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陌上花开伊人行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预想的幸福在她纵身一跃之后便灰飞烟灭。没有她的人世,从此便再无冷暖喜悲。

他真恨不得当初就纵身一跃随了她而去,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害死她的凶手逍遥在世间。虽然他明白,害死她的凶手也包括他自己。因着对自己失忆的伤心,她才决绝而去。他忘不了自己说不信那一刻她脸上的绝望。那样的表情,如今每每想来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星儿,再给我一点时间。等我把诸事结了,我便下去陪你。”承焱早已泪流满面。只是素来的克制,没有让他大放悲声。整个人木然空洞,只有舌尖不断涌出甜腻的血腥味在证明着此刻的悲痛,证明着他自己还活着,形单影只地活在这寂寞人世间。

此间多少恨,心字已成灰。

低头饮尽杯中酒,仍凭两行清泪沾湿青衫。轩宇等人守在书房门外,只是焦急踱步,不敢进去打扰。

不多会儿,终于听到承焱在书房内大声呼唤自己。轩宇一个趔趄,赶紧提步进去。

“轩宇,你去找几个街头地痞放出风声,说董贵妃密谋篡位,勾结无忧宫害死皇上;并嫁祸王妃。把董贵妃与无忧宫的信件送一部分到各大臣家中。传本王密令,今夜子时攻破皇宫,挡我者格杀勿论。”承焱有条不紊地吩咐着。

轩宇神采奕奕地看着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王妃丧生一事对承焱打击甚大。原以为他会悒郁消沉。但安宣王不愧是安宣王,即使痛苦如此,仍然能神智清明地排兵布阵,丝毫不出差错。

轩宇心中暗暗佩服。不知承焱之所以苦苦支撑,费心筹谋,只是想早点了结诸事,来年踏青之日杀了慧茹宫主,便追随孤星而去。

轩宇匆匆而去,承焱复又开了一坛子茵陈绿。几十年的陈酿散发着诱人的醇香。承焱举起坛子便急急地灌起酒来,即便是醉生梦死时,那伊人已逝的惨痛也抛不了、放不下。

酒香与书房里焚着的沉水香气味混合,浓郁的气味熏得人沉闷不堪。承焱醉醺醺东倒西歪走至窗前,一把推开窗子。一阵寒气随着打开的窗扑面而来。承焱醉眼望去,窗外点点撒盐般从天而降的竟然是雪珠子。

以手扶窗,眯着眼看着窗外那密如珠帘的雪珠子,打在庭院中干枯的老树枝桠上,顿时迸溅开去。晃神间,似乎是一树雪白梨花在漱然有声的和风中摇落。只有那噼啪的声响,和身上一阵胜似一阵的刺骨严寒提醒着自己,窗外已是数九寒天。

他忆起那年乌蒙山雪地里,折一束红梅在手,他赞她“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她的眼泪就像这晶莹的雪珠子一般簌簌往下落,两人在雪地里紧紧相拥。

此去经年,这一生恐怕再也无那般开怀时刻。

承焱转身回至书案前,铺了素笺,提笔便是一首前人的悼亡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歪歪曲曲地写了半阙,却再也不能下笔。泪水洇湿字迹,或浓或淡的墨渍四散在素笺上。

无奈罢笔,半个身子颓唐无力地依靠在椅背上,右手无意地扫过桌面,把案上的砚台带翻,浓黑的墨汁泼了一桌。雪白的素笺一寸一寸被墨渍侵染,那写了半阙的悲词也一点一点,模糊在乌墨中。

承焱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角的泪珠如窗外密如帘栊的雪珠子,扑簌簌不断往下落。他突然觉得那写了悼亡词的人大错特错。若真是肝肠寸断,如自己此般,又怎能成书

朝中的事情办得并不顺利。董贵妃先下手挟持了朝臣们的眷属。轩宇送去董贵妃勾结无忧宫的书信,却瞧见家家户户都是哭天喊地。有的妻子失踪、有的老娘被抢。董贵妃几乎沉不住气,走了这又险又急的一招棋。

承焱坐在书桌后,双眉不自觉地又紧锁在一处。如今状况急转而下。那打开的窗子,有源源不断的冷风往里灌。承焱深深地呼吸了几口,连肺腑中都是冰凉的。

他开口,声音嘶哑地说道“轩宇,务必查出关押地。如此多的眷属,不可能安置在宫中。定是关押在宫外某个隐秘之地。通知众将士闯宫暂且推后,你多带些人马,务必要尽快找到大臣们的眷属,方能助本王一举铲除董氏一族。”承焱果断利落地吩咐。

轩宇领命飞快而去。他动作极快,几乎不到一个时辰,安兴城内外便到处安插上了王府的探子。轩宇与承焱也穿了便服,扮作公子与小厮在大街上各处查探。

能不能斗倒董贵妃,成败在此一举。

承焱装作赏雪游玩,带着轩宇登上了一处茶馆的阁楼雅间。临窗底下便是车水马龙的街市,这里是整个安兴城人口最密集之处。

承焱端着一个白底起青花的瓷杯有一口无一口地品着。双眼飞快地来回扫视着底下过往行人。

“王爷,小的都快急死了,您还有心思在这儿喝茶。不行,我不在这儿陪您耗了,您自个儿呆着,我下去各处看看。”轩宇焦急地说,拔腿便往门边去。

“慢着,你看那是什么”承焱指着窗外一处问道。

轩宇顺着承焱的手往外瞧,只见一间米铺门前,几个和尚扛着米袋子一袋袋往驴车上堆。

轩宇以为有什么新奇之处,一瞧之下不过是几个和尚在买米。于是没好气地说:“那米袋子里可藏不住百来个人。”

“我安兴国的佛寺道观一向是自耕自足,朝廷早有恩典,免去了所有寺庙的赋税。据本王所知,除了天灾旱年,本朝寺庙几乎年年有余粮。你怎地不仔细想想,要在何种情况下,这些僧人才需要如此大批采购”

轩宇略想了想,恍然大悟道:“除非寺中增添了人口。”他不等承焱吩咐,高兴地说:“小的这就去办。”便匆匆跑开。

轩宇带着几个乔装的侍卫悄悄尾随了那几个和尚到郊外的一处寺院。辨认之下,原来是香火旺盛的昭华寺。不禁暗暗感叹:这董贵妃还颇有些手段,竟然收买了昭华寺的和尚替她办事。”

他亲眼看着和尚们卸了米袋进庙,留下几个人守候,自己悄悄骑了快马回去禀报承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