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560

分节阅读 5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梦见自己与楚成王徒手搏斗,楚成王将自己压倒在地并击破己脑,直吸脑髓,醒来便急忙召狐堰解梦。

狐堰乃是一等一的应变奇才,立刻便大贺道:“君仰面倒地,得日月相照。楚王伏于身上,乃伏地请罪。此战焉能不胜”晋文公方才释然。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晋文公梦见如此,乃是因为心有恐惧,而其特地说出此梦,更有借机下台之意。只是由于其属下诸将大都主战,反而借此给顶了回去。至于那解梦之语,其实不过是彼此安慰而已。

在那之前,楚军副将斗勃发觉不但晋军势大,连齐、秦二国竟然也已出兵助晋,心下大惊,便苦苦劝成得臣借晋君“退避三舍”为台阶,赶快下台。他说:“晋君以君避我方诸臣,实在已是给足了面子,回军言和正是时机。”

但成得臣见晋君不住后退,坚持认为晋君是真的怕自己,反而得寸进尺,命令诸军跟进三舍,并导致了晋文公的异梦。斗勃苦劝无效,知道大战无可避免,便急忙派人回楚成王那里,请求多发援兵。不料楚成王心中存有介蒂,坚决不肯发兵相助,怒道:“寡人告诫不要出战,他却偏偏不听,不就是因为他觉得能保必胜才敢这样吗还添什么兵”

众将苦苦哀求,楚成王这才勉强拨了少得可怜的千余老弱之卒,前去“增援”。成得臣之子,当时才十五岁的成大心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自己召集宗族前去助战。斗越椒等几名年轻小将,亦只敢偷偷前去相助。结果成得臣一见来的援兵简直都不是兵,心头更怒,大怒道:“便不添兵,难道我便胜不得晋”求战之心反而更加强烈。

后两军大战一场,成得臣两翼被袭,中军被围,大有全军覆没之危。幸亏其最危险之时成大心、斗越椒等英勇,几番杀进杀出,才勉强突出重围,但却又遇到了晋国第一勇士魏武子率军拦截。当时楚败军已是心无斗志,只斗越椒等几人奋起英勇与其大战,以保中军继续突围。这时晋文公传来命令,说是因为流亡时楚王有相待之德,要放过楚军,魏武子才退军。成得臣大败而归,虽然中军损失不重,但两翼偏军却是损失甚惨,自叹“纵大王赦我,我何面目以见申息父老”,终于自杀。

要说此战,乃是典型的大国大战的情形:双方国君彼此畏惧,都想下台,但双方将领却是大都坚决主战。最后一方逼得过紧,双方再无回旋余地,大战才得以发生。成得臣虽然有矜功自傲、不恤全局之过,但楚成王对胜败两边各存幻想,犹疑不定,也是一因。而且由于楚成王身为真正主帅,既不肯增兵,却又不严令禁战,遂导致全局上不上下不下,当是真正的败军主帅。

第九卷 问鼎中原 第八十九回 后土夫人施妙手三

晋文公垂暮之年,终于成为中原伯主,可谓千难万险终得补偿。其子晋襄公亦是英雄过人,继承父业,曾连败秦军,人称“文襄连霸”。只是二人都死得太快,父子相加才在位十四年,让人无限感怀。但自晋楚大战后,晋势过强,引起齐、秦之忌,摩擦渐起,终于反目成仇。同时,楚穆王又复张楚势,大有用兵诸国之志,重新令许多诸侯如陈郑等归附。晋国后来又发生了赵盾等废立国君之事,无暇顾外,霸业遂衰,但其实力毕竟还是甚强。

上次晋楚大战,双方军队消耗都是甚大。晋军虽胜,但毕竟两军英勇可敌,不是那种摧枯拉朽之战可比,真正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因此,除了名声上外,胜者其实也没占到太多实质性便宜。后来晋更加与秦、齐两大国交恶,居然直接陷入了大国包围之中,更是对楚穆王北侵应对乏力。

楚穆王则很知道给双方多留余地,几个来回之下,更是加强了彼此的“默契”,也就是两强都不愿也不能轻易大战。因此,这一期间的战斗大致都是非常“规范”,大都是楚伐晋属国,则晋伐楚属国,然而各自罢兵。反过来亦如此。总之是决不直接两国大军硬性对抗。

但郑国是中国之枢,霸王必争之地,自然是来回抢夺,从来也算不上是谁的长期属国。因此,也只有在两边摇摆剧烈的郑国问题上,才可能出现两强相遇之情形,然而却也常常是“相遇却不相见”。这是因为无论是谁来,对方大都是故意有些珊珊来迟,让敌人先和郑国打一场耗耗实力。然后等郑国向敌人投降,自己再行出兵。

这个时候敌人已经“赢”了,自然也就可以回去报捷了。而自己之军再来,郑国顶多支持一会,又会投降自己,自己也可以回去报捷。这样一来,两边都是自称打了对方最重要的属国,涮了对方面子,足以安抚国内情绪。如此反复,两强虽可能同时有大军在郑,却总是一出郑,一进郑,晋来则楚去,楚来则晋去,相互之间的“默契”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郑国无奈之下,也只能苦苦求存,导致了在晋楚之间反复无数来回,同时经常交替娶晋楚两边公主为夫人的奇事。但这些往往都只是彼此最高层的几人心知肚明,而且又不能明说。普通将领们在彼此气氛感召之下,自然还是常常都想打个热火朝天,以便轻取大功。

昭元想来想去,心头虽然还是想要“配合”,但虑及此行士气之盛和众将士之慷慨激昂,不好明言,便先言道:“晋军大至,各位对我军是归是战,有何建言”虞丘道:“若是此时郑还未投降,我军与晋军大战,自然是应该。但我军此番伐郑得胜,已狠狠让晋国知道了我们之威风,自然也就没必要再来不当之战了。不如早些回国报捷。”

这话一出,立刻诸将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伍参道:“令尹所言差矣。郑在先穆王时,本已为我属国,这次之所以主动附晋,乃是明摆着以为我国之力不如晋国。若晋这一来我们就走,那就是令他们更加信以为真了。而且晋虽然是以救郑为名而来,若知道郑君已降楚,此来必然会攻打郑国。那个时候,我们自然也可以以救郑为名战晋,这有什么不当”

连尹襄老道:“我军此次出兵,本来是为了伐陈,中间便又转为伐郑。若还真要战晋,恐已不胜疲劳。若是战而不胜,就算吃了你伍参的肉,又有什么用”伍参冷笑道:“襄老年望尊隆,名至实归,自然喜稳妥,只不过所言却是不当。若我军战而得胜,便是连尹无谋。若是我军战而不胜,我伍参之肉早已被晋军吃掉了,还能及连尹之尊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