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迷梦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是沈正辉也免不了接到香港的大佬打过来的电话,大梦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这个港资企业实在是太显眼了,虽然仔细查下了这个公司也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但是架不住沈正辉自己的名气已经大起来了,加上他和香港电影圈还是有合作的,于是一欲求大陆市场而不得的大佬们,也把这部片子看成了政治任务,认为这是打入大陆市场的关键,就连洪大哥都透过陆阳表示,愿意削减90的片酬出演角色。

沈正辉只有苦笑了,其他人也就算了,洪大哥出现在镜头里,整个片子本来的感觉就全变了。

不过这种宣传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沈正辉原本设想的片酬居然意外地下降了比例,主要是很多人愿意少拿钱出演,因为参加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种利益。

沈正辉看中的张涵雨和张嘉一两名演员,都是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张嘉一勉强算是表演经验丰富,张涵雨只能算是配音经验丰富,沈正辉选定张涵雨演主角谷子地,张嘉一演赵二斗,跌落了一片眼镜。

沈正辉对此不解释,反正大部分钱都是他出的,导演也是他,他要启用年轻演员,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反正赔了也是他的。不过他也就定了这么两个人,其他角色争执不下,沈正辉想起了日后的电影的噱头,尽挑些大明星来演配角,譬如陈道铭演师长,姜闻演一个团长,能够通过关系拉过来的人,通通给角色,这些大明星还不好意思收钱,这样一来,整个片子星光四溢,但是演员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胡俊、廖帆都出现在了片子里面,片酬用了预算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样炒作点倒是有了,但是如果整个片子的水平不给力的话,仆街那简直是一定的。

沈正辉早就有想法了,这些个青年演员个个日后都是成大器的,应了大器晚成那句话了,拍摄的时候用心点应该就没有问题,整个片子的重点就在特效和场景上。日后的冯导模仿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极旗飘扬有些过头,连缺点也学的十足十。沈正辉的想法是用八一厂的经验,自己想办法也要烧出一个特效团队来。从资金上,2000年的一亿元人民币比冯导的2007年一亿元人民币经花多了,这就是沈正辉的底气。

更何况,八一厂给他配了三个副导演,这都是经验丰富的任人物,除了不会烧钱,其他能力杠杠的,沈正辉琢磨着,这就好像美械化的解放军,火力充足了,难道打仗能力反而会下降没有这个道理。

孙道陵老爷子也难得地出了回山,担任集结号的艺术指导,这一下子,沈正辉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演员太年轻了。

虽然听说过一亿元的投资,但是当沈正辉开始组建剧组,做前期准备的时候。八一厂还是被沈正辉的大手笔震撼了,坦克按照历史上的型号,要弄出能动的,必要的时候炸掉也就炸掉了。他一说自己的拍摄计划,三位副导演就露出了一副老爷子看待败家子的表情来。

“炸药多弄点,咱们这个片子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个,特别是枪击和爆炸,要尽量和真实的场景相一致,让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同身受,这样再过上十年时间,等3d技术成熟了,咱们还可以把这个片子转成3d的,再让大家感受一下真实的战场的感觉。”

剧组的人几乎都认为沈正辉是一个疯子了。未完待续。。

第170章 有钱人的任性

虽然中方人员,从副导演到剧务到演员,都觉得沈正辉的想法有些不靠谱,但是在开完准备会之后,即使是最反对的顾问孙道陵也不得不承认,沈正辉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要烧钱,但是沈正辉目前最不怕的就是烧钱。

扮演纪晓岚的张国利也出现在了会议上,他算是沈正辉父亲的合作伙伴,这一次也是被沈正辉和沈正辉父亲的大手笔给吓住了,想着多少参一脚的心思少少地投了一点钱,不过沈正辉看重的是张老师的人脉关系和深厚的资历,眼下投资国产大片颇有点千金买马骨的味道,因此,对于这种大佬来者不拒,顺便的,张老师还要顺便在电影中扮演一个重要的国民党军官配角。

