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雅骚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恭恭敬敬道:“禀大宗师,学生就是在黄寓庸先生门下求学,与董翰林之子有些不快也是事出有因,学生不敢惹是生非。”

王提学道:“凡事谦恭忍让为先,不然于你前程不利。”

张原表面唯唯,心里当然不以为然,一团和气混日子谁不会呢,乱世将临,怎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如果连董祖常这种人我都要忍让的话那我还能做得了什么事

王提学又询问了张原的学业,王提学也是治春秋的名家,问了张原关于春秋的经义,对张原的回答很满意,说道:“好生读书,明年四月我来考你,莫要懈怠。”

张原在南屏山居然草堂求学直至十月二十五,钟太监派去松江买米的两艘官船也回来了,张原便向黄汝亨先生辞行,说了母亲寿诞必须赶回去,黄汝亨道:“汝母寿诞你当然要回去,这是你的孝道,若觉得此间读书还有进益,明年再来。”

张原道:“明年学生与大兄张宗子一起来听先生教诲。”

拜别了寓庸先生,张原又与居然草堂的同学一一道别,邀请同学有暇去山阴作客,黄汝亨门下的诸生对张原印象极佳,张原才华过人,却又毫无骄气,待人热情,从宗翼善之事来看张原也很乐于助人,这样的人值得一交。

次日一早,张原、穆真真、武陵主仆三人乘那两艘运米的织造署官船回山阴,秦民屏带着两个土兵一齐跟去,秦民屏是特意留在这里等着为张原母亲祝寿的,钟太监也送了一份寿礼让张原带回去,钟太监在杭州织造署前后五年,还从没给哪位官员的父母祝过寿,可见张原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张原对上了他心思,他是真把张原当作信得过的朋友了

十月二十七日午后,两艘船四千石米运到山阴县西兴运河码头,在码头雇了二十辆大车、五十个挑夫将米运到县城北边的阳和义仓,阳和义仓分甲、乙二仓,甲仓已于上月底建成,可储粮七千石,在张原去杭州之前,阳和义仓已经募到了近五千石粮,但已借贷一空,现在有钟太监捐助的四千石粮充实其中,阳和义仓算是能维持下去了,希望明年收成好一些,借出去的米粮能够收回,义仓借出去的米粮不计息,只收本,初步估计义仓每年得新增三千两银子才能维持正常运作,因为借出去的米粮肯定会有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收不回来,还有两个社副柳秀才和鲁云鹏以及看管义仓的仓丁要支付一定的钱粮,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长年无偿为义仓做事

张原一回山阴,先领着秦民屏拜见了母亲,便去西张北院见族叔祖张汝霖,有些事必须向族叔祖禀明,张汝霖对张原在杭州的事基本上都知晓,张原能得焦竑赏识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与董玄宰结怨似不可化解了,张汝霖倒也没责怪张原什么,只是叮嘱张原好好准备明年的道试,这段时间莫再外出,在家闭门读书

说起义仓之事,张汝霖对张原能向钟太监劝募四千石粮很惊奇,细问经过,喜道:“我原担心你与钟太监交往不利于你日后仕进,但你能引导钟太监做善事,还让焦状元写碑记,将不利影响暗暗化解,颇显手段,这实在让叔祖欣慰。”

张原在北院陪族叔祖用了晚饭,辞出时正遇大兄张岱,张岱脸有病容,时闻微咳,一问才知张岱上月痰疾复发,近日才好了一些,张岱自幼多病,十二岁以前都在外祖母家寄养。

听张原说起焦竑在南屏山讲学之事,张岱大呼可惜,对张原成了状元门生极是羡慕。

张萼听说张原回来了,赶来相见,听张岱和张原说明年要一道去杭州、去南京求学,张萼便道:“你们都去了,我岂不闷死,我也纳个监与你们一起去吧。”

张岱笑道:“纳粟入监易遭人歧视讥讽,三弟不怕吗”

张萼道:“怕什么,作得两篇歪八股就敢歧视我,我定教训得他服服帖帖。”

卷二如今却忆江南乐终

卷三 未游沧海早知名

旧院与贡院、名妓与名士、秀才到举人的故事

第一百九十四章 洛阳纸贵

后园临投醪河的三楹木楼已漆过两道桐油,一应日用器物基本置办齐全,小楼朴素,不事雕饰,其中的床、几、桌、椅、屏帏、灯具等器物也都以素朴实用为上,楼前河畔,植有绯桃、白桃、碧桃、绿萼、腊梅,阶前檐下,栽种秋海棠、虞美人、剪红罗、玉簪花、虎耳草,这样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青枝绿叶和绽放的花朵

张原从三拱石桥上走过来,看着小楼靠左一楹有灯光,有人影映在窗棂上,便快步走到楼下,大声问:“楼上是谁”秦民屏并没有住在他家,而是住在十字街酒楼,说是带来的土兵粗蛮,不敢打扰。

一个高挑硕美的身影很快出现在楼廊上,那堕民少女探头下望,应道:“少爷,是婢子在整理房间。”

张原“哦”的一声,在回山阴的船上,张原说要搬到后园小楼来住,这样会客见友也方便,现在他已不是童子,十六岁应当算是成年人了

“吱呀”一声后园木门开了,兔亭跳出来说:“少爷,太太和大小姐让少爷一回来就去见她们,有话要问少爷呢。”

张原跟着兔亭走过后园,经穿堂至内院见母亲和姐姐,先前匆匆,又有秦民屏在边上,没来得及与母亲和姐姐多说话就去见族叔祖了

张若曦蹙眉道:“小原,今日都二十七了,你姐夫怎么还没到啊”

张原上月中旬写信回家说了抓到陈明押解回青浦的事,当时张若曦很高兴,对母亲说小原真有本事,这下子帮了青浦陆氏的大忙了,但直至今日也未见夫君陆韬到来,又开始担心了,陆韬是说好了要来山阴给岳母祝寿的

张原安慰道:“姐姐不用担心,姐夫估计也就是这两天要到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张原话音刚落,就听到小石头在楼下天井边叫:“太太,大小姐,履纯少爷、履洁少爷的爹爹来了。”

张若曦大喜,一下子站起身来,就听到隔室的履纯、履洁大呼小叫道:“爹爹来了吗,我要见爹爹,我不睡觉。”

“我更不睡,我更要见爹爹。”

已经是戌末时分,天冷就睡得早,周妈和两个婢女已经给小兄弟二人脱了衣服在哄他们睡觉,这时都爬起来了,哪还肯睡,迭声叫着:“爹爹,爹爹。”

张若曦过来让婢女给履纯、履洁穿衣服,她和弟弟张原先下楼去,来到前厅,就见陆韬在院中指挥脚夫将几只大箱子抬至厅堂上,夫妇相见,欣喜自不待言,跟着陆韬来山阴的陆大有、陆大川两个仆人上前向少奶奶和介子少爷见礼,张母吕氏和履纯、履洁也出来了,小兄弟二人半年多没见到爹爹了,欢叫着亲热无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