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565

分节阅读 5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等之事虽然不多,可也不少。往往霸主一战之后,只要能积万尸,便要筑“京观”,以世人的恐惧而为自己之荣耀。如今晋军十几万大军惨败,战死更是无数,数倍于万,若是堆积起来,定是要比前代京观察要高大威武得多。因此,自然会有许多人想要堆砌“京观”,以跟着统帅万代扬名。

昭元在卧眉山时,望帝因京观过分恐怖,曾称之为比生殉之风还要恶劣千百倍的陋习。此等摧残死者之事乃是霸者喜为,但也有许多贤者痛声谴责。但往往即使是当其在台下时谴责过此类,一旦自己得志,杀敌上万,也常常蠢蠢欲动起来,原来的心思全没了踪影:最起码别人都堆,自己怎能在人之下是以虽然数百年前,便已经开始有人谴责,但直至近世,依然有霸主非要模仿。望帝在卧眉山时,对此痛心疾首深恶痛绝,自然对昭元的观念有莫大的影响。如今昭元忽听有人要鼓动自己亲自为之,顿时勃然大怒起来。

昭元冷眼扫了诸将一眼,见他们全都低头不敢说话,郑君二人更是体抖如筛糠一般,心头怒气稍平,冷笑道:“你们中,究竟有多少人要劝寡人修京观”众将无人敢应。昭元忽然厉声道:“都哑巴了吗究竟有没有”众将见他怒发如狂,不敢再沉默,齐声道:“臣不敢。”昭元冷笑道:“既然都没有,那么这京观还建不建”

众人齐声道:“惟大王所命。”昭元怒气稍平,慢慢坐下,缓缓道:“寡人知道,你们很想炫耀武功。可你们可知先贤造出武这个字,究竟是何意义”众将啮嘘不敢答。昭元道:“仓颉造字,特别以止戈二字造武,为的就是要警戒后人武以止戈的道理。数千年前的先人有此胸怀远见,而且将字直直摆在你们面前,让你们天天看,日日念,时时想,难道你们还丝毫不能体会先人圣德之心”诸臣许多脸上都有惭愧之意。

昭元道:“此次晋非有罪可讨,寡人天幸胜之,徒然令双方数万将士死难,有什么武功可言世间以杀人为乐者不少,寡人虽不忌杀人,却还知道勇士不当以杀人辱尸为乐。为男儿者要夸武功,当奋起与强暴争衡,岂可泄武于死难之尸,以侮辱遗体慰自夸晋军虽败,不过主将之过,其万千勇士何罪何过他们一样奋勇博杀,他们一样义烈千秋如果我们大楚男儿连为义烈死难的勇士都不知尊重,又何能真正容壮烈于心胸”

众将都默默不语。昭元续道:“谁人不是父母所生天地所养两军交战,自然当各显英勇,绝不应退缩怜惜。然只要胜负已定,面对敌之死难者,却当存一分怜悯之心,这方是人心所为。当我们已得胜誉,在此杯酒言欢时、大谈京观之时,可曾想过敌我死难勇士父母之心既然身为敌国,自只应各自抚慰己方,否则容易流于虚伪和自虐。然最起码,我们也可以做到不再继续侮辱伤害对方英灵。寡人问你们一句,你们能不能有这份心胸做到这件事”众将齐呼道:“有”昭元一把捏碎酒爵,怒道:“大声些寡人听不见”众将齐地站起吼道:“有”厅上所有人都互相而视,全不避忌,气氛一时沉静下来,极是肃穆。

良久,昭元才挥了挥手,叹了口气,道:“大家都坐下罢。”众将哗啦啦坐下一片。昭元道:“寡人如此,决非对敌人仁慈,而是因为寡人敬佩英雄身上的那股英烈慷慨之气。哪怕这股气是敌人身上,寡人也绝无半点不敬。当初斗克黄不避罪,寡人亲释其罪,官复原职。荀罃不惧威,寡人恩以礼遇,不制枷锁。无论是敌是我,只要能有这般之气,寡人都是一般地敬重。寡人要的是什么寡人要的是要让你们明白,我楚人崇尚慷慨义烈天下间无论是敌是己,只要是勇士,我楚人都能一样地敬重”

众将都是热血沸腾。潘党拜道:“臣有错,请大王责罚。若赦臣之命,臣愿以余生追随慷慨义烈之气,决不负大王所望。”昭元目光闪动,摆了摆手道:“你不过一言而已。既然寡人为大王,建与不建乃是在寡人,有罪无罪自也是在寡人。言者无罪,战者有功。你无罪有功,罚你做甚么若砍了你,难道让寡人对着你墓碑叹悔,后悔不识我楚国勇士之义烈”

潘党大喜,谢恩退回就座,只有郑君还不敢回席。昭元扫了他一眼,淡淡说了一句:“你坐回去。”郑君连忙道:“是,是。”忙不迭地退了回去。昭元看了看众人,见他们都是一脸严肃,犒赏宴会气氛全无,心下觉自己也是有些反应过度。

昭元想到这里,复又招那些瑟缩在一角的侍人重新摆宴,道:“寡人激动之下,不顾场合,还请诸卿莫怪。”诸将都道:“不敢。”昭元举起酒爵道:“男儿行事,拿得起,放放得下。今日郑君来以国礼相谢,我等亦不可失宴会之礼。今日当全意尽欢,不谈军国之事。明日诸军同去收祭勇士,再怀英烈。”

诸将齐声称是,知他不喜做作和缠杂不清,渐渐又是觥筹交错,放开胸怀,言谈无忌起来。昭元自己脸上也是渐渐笑容复现,就象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心头却禁不住又苦笑起来:“我戒他们要拿得起,放得下,诸将自然也都以为我是这样的人。可是我自己,真的是这样的人么嘿嘿,这世界还真是奇妙,就我这种人,居然还能来理直气壮地训人。”他想到这里,忽觉心头一痛,甚还有蔓延之势,急忙压住,大饮特饮以抑悲酸。

次日一早,郑君已受命告辞而去,三军便开始收拾骸骨。通常诸军只是掩埋能辨认的己方士兵之尸,对血肉模糊、难以辨认敌我者,以及晋军之尸不闻不问。昭元下令全军将士凡见尸首便要掩埋,不论敌我,也不分敌我是否同埋。有将领进谏说,自古以来,从无替敌人收尸之事。昭元只是冷声道:“从今之后,寡人就是古。”于是三军都是遵命不悖。

昭元自己,却亲督亲兵及暂闲诸将,搭起了一座面向黄河的祭台。到得次日,郑君等又率人送来了昭元吩咐的致祭之器,满满地摆在尚未完工的高台之侧。昭元亲自定制了大祭之服,巡视法器,亲写祭文,名为国殇,准备待在第三日隆重祭奠两军英魂。时若行祭,必须有河川有名,事件明晰,方好告列祖列宗,但此山却还未有其名。昭元想起自己曾在这一带亲自擂鼓,激发士气,遂名之为擂鼓山。

第九卷 问鼎中原 第 九十 回 威灵怒兮日无光三

第三日上,战场骸骨掩埋已毕,昭元便亲批大祭师袍,登台做两件事:祭两军英魂,和告列祖列宗自己胜利。众将人人盔上系以白麻,相随而至高台。昭元展开连夜亲自而就的国殇祭文,念道:“颛顼高阳氏世系,祝融之后,楚王芈支子德,今得天地相助,祖宗保佑,将士勇猛,败晋师于邲城之擂鼓山。芈德自知无德,不敢矜功,特先致敬于两军英魂。”说罢一句句念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