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1 / 2)
“你如何知晓”长孙氏狐疑地问道。
“阿柳并不知晓,只来传七娘的话。咱们在城东郊林附近遭强人追击,七娘只说城西有诈,命我二人追来截住夫人,再赶回城东救她。”
长孙氏全然不知来龙去脉,直听得云里雾里,犹疑不定地摇着头,“究竟是何意,甚么叫城西有诈她又如何获悉”
阿柳急得团团转,一时她也不明白七娘缘何会有这样的推测,她只知七娘在城东,身陷险境,等着人去相救。
长孙氏虽迷惑,却比阿柳镇静些,命一名侍从去将先头报信求救那人找来问话,侍从去了一会子,蹬蹬蹬地跑回来禀,已不见了那人踪影,她略有所悟,却又不能确定。
阿柳红着眼睛,上前不管不顾地疾声说:“七娘还在城东死生一线,请夫人莫再犹豫,速去相救,她腹中还有孩儿,撑持不了多久。”
这最末一句猛不防撞进长孙氏的心坎,她浑身一凛,竟从未料到顾七娘已有了身孕。忽然长孙氏心中大呼,糟了,顾七娘头里那一胎,为替二郎立盟,殒失在了金城郡,倘若这一胎又因助她退兵而失,却教她与二郎还有何颜面去向杜克明交代。
“快传令,回头向城东急速进发。”长孙氏指了一名府兵去传令,又召拢了她的侍卫,命他们皆骑了马,跟着阿柳先行,火速往城东郊林去救人。
、第一百五十一章 长安锦年十
穆清屏息紧贴在树干后头,听着越来越逼近的吵囔声,默算着阿柳与车夫来回所需的时间。倘使长孙氏那边无异变,她带着的府兵该是这个时候驰回了。
林中搜人的“贼匪”虽叫囔得凶,脚下却顿顿缩缩,向林子内行进得极慢。穆清揣测着大约他们原是惧怕暗林,不敢入内,但有人敦促着他们往林中来,不得不来,故此才畏缩拖沓,不放步进来。催促他们进林子的,大略能断定便是那驾隐秘停靠的车中之人。
林子里吆喝着的声音渐次停顿,有那么一刻整个林子又安谧得似乎甚么都没有发生过,从未有人踏足一般。沉寂中,隐约有几声细微的动静蓦地抓住了她的耳朵,她忙侧耳凝神细听,确是“嗖嗖”的箭矢飞射声。
几乎同时,那三二十的强人惊呼起来,纷纷朝林外四散奔逃开,林子内嚎叫与被惊起的尖锐鸟鸣混成一片,再度乱成滚粥。
救兵到了,穆清心下一宽,继而又振奋起来,她探头向那马车所在处一望,那车因自恃藏得隐秘,仍在原处未动。亦或许是进退两难,进无路可走,退又有太守府的侍卫亲兵在外,出去便是自投罗网。
穆清扫视了一圈林子内的情形,已不见一名“贼匪”,她顾不得那驾马车如何,提起裙裾,慢慢从树干后头移步出来,静立了一息,便沿着来路向林外走去。
她走到林子边缘时,林子外面的侍卫正搬弄着地下的“贼匪”尸身,阿柳急着要带人进林子搜寻。穆清乍从幽密阴冷的林子里出来,触碰到外面尚且的八月的阳光,浑身疏松开。眼睛被强烈的光线刺得生疼,她闭起眼,抬手覆搭在额上,好避开些强光。
“七娘”有人激动地在唤她,听声该是阿柳,她逆着光线,转过头去。果见阿柳急切地向她跑来。须臾间就已跑到了她的跟前。拉住她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她,口中念叨着。“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到了此时穆清方转醒过来一般,侍卫们将地下的尸身一具具搬至一片焦黑的土地上,四周杂草不生。幼树折倒似炭条,大树半焦而立。这情形在她看来端的是眼熟。这片焦土,正是昔日火箭射烧河津逃贼的所在。
阿柳后背一凉,别过脸去不愿再看,恰望见不远处有一驾马车奔来。“七娘快瞧,长孙夫人到了。”
“到的可不止长孙夫人。”穆清眯了眼,望向东边一驾笃定行来的马车。寒着脸自语,“或还有来收场的。”
两乘马车几乎同时到了她跟前。长孙氏鲜少地失了端庄,不待侍婢摆放足踏,便自跳下了车,边走边焦心地问:“顾姊姊可安然无恙”
那边另一车上下来的却是郑氏姊妹。郑官意走在前头,眼睛在穆清和侍卫们身上来回扫视,“这是怎么了”当她瞧见焦黑地下横躺的尸体时,声音不觉一抖。
穆清颇有意味地将她姊妹二人仔细打量了一番,郑官意下意识地躲开她的目光,郑官影则从头至尾未敢抬过头,一味低头垂目,闪躲在她阿姊身后。
她有意暂先不理会郑官影,转向长孙氏微微一笑,“亏了侍卫来得及时,拾掇了这几名贼匪,并无大碍。”
“那传信的”长孙氏开口便要将这堆糟乱的事问个清楚,穆清抛过一个眼神,她倒心领神会,立改了口风,“传信的说,刘武周与突厥骑兵已尽数离开,晋阳城暂无忧了。”
郑官意抚掌笑出声,“如此甚好。”又絮絮地说了些庆贺赞许的话,一双眼却四处溜动,总不安定。
“郑夫人怎也出城来了”穆清冷不防地冲她二人道,两人皆愣了一愣,不知究竟是在同谁说话。顿了半刻,郑官影从后面上前了一步,白着脸轻声说:“原是不放心的,这去了大半日,也不知城外情形如何,便想着来望上一望。”
穆清越过郑官意,倾身携过郑官影的手,笑得一脸亲热,“夫人可是骇着了说来突厥兵倒不难打发,回程中却教这几个虾蟹蜉蝣给困住了。”她一面说,一面不着痕迹地带着郑官意往那堆尸的焦土边走。
“哟,说起来,这片林子真真是不安生。”阿柳浅笑着指了指那林子边缘,“犹记得,大业十一年,也是此地,饥民,乱军,死了一片一片的。”
郑官影的手在穆清手中微微一缩,脚下仿佛踩着了火似的一顿。
穆清皱了皱眉,接口道:“可不是。那年饥荒闹得凶,上千饥民围聚在此,孩子饿死了,便投入那大石臼中,和骨舂捣烂了煮羹汤,再往后,连弱些的妇人都要入那石臼中。”她边说边摇头,啧啧叹息,随手往郑官意所立的位置一指,“当日长孙夫人带着咱们施粥,我尚且记得,那大石臼,正放置在那处。”
郑官意面色剧变,向后跳开了去,身子稍显摇晃。
郑官影的手向后挣了两下,穆清并不紧扯,松开了她的手,自往那尸体堆中走去。原本一头雾水的长孙氏听到此时,大致摸到了些意思,只不能定论,便以绢帕掩着口鼻,嫌恶地瞥了那些尸首一眼,退在一边瞧热闹。
只见郑氏姊妹脸上均泛出惧意来,郑官意尤强些,勉强维持着古怪的微笑,郑官影却苍白无力地扶靠着身边的侍婢。姊妹二人俱紧张地盯着穆清的一举一动。
穆清倒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信步上前抬脚踢开一具尸身,那尸身被踢翻过身,露出了狰狞惊恐的脸面,二郑中不知是哪一个,“啊”地低呼出声。她只作未听见,示意府兵们将这些尸身皆面朝上翻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