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2 / 2)
ot这怎么能行呢,我们这次出国参加易学交流会,不就是为了与国外同行们多多交流、互相学习么ot李国璋一本正经地说,ot不然还出来干什么ot
ot呵呵,易学交流也不单单停留在作个报告上,ot周扬不卑不亢地说,ot刚才卢大师不是说过了吗,把易学发扬广大,主要还是看如何把易道精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ot
ot没有理论的指导,还能谈得上什么实际应用只有街头的神汉半仙,才不需要明白什么易学大道,凭张嘴巴就能应用赚钱ot李国璋摇头轻叹,不再理会周扬了。
正在这时,大会主持人宣布进入讨论评议阶段,也就是日韩两国的易学代表对中国易学专家所做的研究报告做相关评议。
和第一届中日韩易学文化研讨交流会不同的是,这次日韩两国的代表不再对中国专家所做的报告抱有欣赏学习之意,而是直指中国的研究方向仍然停留在ot考古ot阶段,只是研究论证易经的历史渊源、影响和古人的应用,而与现实脱节甚远、更没有对未来的指导意义。
凭心而论,中国专家在国外同行们面前一直引以为豪的就是易经发祥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等等,所以他们的报告多围绕在这个方面,让别国专家望洋兴叹、无可奈何你们老外要是想在这方面出成绩,那肯定是班门弄斧、孔门弄文了。
但日韩专家的意思是,中国在易经的历史渊源和古人成就上费尽心机、考证太多,而在易经的实际应用方面研究太少而且太浅。
与此相对应的是,日韩两国的易学大师们,他们所做的研究报告多是围绕现实应用方面的,比如易学在企业管理、商业运营等领域的指导意义。
眼看中国的强项就要沦为弱项,中国代表团的正副团长均是面色不佳,几个博导教授也是有心无力,毕竟人家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不易反驳成功。
正在这时,周扬轻轻地举起了右手,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ot咳,小周你,你可别无理纠缠,免得被传为国际笑话。ot李国璋见周扬举手想要发言,只怕这小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信口雌黄、胡乱争辩帮倒忙,于是急切地小声提醒道。
卢鹤亭见状却是微微颌首,表示赞许。
在大会主持的邀请下,周扬客气有礼、先扬后抑地说道:ot各位同仁大家好,有关易经的最新研究报告方面,日韩两国的同仁们确实是偏重于实用,在现实领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这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易经之道包罗万象、妙用无穷,上至宇宙的运行规律、下至个人的兴衰荣枯,无处不可用易,而日韩两国的同行们则多偏重其哲学方面的应用,这样反而局限和束缚了易经的大道之用。各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ot
说到这里,周扬故意停了下来,打量着众多易学大师们。
通过翻译,众人被这个中国小伙子的话提起了兴趣,因为他的切入点非常巧妙,没有否认对方的实际应用而是直指日韩易学研究应用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所以非常想要知道他的理解究竟是什么,高岛次郎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周扬,等待着这位年轻人的解释。
周扬看到大家都在注视着他,于是清了清嗓子,继续讲解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本与末的问题。
其实易经之道,完全可以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而不仅仅局限于其哲学方面的应用。
日韩两国的同仁们之所以囿于这个狭窄的范畴,就是因为没有从源头、从根本上去了解易经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不能全面地认识到它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这才造成了在应用方面很大的局限性。
而中国的易学同仁们就是要从根本上弄清易经的上述情况,为易经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这也就相当于中国的易学同仁在埋头夯实易道应用的地基,而日韩两国的易学同仁在上面盖楼。
很显然,要想楼层建得更高更稳,就必须将地基夯得更牢。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各位还会认为中国的易学同仁们只是在做些裹足不前的工作吗
与会之人愣了片刻,然后日韩两国的代表们率先鼓起掌来,中国的代表这才如梦方醒,跟在后面喝彩叫好。
李国璋用手推了推眼镜,好像不认识周扬似的,重新打量着这个年轻人,表情瞬息万变,非常复杂。
掌声刚落,日本易圣的后人高岛次郎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先对周扬鞠了一躬,然后开口说道:ot很好、很好,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这位先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ot
这个高岛次郎,竟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倒是让周扬非常意外。
高岛次郎夸奖周扬一番之后,话锋一转继而说道:ot你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言行合一,既然这位先生认为易经可以上测天、天测地、中间可以测人事,想必先生一定是深谙易经的预测之道吧ot
高岛次郎话音刚落,日韩两国的易学大师们纷纷点头称是,意思是这位年轻人会不会只是嘴上功夫、而实际上对易经了解不多
李国璋暗暗叹息,完了、完了,你小子仗着嘴尖牙利硬出风头,这下看你如何收场人家高岛君可是易圣之后,就是擅长易经的预测应用,在这儿现了原形丢的可不是你小子一个人的脸面
。。
第0152章名扬三国3
非常感谢海云兄的破费打赏,兄台已经打赏太多太多,让茶凉深感过意不去了兄弟我这厢拱手施礼、再次拜谢
其实在场之人并不是只有李国璋教授一个人认为周扬这下子可能要现丑丢人,绝大部份人都是抱着同样的看法。
毕竟各国的易学代表们都是皓首穷经研究周易几十年,一个个年过半百、学富五车,掌握的东西都比年轻人见过的多,而周扬这个年轻人看样子不过二十岁左右,就算他在娘胎里开始学习易经,也比不上他们研究易经的时间长。
这个小伙子很有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仗着年轻气盛、口才不错而指点众人,真正谈及到易经的占卜、推算和预测,肯定是马上现出原形初生牛犊不怕虎并不代表老虎不厉害,而是小牛它还不懂得老虎的厉害
更何况对方高岛次郎可是日本易圣高岛吞象的后人呢。
想当年高岛吞象以其深厚的易学修为,亲断占例500个,每个都经过历史检验准确无误,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及两国的气运结局、中国定远舰的沉没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陷落、战后大臣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时间以及条约签订后法、德、俄三国和日本的利益纠纷等等,无不准确无误、令人惊叹
更为令人称奇的是,高岛吞象生前竟然准确推测出了自己的归天之期,并事先在灵牌上写出了自己的忌辰,真不愧是一代易圣奇人
而高岛次郎则是禀承祖上绝学,深谙易经占卜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