠想的,可不是每个人都是修真,眼观八方,耳听六路,脑子还转的飞快。
不得不说,这口诀真的是很绕人的。至少许仙便是这么绕进去的。所以直到现在,抖身上肌肉前,他仍然免不了想一想。好在他是修真,不是凡人,有那个时间去想。
不过,这绝对值得试一试。如果这命运真是傻的,可比全知全能要好的多了。毕竟许仙现在可是还没有跳出来的。
看着徐耀祖,他不由笑了。
第366章、命运的力量
看着许仙对自己笑,徐耀祖也笑了下,他自然是不知道许仙是准备改变他的命运的。
不过他不知道,许仙却知道改变命运绝非是件简单的事。
修真者逆天改命,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的很容易吗天下修真千千万万,又有几人是真正跳脱命运长河的。
但是信命,不逆显然也是不行的。
许仙在字斟句酌,在思考。没有人敢打扰他,就是齐泰也在忍着。
拍案惊奇里有一章说过,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两法拾人钱财归还和救人性命。许仙边想边说:“据说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
捡拾钱财的事,这需要拼人品的。至于救人徐耀祖的命运变了,其实也就等于救人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当年王爷把数千万两都给了陛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好我这就去周济他人”说着,人便立即跑了。
许仙的脸很黑。
“他没有听懂,你应该拿张良举例子的。”苏妲己插嘴说。“他现在做的不是散尽家财,而是跑到深山修道,朱允文找不到他,便不会命令他率师支援山东。没有命令他率师支援山东。就不会在齐眉山把燕兵打败,不在齐眉山把燕兵打败,燕人便不会怕他。不怕他,朱棣扎就不会针对他,不会与他算后帐,也就不会死。”
许仙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张良的例子太明显了。命运虽说不擅长人间语录,但是她毕竟是命运。举太过明显的例子。和摆明了说,又有什么区别”
修真者逆天改命。最怕是什么是自己修为不够法宝不强不修真者逆天改命最怕的其实是知道,命运知道你在干什么。把什么都摆明了告诉命运,那就不是逆天改命了,而是找死。正所谓历史的惯性,便在于此。
学历史我们都知道这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事情其实都不像历史书上说的,什么历史的必然,反而更多的是偶然。比如最有名的成吉思汗,如果历史上没有成吉思汗这么个人
这样一假设,肯定会有人反对。他们认为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成吉思汗不出现,也会出现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像成吉思汗一样的人但换一句话说,蝴蝶效应,没有成吉思汗,中国的历史也许真的会改变的面目全非。不过大体的规律是不会变的,即国家的制度和政体。
这就是事实吗
当时的蒙古是什么状况,个个小小的部落,根本就没有蒙古的说法。蒙古不统一,各自为战,灭宋金都灭不了。
就算是真又蹦出来个游牧民族好了,真就会如蒙古,直打到西方而没有打到西方的蒙古,就不会有西方政教的灭亡,就不会有沙俄的崛起
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什么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