张老师本人肯定不想局限于演员,但是他本人发展的方向已经被限定了,不可能跳出中国圈子赢得国际性的声誉。于是张老师叶安安心心地当着人民艺术家的方向发展,刷着白花、金鸡之类的奖项。他的发展方向,要么成为民营企业的兼职老板,投资、拍摄、主演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要么成为电影电视剧的黄金配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老板都比当配角好,但是对于张老师来说,有时候当好配角是当好老板必须的工作,譬如眼下。

不说其他,这一亿人民币的剧组投资,刺激了整个电影圈的产业和人,沈正辉的具体的计划和要求通过会议的方式布置下去之后。整个电影圈都动了起来。

八一厂有现存的各种军装,可是沈正辉嫌太旧了,非得重新做,重新做还要求和历史上的不料一样,最好还是手工制作的,这可把八一厂的道具部门忙坏了,因为不仅仅是衣服,包括步枪、手枪、炮、坦克、汽车等等这些东西都要求按照历史要求准备,沈正辉吹毛求疵地要求演员从内到外都必须按照历史的要求穿,包括内裤都是。一帮人一边背地里骂导演瞎折腾。另一方面。又赚钱赚得手软,好多年功夫没有这样猛烈地开工了,原本混吃等死的部门突然之间像是焕发了青春一样努力满足这沈正辉各种听着不靠谱的建议。

几个月的准备时间是要的,不仅仅是道具。还包括专门成立的烟火部门。为此八一厂特意申请从部队调来专业的工兵帮忙。毕竟沈正辉的要求就连老拍战争片的人听了都觉得玄乎,除此之外,已经定下来的年轻演员也开始接受军训。按照沈正辉的说法是,必须在正式拍摄之前每个人都要有个那个时代的军人的样子,为此特别找到了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来做现场指导。

军队的关系倒是不难走通,老干部们对于发挥余热非常热心,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某种组织福利,就当是旅游度假了。等到从导演、副导演这里听到整个拍摄意图之后,老干部们的热情和想法都上来了。沈正辉请了十来个老军人,基本上每个人能够负责一个演员,传授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在剧本讨论会和剧情探讨会上,老头子们也都有想法,纷纷变着花样地把自己的经历往剧本里面塞。孙道陵这个影帝充当了顾问组的组长,负责整个顾问组的工作,老人家心气很高,想法也很正,打着心思想要把这部片子琢磨成经典,什么都要讲。剧本在短短两个月里面大改了三遍,反复修改了十来遍。

原来剧本中冯导努力想要表现的人性间接抹黑tg的意图经过重新修改,主题更加高大上。虚假集结号声忽悠战士们去死战的主题早就被舍弃掉了,谷子地思想上的自我救赎成为了新的主题,一个战士人如何成长起来,不,应该说是许多战士如何成长起来,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成为合格的战士,并且自我意识到自己对于国家是有贡献的这一点,才是值得升华的主题。

经过几次的开会,当各方面将这部电影看做是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当整个电影的构架在一次又一次琐碎的会议讨论争吵中逐渐成型,演员的感觉也在一点又一点的人物挖掘中找到的时候,大家终于还是意识到了这部电影所代表的意义和它的艺术性。

当然,这些都还是隐形的,在片子没有具体拍摄出来的时候,任何可能的优越性都不能代表现实的优越性。不过在这整个过程中,团队的思想上倒是统一起来,虽然彼此之间的想法还有些矛盾,沈正辉的副导演始终不能理解沈正辉花钱的方式,真正抗美援朝的老军人也不太看得上演员所表演出来的娘娘腔一样的演技,不过当大家对于大的方向有了统一的认识之后,整个电影准备的进程陡然加快,本来沈正辉是想着放在年后再拍摄的,但是眼看着大家的情绪越来越好,各种准备工作异常顺利,几乎是等不到过年的时候就要开机了。

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跨年度开机还是一个问题,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