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暂时没有这个想法。”沈正辉笑了笑回应道。
“你如果有急需用钱的时候可以考虑的。”这位高级房产中介微笑着回应道。
“我会考虑卖的,”沈正辉点了点头,“不过那在平京开了奥运会之后。”
“奥运会”对方有些错愕,牵强地笑了笑,“不是没有申请到吗”
“下一次说不定就申请到了。”沈正辉耸了耸肩膀。
对方开始认真计算起来,“如果继续申请的话,只能是08年的奥运会了,这么说你准备把这些房产保留十年”
沈正辉眯了眯眼睛,“我相信,有了你们,十年的时间我应该能够把本钱赚回来。”
“十年回本的话7到8的回报率就够了,”对方职业地微笑,“我们肯定远远超过这个回报率,合同三年一签,沈先生,请留好我们的联系方式,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沈正辉点了点头,就这么一下午,就将目前价值一千万的房产未来三年的使用权转让给了这些人,眼看这些人的笑容,说不定他们正为这一次所占的便宜而感到高兴。眼下一到三年贷款利率都是10左右,7到8的回报率还不如存银行算了。沈正辉和这家中介告别,走出了他们的公司,回过头来,他在心中感叹平京目前房价的便宜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在平京留下这样一大块的资产,似乎是印证了自己对于平京的不舍一样。
想到了这里,沈正辉不禁哑然失笑,他扬了扬手,想效仿“别了,阿姆斯特丹”这句台词说一句“别了,平京”但是感觉实在是太别扭,最终终于还只是笑了笑,放下了手来。机票已经订好了,离开平京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自己在校园、股市和平京城里面渡过四年青春已经毫不留恋地逝去了,唯一留下来作为自己青春见证的除了自己所挣的物质的资产和现金外,便是一直没有理清的情感纠葛了。想起了那位公主小姐,沈正辉又感到一阵头疼。
穿越者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回想起来自己这些年来的校园生活,沈正辉不禁有些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平京真的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地方,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讲都是,自己固然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得到了不少青睐,交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朋友虽然这些朋友是不是真的朋友还值得怀疑。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自己锋芒毕露之下,看自己不顺眼的人也很多。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沈正辉父母要他回鹏城去继承家业的的想法给沈正辉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离开这个风起云涌的平京。
“别了,平京”沈正辉挥了挥手,“不过说不定我明天就回来了”
王安然是沈正辉在大学里面不多的几个真心朋友之一,沈正辉觉得自己能够和这家伙处的好,这家伙良好的家教是主要因素。王安然的父亲虽然已经贵为正部级官员,但是王安然在学校里面依然保持着谦虚低调的作风,和日后那些坑爹的二代大不一样。不过和王安然关系太好有时候也是麻烦,譬如现在,沈正辉不得不僵硬着自己的脸部肌肉面对着站在王安然身边的他的表姐孙静芳。
“你离开平京是为了我”
“谈不上,只是我父母要我回去继承家业,我日后说不定要经常到平京来跑业务。”
“”沉默的气氛异常诡异,王安然在一旁觉得难受死了。
好不容易孙静芳终于说道,“一路顺风。”
“谢谢”两个人颇为正式地握了握手。
王安然在一旁松了口气,上来和沈正辉拥抱了一下。
沈正辉凑在王安然耳边低声说道,“老子感激你一辈子”
王安然忍住了笑意,“还早呢,以后说不准的。”
沈正辉在广播的催促下登机,孙静芳和王安然一直看着沈正辉所乘的飞机飞上了蓝天,才准备离开机场。离开的时候孙静芳一把拉住了王安然的衣服。
“又怎么了”
孙静芳垂泪欲滴,“他果然从来没有喜欢过我。”
王安然觉得自己头大了。
第2章 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相亲
沈正辉的父母都是四川人,八十年代听从小平同志的召唤来到了鹏城这个移民城市,经过了十来年的打拼,两个人总算是迈入了一个城市高级成功人士的门槛,回头一看,原本以为还在老家陪着爷爷奶奶的儿子居然要进大学了。两口子这才回过神来,想要把儿子接到鹏城来进最好的学校,结果儿子不耐烦他们这样做,就读着老家的县中参加了高考,最后考上了中国最高的学府。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沈正辉的父亲和母亲最得意的事情了。
夫妻两在儿子上大学之后又多了另外一层担心,因为长时间忙碌于自己的事业,疏于关心孩子,两夫妻始终担心儿子对自己不亲,沈正辉的两个假期,暑假一般都呆在平京捣鼓他自己的事业,寒假去鹏城陪陪父母之后就转回去陪爷爷奶奶去了,沈兴国和梁可秀始终抱有这种担心和愧疚,于是在给生活费的时候就分外大方,结果等到孩子要毕业的时候居然愕然地发现,孩子四年大学里面就完成了自己夫妻十年的积累,两夫妻又是无语又是担心,心中的惶恐不安上升到了一个危险的水平。于是当沈正辉面临毕业的选择的时候,沈兴国和梁可秀用了极其强硬态度要求他回鹏城到父母身边来帮忙。
所幸的是沈正辉也不太想留在平京,父母的态度也成了他自己的借口,所以毕业之后,他直接飞回了“家”。四年大学里面从来没有回来地这么爽快过。
沈兴国早年从事建筑业,引着自己的老乡承包工程当一个包工头,梁可秀就当他的财务和后勤,建筑业赚钱多但是收钱困难,自己本钱不雄厚一旦甲方卡住不给钱,资金链一断上面老板找不到,下面的农民工要吃饭,债主从四面八方围过来沈兴国也经历过这种生不如死天天被人追债的日子。
于是积攒了一点点家底之后,两口子跳出了建筑业,改行经商贩卖小商品,找订单天南海北到处跑地进货,国内市场不好做,就做国外市场,专门向美国人、欧洲人、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贩卖中国商品,赶上国家鼓励出口,几年时间,两个人做出来了口碑做出来了品牌,有了固定客户每年出口退税上千万。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也要上大学了,这两个人才愕然地发现自己在事业上花的精力太多,几乎都没什么心思关心过自己唯一的儿子。
两个人这才开始操心老家的教学质量不高,趁着过年回一趟家想要把沈正辉转到鹏城来读高三,借口是利用鹏城优秀的教学资源突击一下,两个人刚刚露出这个口风,第二天沈正辉的班主任就带了一大批老师堵上门来了。
班主任嘴巴里翻来覆去就是陌生环境的适应问题,本地的老师很关心沈正辉同学云云,态度很简单,沈正辉很有希望考上国内著名大学,大家的奖金都指望着他了,要想走,绝对不可能。两夫妻这才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在这个